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画之变革不是望着西方画东方,而是讲究中国味的现代感,与西方艺术平起平坐的独立性,催发传统艺术的全新化.中国现代艺术必居国际之位置而非以西方化之心态迎之,现代感不是西方化. 作画贵在胆识.敢不敢把你的想象力充分地摆到画上去,谓之胆;能不能摆得好,谓之识.胆识二字来自平日对艺术的感受积累和学识修养.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讲究空白,空白就是海,空白就是天,海阔天空,引人遐思,从而让人获得无限的精神享受。音乐讲究休止的妙用,那不仅是声音的空白,更是内容的延伸与升华。唐代大诗人自居易《琵琶行》里就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千古名句。与得体的语言一样,恰到好处的沉默也是一种语言艺术。比如亲人依依惜别,知己久别重逢,在这悲欢离合,百感交集的时刻,人们往往不是千言万语,互诉衷肠,而是“默默无语两眼泪”,似乎只有沉默才能表达他们此时此刻的百转柔肠。这时候的沉默是一种无声的特殊语言,是感情的极致,它使最有魅力的言辞黯然失色。再如热恋中的情人,花前月下,相依相偎,深情缱绻,彼此却默默无语,只能听到恋人的心跳。此时  相似文献   

3.
孙红阳 《职业时空》2008,4(4):37-37
美术心理学是研究美术创作过程以及美术欣赏过程中创作者或欣赏者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以人的心理活动为切入点来研究美术创作者或欣赏者在创作美术作品或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认知、情绪及意志等心理活动规律。而美术欣赏是以美术作品为中介,形成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一种间接的、无声的对话。这种对话不需要欣赏者与创作者面对面就可以进行。但这种对话能不能顺利有效地完成,即欣赏者能不能在领会作品的形式美之外还能领悟隐含其中的内在心理因素,就要求欣赏者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美术史论与理论知识,还要求欣赏者能从美术心理学的角度去追寻创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本文主要从美术家的创作心理、作品蕴含的社会心理因素以及欣赏者自身的心理感受等方面来谈美术心理学在美术欣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术作品历来是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桥梁,正因为有美术作品的存在才使美术创作者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也让美术欣赏者收获了一份美得感受。美术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美术创作者和美术欣赏者的心理活动的学科。美术作品是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一种无声的交流,当然这也得益于美术心理学的强大作用。本文就以美术心理学在美术欣赏中的有效运用为研究课题,系统的进行阐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黔之韵     
<正>磨合了这么久,我对笔法和处理画面的技巧掌握不少。笔墨的厚、生动、坚硬、薄、简等特征。焦墨山水由来已久,这个方法在唐代以前就出现了,那个时候的画家们很多都讲究笔,重墨的用法不太注重,绘画的轮廓大多以焦墨来表现;元朝时期的画家们最注重的是笔墨,比如王蒙的画就非常的注重这一点;明、清两代的画家陈邃、石谿、罗满峰等都是以焦墨来作画;近代,黄宾虹也是用焦墨画小幅山水。焦墨山水画它属于黑白绘画。它笔法的多变,墨色的变化丰富。独立于水墨和彩色之间,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正挥毫作画,流沙作画,泼墨作画……我们已司空见惯,但是用近500℃高温的火笔,在不到1毫米厚的宣纸上作画,你见过吗?在合肥市就有这样一位奇人刘凯,以“铁”作笔,以“火”为墨,寥寥数笔,一幅幅山水、花鸟画便跃然而出。铁和火的吻痕刘凯今年80岁,慈眉善目、精神矍铄的他是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笔画”的第三代传人。“火笔画”最初名为烫画、烙画,是中国古代民间工艺美术的一种,据传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相信,作画是一门写心的艺术。我愿意把画家们分两型来看,一类是技术型的,这类画家在艺术创作时处处讲究笔墨线条的技巧与变化、具体物象的到位与精确;另一类是造意的,权称写心一派,笔随性转,画作就是其人,画作就是其神,画作就是其心。王俭廷先生就是这类写意画家的典型,他在自己的墨苑小议中这样说道:“‘善驾舟楫者方能济江海’重要的是‘善驾’而非‘舟楫’。  相似文献   

8.
程丛林老师及杨寒梅老师在三周时间内,分别以各自的独特手法写生作画。诠释"写生"的深层次含义和在作画中的意义。了解和学习他们的技法对自身的创作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白桦 《现代交际》2008,(8):33-33
亲爱的儿子:在此之前,我从来都没有感觉到过衰老,所以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应该给你留下点什么,给这个世界和自己的后人留点什么。留点什么——似乎是人到老年必然要想到的一件事。那么,你要什么呢?儿子!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就像海潮退去一样难以挽回。在这个微妙的时刻,世界,不知不觉地滑入了一个让人困惑的时代,它的特点是用最通俗、最常见的说法来表示,就是:"实际"!国家很"实际"。因而派生出实际的哲学、实际的美学,甚至实际的禅学。由于人人"实际",金钱,在人类灵魂的上空如日中天。就像人类曾经在很长的一条历  相似文献   

