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计学媛 《新天地》2011,(7):46-46
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主动智力参与”是教学的一把金钥匙王玉香一、问题的提出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希望赢得教学的最佳效益。"教与学"是一对基本矛盾,"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是通过"学"来达到目的的,所以,研究"学"的问题也应该是教师如何搞好教学的关键。但是过去教师往往把...  相似文献   

3.
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把教与学对立起来,在教和学的矛盾中,教师的教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另外,应试教育的模式僵化,满堂灌,以知识的准确无误去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课堂教学只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 ,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是 :更新观念 ,开拓创新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一、优化教学过程 ,培养学习兴趣当前 ,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 ,“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 ,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 ,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 ,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 ,课外不做作业 ,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 ,从而形成积重难…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认真考虑怎样教,而且也应认真注意学生怎样学,只有“教”与“学”完善和谐地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教师讲课的艺术1.以讲引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不可能不讲,问题是讲什么和怎样讲,一个全新而又难于掌握的方法要讲;旧知识与新知识,旧方法与新方法的联结过渡要讲,教师的“讲”不是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存储器”向里面注入知识,教师的讲是为激发学生的思维,是以讲5;路。讲要讲深,讲透,讲出矛盾的发生与发展,讲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要使学生从中学会思维问题的途径,解决问题的方…  相似文献   

6.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我们数学教学基本的常规要求和教学目标。纵观目前的课堂教学,教师常常在“突破难点”上做得不够到位,不够深入,有的是蜻蜒点水,浅尝辄止,有“突”,但没有“破”,学生的困惑和疑点依然存在。一方面源自于教师对所教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不够深入;另一方面是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互助互教”是一项在集体动力理论、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指导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分组结对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新能力,还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谈及作文教学,“教学生作文难,教学生初写作文更难。”这可能是在作文教学起点任教老师的共同感受。教学生初学习作,千头万绪,为师者易犯急躁情绪,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的作文技巧全都教给学生,结果,反而弄得这些刚涉足习作的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疼,习作兴趣和主动性更是无从谈起。而教师,由于教学观念陈旧,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要想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关于哲学课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陈建军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过程。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是按“教师中心论”构建起来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思想,夸大了教师的主体、主导作用,因而也就强调了教师“教”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研究。要把教师教的知识,变...  相似文献   

10.
一、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必须依靠自身的主观努力。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学生学习和发展得如何,关健还在学生自身。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的“教”必须为学生的“学”服务,而不是“学”为“教”服务。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容器,只顾往里面装东西,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能力,有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轻松愉快的良好氛围中,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学会知识。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的有效行为,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数学素养。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很明显存在教学脱节、方法单一,并与实际生活互相脱离的现象,所以在小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中要把“教”与“学”结合起来,因材施教,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真正做到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叶先生的教学思想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说的:从事“教”的活动的是教师;“为了不需要教”,是“教”的目的,是教师活动的依归;但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讲的,即学生在接受“教”的过程中,要能够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导者,学生则是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程度的意义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从认知心理来看,建够主义学习观把数学学习看成是在每个学生不同的数学世界里,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交流主动进行建够的过程,这就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够主义学习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思…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认知行为心理学家J·S·布鲁纳提出:“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要求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进行教学工作.学生怎么学效果好,教师就怎么教,把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的学上,教以学为根据.也许有人会问,“这还用说吗?教学不以学生为中心,难道还能以教师为中心吗?”的确,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事实上,在我们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却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就某些学校和某些教师来说,还比较严重.比如学英语需要多练,而有些教师却偏要多讲;学生需要多听英语,而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却总用汉语;在  相似文献   

16.
<正>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环节。教师只有熟悉教材,了解学生,采用好的教法,精心设计每节课,才有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的。下面就谈一谈数学教学中的“导、读、讲、练”。 导是指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教与学这一矛盾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的一切求知活动都是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教师的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目标教学就是要把教师单纯地“教”,变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地“学”,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索知识。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自己的想  相似文献   

18.
怎样学习 ,是方法 ,也是科学 ,怎样教学生学习 ,是教师的责任 ,也是学问。长期以来教师把传道解惑做为自已的职责 ,多是研究“怎么教”、对于“怎么学”研究甚少。然而 ,有的学生学得轻松自如绰绰有余有的费劲不得要领 ,这就要求选用一定的学习方法 ,即采用一定的手段、方式或途径来学习。区别只是采用的方法是否科学、是否聪明、是否高效 ,只要在学习 ,谁也逃避不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因此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 ,还要研究学法 ,把学法教育做为一个长期任务。数学教学是具有方法的学科 ,它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教给了学生许多思想方法 ,这是其它…  相似文献   

19.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改变过去“有什么教什么”的现象,教师要深入地引导学生透过教材表面作出理性的“数学思考”。针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的教育理念,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提出建构“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0.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叶老早就提出的语文教学应达到的目标,而在师范院校,教还要使学生会教。因此,在中师语文教学中,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全过程不仅要体现师范性,还要突出示范性,要使学生不仅“会学”,而且“会教”。示范性正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一种手段。所谓示范性,就是指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但在思想品椅上影响学生,还要在教学上(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方面)给学生以示范,并通过学生的认真学习,培养思想素质好、知识渊博、有较强的从教能力的未来的合格教师。首先,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教学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