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出版业编辑的创新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的竞争,实质上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的能力和本领的竞争。出版业市场竞争的实质,是出版人才能力和本领的竞争。编辑工作是创造性从事精神产品生产劳动的一个特殊职业,在富有创造性的编辑实践活动中,创新是贯穿于编辑工作始终的灵魂。提高创新素质应注意把握以下三个要点:以思想意识和观念创新为基础;以知识能力和本领创新为根本;以实践活动和成果创新为目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的人学理论,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人学革命。马克思的人的存在论包含四个维度: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人的起点,自然赋予人生命,给予人生产生命存在的材料;人以自然界为对象开展实践活动,把自己的本质以存在的形式展现出来,确证了人作为对象性实践存在物;随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人的精神生产越来越具有相对独立性,人成为精神生产、传播、承载的主体和载体即有意识的精神存在物;人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不断突破"受动"(自然和自身种的限制)追求自由,进而"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解基础上的个体与类斗争的真正解决即人的解放,确证了人作为普遍的自由的类存在物。  相似文献   

3.
1劳动在本质上是人类创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并且“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但提出创造性劳动的概念,意义何在呢?什么是创造性劳动呢? 所谓创造性劳动,指的是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过程中,主体对劳动对象  相似文献   

4.
想象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离不开的心理机能。 马克思说:“蜘蛛的操作,和织工的操作类似:在蜂房的建筑上,蜜蜂的本事还使许多以建筑师为业的人惭愧。但是,使最拙劣的建筑师和最巧妙的蜜蜂相比显得优越的,自始就是这个事实:建筑师在以蜂蜡构成蜂房以前,已经在他的头脑中把它构成。”(《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63年版第172页)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人与动物的活动之所以不同,就在于人有想象能力。所以,想象必然要介入到人的认识活动、生产劳动、科学研究、艺术创作以及其他实践活动中去,而且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尧金仁,黄顺祥教育是培养、训练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的劳动,它的基本职能是把人的“劳动能力本身生产、训练、发展、维持、再生产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亚分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4页)教育过程是劳动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导致了人们对精神生产的更高要求。精神生产是人类通过自身的脑力劳动创造精神产品的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求新性、探索性的劳动。因此,精神生产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强化自觉的开发和创新意识,注重优良的品位和质量效应,树立科学的实践观念,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笔者所撰《方法论原理要论》的第二、三、四、五部分。该文第一部分已由《江苏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发表。本文也有部分删节。方法的发生与发展1.方法系统的来源方法系统是来源于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特别是直接来源于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活动所获得的结果——知识。人的劳动实践是由多种相关因素构成的,在从事劳动实践之前以及在劳动进行过程中,不断地、逐渐地认识了这些相关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劳动对象、对人自身以及人与劳动对象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有了这些认识,才能据以明确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并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进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就是自觉地、有意识地从事对象性活动的社会的人。人和自然首先是实践的关系,即一般劳动。马克思指出:一般劳动“不是把人当作某种驯服的自然之力来驱使,而是当作主体来看待,这种主体不是单纯地在自然的、自发的形态之下,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之力的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里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分册第250页)在这里,马克思把“主体”的劳动同单纯自然的、自发的形态之下的“驯服的自然之力”严格区分开来,二者的关系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生产活动无非是作为主体的人改造自然客体的一种实践活动。因而,生产力归根结蒂是主体的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9.
沈瑶 《中文信息》2013,(7):110-110
现在社会妇女的地位提高了,与男子平等的参加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是培养人才的源泉,只有培养大量的女性职员人才才能让男女真正的平等,从而达到人与社会的相互协调,促进整个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主要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推动我国生产力现代化的思想理论和客观实践。 科学技术生产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以消耗人的脑力为主的复杂型劳动过程,它同一般其它体力生产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科学技术生产劳动是生产性劳动。科学技术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从事科技工作的知识分子的劳动是一切劳动中最富于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这种劳动及其成果能够生产巨大的生产力,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因此,科技生产又是生产生产力的生产,是生产的生产。面对现实,在整个社会生产劳动中,脑力劳动的比重逐步增加;在社会产品中从事复杂型脑力劳动的人员比重逐步增加;在社会产品中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量逐步增加。这就是生产劳动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推动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培养工匠精神服务于中国制造战略,需要释放"主体意识"这一内生动力,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主体意识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在企业经济组织中具体表现为职工主体地位、职工能动性与职工劳动有效性三要素。基于此,企业职工的主体意识对工匠精神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确立职工主体地位是生成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二是激发职工能动性是弘扬工匠精神的价值诉求,三是提升职工劳动有效性是发挥工匠精神的实践旨归。此外,鉴于职工主体意识的渐进性特点,其对工匠精神的弘扬也需要逐步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2.
搞好校企结合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新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为此高校搞好校企结合,组织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等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校企结合的客观必然性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愈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知识经济需要提供关键性的人力和智力支持。面对新世纪的这个…  相似文献   

