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曹垂龙 《东南学术》2007,(2):110-115
均衡汇率"杠杆论"指出,汇率是比价,更是杠杆和政策工具,这为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选择开阔了视野.本文对汇率的杠杆属性、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效应、人民币汇率政策选择的约束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文章认为,今后较长时期内人民币汇率仍宜采取适当低估,并逐步升值的方略,即让人民币从目前比较低估的状态向比较不低估的状态进行缓慢升值.  相似文献   

2.
尹继志 《晋阳学刊》2013,(1):136-143
2005年7月我国汇改以来,人民币进入了一个快速升值的通道。在本币升值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的持续发展。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本和德国都经历了本币快速升值的过程,德国应对马克升值的金融调控政策得力,不仅保持了物价稳定,而且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而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金融调控政策失当,结果催生了泡沫经济,导致了长时期的经济衰退。我国人民币升值的进程还未结束,在此背景下的金融宏观调控,有必要以德国和日本的得失为镜鉴,坚持汇率调控的主动性和人民币升值的渐进性,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优化外汇资产投资战略,支持国内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天栋  莫涛 《东南学术》2007,(2):103-109
劳动力规模庞大、经济增长与汇率制度改革形成了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三重约束.人民币汇率变动既要为长期经济目标即促进内涵型经济增长对外延型经济增长的替代服务,又要为短期经济目标即价格稳定前提下就业的稳定增长服务.我国劳动力规模庞大的具体国情表明就业的稳定增长是硬约束,就业的硬约束要求人民币只能稳定地升值.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搭配为实现汇率的稳定升值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选择,它可以在长期经济目标、短期经济目标和本币稳定升值之间实现某种程度的均衡.  相似文献   

4.
调整汇率政策的新思路——人民币汇率提幅增频双向浮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坚持目前人民币小幅度升值的政策,对出口企业和经济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根据中国企业融资方式和金融体系以银行为基础的特征,实行新的提幅增频的双向浮动汇率政策,既可以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利率市场化,又可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突显 ,既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外部经济失衡的结果 ,同时也体现了国际经济增长放慢背景下中、美、日之间国家利益冲突的加剧。从短期看 ,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关键在于消除升值预期 ,以便控制国际游资的流入 ;从中长期看 ,则应着重通过贸易和资本流入政策的调整来改变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局面 ,并且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弹性  相似文献   

6.
从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汇率传递效应看,在人民币面临升值预期的情形下,过度的控制汇率水平破坏了市场的价格传递进程,人民币的升值不仅没有减轻中国的贸易顺差和欧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反而使中国的经济和政策陷入了升值—出口增加—国际压力继续加大的泥潭之中,而且持续的单向升值预期促发了投机活动的增加,更加加大了宏观政策制定和管理的难度.因此,中国应该适度降低政府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国外,其深层原因是国际经济持续低迷,一些国家为了转移国内视线,把矛头指向中国,认为人民币币值低估造成了"输出通货紧缩",因而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使人民币承受空前的升值压力。同时,我国现有的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疏散,提高了升值预期。为此,纾缓人民币升值压力必须从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出发,减少贸易摩擦、适当放宽资金流出限制等等,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  相似文献   

8.
论人民币升值速度——兼对人民币未来汇率水平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垂龙 《学术论坛》2006,(12):105-109
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压力均具备刚性,导致人民币仍会保持持续的升值预期。人民币升值会对经济增长、就业和金融风险等产生负面效应,但也会对贸易条件和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人民币升值的贸易收支改善效应不大。权衡利弊,认为人民币升值过快是弊大于利,宜取小幅度、慢性化、长期性升值的原则。文章还建议根据美元的不同走势来确定人民币的具体升值速度,并就未来几年人民币名义汇率水平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揭示人民币汇率改革和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有必要选取典型区域、典型产业,深入分析汇率改革对出口企业承受力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复杂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更应对汇率改革三年来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梳理,以期为汇率机制改革、企业应对汇率风险和提高出口企业承受力提供支持和参考.基于此,本文以江苏机电业、纺织服装业为研究对象.从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商品价格、出口增速、每美元出口成本和出口利润率的影响等方面多维度呈现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承受力的影响,并对三家重点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情况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简要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增长共生视角下的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增长共生模式中,中国以其低廉的劳动力价值和要素价格具有比较优势,由此铸就了制造核心国的地位,形成了严重依赖外部需求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特殊的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在这些约束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对当前的通货膨胀没有直接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是现有增长模式的产物,缓解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压力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超 《理论界》2010,(2):60-61
2007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明显加快,双顺差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升值对市场的影响如何,影响有多大,以及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及浮动弹性等问题仍然存在着争议。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本文通过人民币汇率改革对经济影响的分析,并认为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要避免重蹈日元升值的覆辙。  相似文献   

12.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宝成 《理论界》2007,(10):55-56
“人民币升值”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而言是一柄双刃剑,既有正面也有负面影响。权衡起来,升值的弊端更大。为此,必须采取经济的应对措施,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及人民币升值压力产生的原因着手分析,得出在近期内人民币汇率仍应保持稳定的结论。并提出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应适时调整相关政策,以化解目前的升值压力,提高汇率政策的作用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发明  仝震 《兰州学刊》2009,(10):41-45
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了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步入升值轨道。文章通过对杭州市人民币升值前后经济中相关数据的分析,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短期内对外商直接投资直接影响不大,但人民币升值趋势的形成可能会劣化引进外资的质量,对出口变动的影响呈现逐年减弱态势,对进口变动的影响极其缓和,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大都是短期和局部的,不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全局。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升值必然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身处中部的江西莫能例外.由于江西在我国经济布局中的特点和它的区位特点,使得人民币升值对江西经济增长的影响又具有不同的地方.本文主要通过江西的对外贸易、省际贸易和国外投资、省际投资来说明人民币升值对江西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产生的经济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寻求缓解人民币和升值压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明 《学术探索》2003,(11):22-24
2002年底以来,境外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渐高,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大幅升值将对中国国际收支乃至整个经济的稳定产生影响。因此,应采取积极措施保持人民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8.
弹性汇率制下人民币升值压力累积与释放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民币仍面临由自身价值提高、篮子货币贬值和市场升值预期复合而成的多重升值压力。面对压力,有名义升值、实际升值和压力累积等三种政策方案可供选择。从成本收益量化比较来看,名义升值净成本最低。因此,应在不超过升值压力幅度的范围内允许人民币名义汇率继续缓升,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以消除货币低估,实现内外均衡。  相似文献   

19.
追求经济增长、实现物价稳定是各国政府普遍的政策目标,开放经济条件下实现这个政策目标的难度加大。文章集中考察了国际能源、食品价格上涨波动、人民币升值波动、货币财政政策相机抉择力度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效应,包括工业增长波动、通胀波动。结论表明,外部冲击(国际能源、食品价格上涨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有影响,但是效果很小;人民币升值波动在短期大大加剧我国工业增长的波动水平;货币财政当局的相机决策力度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作用很大,作用情况呈现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率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并决定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合理的汇率调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制订和调整中国的汇率政策时,应当权衡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使之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利益;实现有管理的汇率体制,将为中国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