10.
湖南方湘,乡厚长村,这个美丽的小山村是曹勇强出生的地他从小就喜欢画画,父母和哥哥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和支持.让曹勇强进步最大、感受最深刻的是在广西艺术学院这七年的学习生涯,导师黄格胜先生给了他许许多多的教导,导师以线描为基础和对景写生创作的教学方式让他受益终生.黄格胜先生以疯狂创作著称,推崇写生,以山水为师,以漓江流域以及广西北部的山水风情作为自己山水艺术的主要研究对象.其独有的写生程式和笔墨,作画讲究难度、深度与高度,画面宁静、温馨而又不乏平淡天真.  相似文献   

11.
乐乐及其男友极为亲密,每每老腻在一起,有什么事总毫无保留地向男友报告。乐乐天生就是单纯而无心机的人,在看到他们那么亲密后,我们也屡屡相告不要太过头了,小心留点缝隙,但她总是不放在心上,继续着她的粘贴习惯。  相似文献   

12.
齐娅 《伴侣(A版)》2011,(12):56-57
正情感学家曾说,不要因熟悉而失礼。即使最亲密的夫妻之间,也要留点神秘感,特别在床上该用哪些细节打动他仍是需要研究的。你以为可以坦露无遗吗?千万别!那样他会直呼"败性"。细节重点在于细,比如,枕边呢喃就很细致含蓄。其  相似文献   

13.
<正>比起现代人,宋代的女人们在生娃这件事上吹毛求疵,讲究多多。但那些讲究琐碎、神叨叨,又充满了人情味……如今的孕妈,以为自己没事听个音乐做做胎教,牢记各种怀孕禁忌就有多讲究了。这要是被宋朝女人知道了,肯定笑掉大牙:"小样儿,你们讲究的那些,都是咱玩剩下的!"你还别不信,宋代人在生娃这事儿上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没办法,古代婴儿存活率低得可怜,宋朝不仅不计划生育,政府还玩命地鼓励生产,生娃给钱给米,非常实惠。最惊奇的是,南宋的男人们还有"产假",只要老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微观角度入手,选择切口小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微探究,进而促使语文教学效果最大化。高中语文课堂微探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提问有的放矢,目的性强;提问具有深度,具有创造性;注重师生多元共生,讲究利用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提问适可而止、顺势而为,讲究适切性。  相似文献   

15.
洪弋 《老年世界》2007,(18):28-29
女儿,那天晚上,你妈在饭桌旁不过对你的女儿说了一句“留点汤给舅妈”,你当即就丢下筷子,怒斥你妈舍不得给孩子吃,“吃光了不能重烧吗?”、“家中没料子街上又不只卖生铁?”说完,便拉着孩子气呼呼地走了。  相似文献   

16.
正这么多年来,无论谈论男人或是女人的私房钱,都是偷偷摸摸。到了今天,私房钱也从偷偷摸摸的"绝密户头"变成了一个响当当的称号"personalmoney"———归自己自由支配的金钱,自己的钱,多少得留点自己做主。但是留多少合适呢?女人,在这多变的世界中,该给自己留多少私房钱?  相似文献   

17.
周景星 《老年人》2004,(2):49-49
填词和写诗一样,讲究构思立意、运笔谋篇、修辞炼句,注重形象思维,讲究比兴、夸张等表现手法。这里且让我们共同欣赏颜震潮先生的词作《水龙吟&#183;纪念岳飞诞辰900周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画画家和欣赏者行为模式的考证和探讨,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中国画独具一格的"散点透视"的来源和对中国视觉流程的影响。巫鸿教授在其著作《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中将中国画和中国画家、中国画欣赏者三者联系起来分析中国画,打破了图像、实物、情境之间的界限,本文从巫鸿教授思维模式中受到启发,将"人""画""行为"三者合一,从行为模式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画的视觉流程。  相似文献   

19.
小学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德育工作,并提高班级德育工作成效,需要关心关爱学生讲究爱的艺术,需要用智慧进行德育教育讲究智慧艺术,需要进行经常性、反复性地抓好德育工作,在润物无声中讲究慢的艺术,需要班主任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共育,讲究合作艺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班级德育成效。  相似文献   

20.
钢琴与舞蹈的组合,是视觉与听觉的交汇,让欣赏者在一种表演当中体会到两种美感。如何做到巧妙的组合,对钢琴演奏的特点需要有认知,这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就是对于舞蹈和钢琴的组合要能理解;再有就是根据不同的舞蹈风格,进行用心的编排,将能体现出舞蹈特色的钢琴音乐融入到演奏当中,这样才会让整个表演过程更加地具有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