13.
在整个西方思想文化传统中,"劳动"始终被认为是一种低下的、不自由的、不能体现人之为人的本性的活动,因而受到一贯的排斥。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劳动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对劳动地位的提升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他们只把劳动看作一种谋生活动,看作积累财富的手段;黑格尔对劳动范畴进行了哲学提升,看到了劳动同人的自我生成的内在关系,但他所说的劳动仅是精神的活动,于是劳动的自由维度也只能停留在抽象的观念自由层面上。马克思的超越之处在于他立足于现实的人,看到了"劳动"与"实践"之间的内在勾连,将"劳动"提升到"实践"的意义上来理解,看到了劳动的双重意蕴:谋生目的体现的是占有劳动成果以维系肉体生命存在的方面;自由维度体现的是人通过劳动达到自我确证的方面。劳动的双重意蕴构成了马克思理论中表征理想与批判现实的双重维度,在历史的发展中这两个方面将达到和解。  相似文献   

14.
弘扬劳动精神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举措,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为更好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对人的意志、道德和社会角色的挑战,在辛勤劳动中承继奉献传统、在诚实劳动中坚守奋斗本心、在创造性劳动中弘扬创造新风,需注重理论引导与实践践行的结合,推动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通过理论引领、实践夯实、科技助力等方式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推动高校劳动育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德军 《中州学刊》2006,42(6):134-137
运动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人的本能活动、生产劳动和体育运动是人的三种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活动形式。本能活动是人的物性活动形式,生产劳动是人有目的的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功利性活动,体育运动是人有目的的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和自由个性实现的非功利性活动。三种不同层次的活动体现了人之为人的生存特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价值哲学的维度,阐发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道德价值,认为马克思从"谋生性劳动"中发现人的异化、剥削、不平等和奴役等价值形态,从"自主性劳动"中发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争社会和谐等价值形态.劳动是人格主体的自由、自主和自觉的创造性活动,其蕴涵的价值旨趣是评价社会公平、公正的道德标准.由此观之,以劳动为主轴的劳动价值论革命,实现了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哲学的第三次转向,也带来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轴价值观念的重构,实现了以公平、正义为时代主题的价值论革命.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技术进步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美英等国实现了产业重组和结构置换,经济复苏带有了新技术成长的背景,它更看好知识产品,更注重创造性活动和创新精神,这对于制造业、对于以劳动或资本密集型为主的产业是很不利的。一旦由它主导未来世界经济,必然反过来会引起旧有...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时候,不仅需要把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一般规律,尤其需要探索幽微奥秘的精神生产的特殊规律。这是以庄哲学中很少得到专门研究的新鲜课题,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一个广袤的、尚待开掘的处女地。这又是关系当前改革实践和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最富十活力的生长点之一。下面我们试图立足当代,发挥《资本论》及其三大手稿中蕴含的基本思想,做出一些哲学的概括。 (一)精神生产本质上是人所特有的脑力劳动和智力创造活动。 精神生产是人的劳动实践活动中智力要素的升华,也是人作为主体的能动反映活动的升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中强调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但并未说明生产力及生产工具发展的具体过程。而少数科技精英的"天才理念"对生产工具、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又显而易见,这对大众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民史观造成了困难。从思维科学角度分析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外延、内部机制及产生过程,可以阐明创造性思维中的灵感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固有属性,所使用的各种思维工具也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类的历史是实践活动的发展史,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真理性,科技精英与劳动群众共同作用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0.
知识创新的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创新是主体依靠知识进步改变世界的创造性活动。主体与知识创新构成双重关系:既是认识与实践主体,又是评价主体。主体不仅是实际地从事知识创新活动,而且要对这种活动的价值与意义作出实际的评价,全面分析、正确认识知识创新的效果与效用。事物具有多重价值和意义,评价也具有多种角度与标准。知识创新的基本功能是经济功能,是改变了经济生产效率和经济行为方式的活动。因此,知识创新评价的基本维度是经济维度。一 经济活动是人从事各种生产性活动以满足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经济活动有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这就产生了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