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图腾起源就是宗教的起源;图腾观念是人类最早的宗教观念;图腾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宗教神话;图腾仪式是人类最早的宗教仪式;图腾圣地是人类最早的宗教圣地;图腾制度是人类最早的宗教制度;图腾崇拜是人类最早的宗教形式。原始宗教的起源问题,历来是宗教学界争论较为激烈的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反映了宗教学者在宗教研究中的不同态度。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图腾起源就是宗教的起源,图腾崇拜是人类最早的宗教形式。一、图腾崇拜是人类最早的宗教形式1885年,罗伯逊·史密斯在其研究阿拉伯人和闪族人的宗教著作…  相似文献   

2.
土族女性祖母期的宗教行为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行为是宗教奥义的物化形式 ,并以自己的存在诠释和体现着宗教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而研究信仰者的宗教行为 ,有助于充分了解信仰者信仰宗教的程度 ,从而把握信仰者的心理态势和价值取向。祖母期的土族女性 ,由于身心的巨大变化 ,表现为一种比任何时候都更为成熟的宗教信仰者姿态 ,各种丰繁复杂的宗教行为既是这种状态的最好指标 ,同时也显示出宗教信仰和女性年龄之间的某种普遍性关系。本文重点描述了土族女性祖母期的宗教行为 ,也简析了其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普世性的宗教,伊斯兰教在保持信仰核心一致性的基础上,包容信仰者之间存在的对宗教的多样性理解,吸纳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信仰者文化传统的特点,从阿拉伯民族的信仰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性宗教。多样性与一致性的共存,既是伊斯兰教经典和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们所认可的,也是上千年历史的事实。今天,穆斯林应承继这一传统,在维护信仰核心理念的基础上,为弘扬伊斯兰教的伟大精神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夏敏 《中国藏学》2002,(1):92-98
喜马拉雅山区的歌谣真实地展示着当地民族的内心世界,具有特殊的文化功能,尤其是宗教文化功能.从歌谣出现的频率看,它多出现在仪式性场合,主要发挥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仪式的功能.歌谣特征可以反证信仰的差异.不同的信仰者,不仅歌谣内容有区别,而且在修辞、节奏、曲调、演唱方式和场合等方面也有差异.原始宗教信仰者仪式中的唱诵成分有许多确定的形式,反映了信仰者长期以来的宗教体验.过渡型宗教(苯教、萨满教)信仰者在仪式中一方面继承并进一步完善了原始宗教的歌唱形式,另一方面因受到以体系宗教为代表的先进文明的影响,体系宗教(藏传佛教等)信仰者的宗教体验、崇拜对象、表现特征与原始或过渡宗教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宗教作为社会文化现象,至今仍普遍地存在于我国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中。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已经四十多年,各种宗教仍有一定数量的信仰者,这是宗教仍然客观存在的现实说明。宗教在社会主义时期客观存在,而且还会在我国各民族中长期存在,这是由宗教自身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存在神学”问题是东西方文明,尤其是宗教学和宗教对话问题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大问题。有位宗教学家说过,没有各宗教之间的和平,便没有各民族之间的和平。没有各宗教之间的对话,便没有各宗教之间的和平。没有对各宗教之基础的研究,便没有各宗教之间的对话。为使人们对伊斯兰的“存在神学”问题有明确认识,本文拟就伊斯兰现代主义者穆罕默德·阿布杜的“存在神学”观,做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弄清宗教组织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研究宗教组织的法律地位及其财产权性质之前提.本文从宗教学、社会学和法学等不同视角对宗教组织的内涵与外延作了探讨.通过比较认为财产法意义上的宗教组织只能是指那些实际拥有一定财产和经费的宗教组织.  相似文献   

8.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不仅自身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而且对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产生着异常久远而广泛的影响.我国作为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多宗教国家,长期以来宗教问题却被认为是一个局部的、边缘的问题.50年代到60年代,只有做宗教工作的人和在民族地区工作的人关心宗教,在学术界也没有宗教学这门学科.1979年2月,全国宗教学研究规划会议在昆明召开,成为宗教学这个学科在中国兴起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是全国民族高等学校唯一从事哲学和 宗教学教学和科研的机构。其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 哲学专业。随着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我校为了更好地适应民族地区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6年2月以政治系的哲学专业为基础,创办 了哲学系。1986年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招收硕士 研究生。2000年获得中国哲学硕士授予权。1988年10月创办全国高等学 校第一个宗教研究所。1989年创办宗教学专业,并开始培养大专学历的学 生,1994年开始培养宗教学…  相似文献   

10.
传统宗教学理论对宗教的研究多徘徊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精神领域内很难有所突破.但是近年来,学者们发现宗教及其信仰活动其实是一个完全的市场行为,即是说它是一个宗教产品的营销和供求市场,宗教的全部表现方式的总和与市场经济形式下的产供销全部环节的总和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因此,从经济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当下宗教及其信仰活动仍然存在的根本动因来自其世俗的根基,宗教具有经济本质属性.在宗教是有市场的前提下,作为宗教体系和制度所追求的最大目的是宗教经济租,进而纠正至今对马克思关于宗教本质著名论断的解释性误读,证明马克思的论断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牛宏 《世界民族》2006,(1):52-56
视宗教为一种文化体系的观念,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认同并广泛应用。那么,这种视宗教为文化的理念是如何演进而来的呢?它在当代宗教学理论界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借助英文资料《七大宗教理论》(Seven Theories ofReligion)①来简要述评当代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宗教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Geertz,又译为“格尔茨”)的“宗教文化论”的思想观点。一克利福德·吉尔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宗教学家。他在几十年的研究生涯中广涉猎诸多学科领域,他所关注的问题从农业、经济、生态的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各个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并且宗教信仰的形态复杂多样,从原始宗教到我国本土的道教直至体系完备的世界性宗教,都有相当数量的信仰者。长期以来,各种形态的宗教同时并存于不同民族之中,与各民族社会思想文化、风俗习惯、道德伦理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影响面广,情况复杂, 因此,妥善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领域的问题,关系到众多信仰者的精神生活,关系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到广大民族地区的安定。  相似文献   

13.
印第安诸语和满-通古斯诸语虽然被语言学界认定为在发生学上是毫无关系的不同语群,但两者在丰富的宗教称谓中的语音结构和语义结构以及宗教概念等方面却有很大的共性。而且,在他们的宗教称谓中,最传统、最有影响并在说法上最为系统和分类较细的是有关萨满、鹰、熊、太阳以及一些自然神等方面的宗教名词术语。而两者的共性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语言类型学和宗教学方面的深讨,从而论证这些宗教称谓在语音和语义结构以及宗教概念方面存在的共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多层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不同层面探讨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分析了正确对待宗教工作的方法和态度,着重论述了新时期应该突出宗教的伦理和文化功能的观点,从制度支持、信仰者个体自我约束与政府的管理相互促进、以保证信教者与不信教者拥有平等的地位等方面探讨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条件及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孙林 《西藏研究》2004,(4):38-45
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中有两个民族的"原生宗教"包含着较独特的二元论,这就是藏族的苯教与纳西族的东巴教。据一些学者研究,纳西东巴教与苯教彼此有着一种传承的关系,而且东巴教还受到藏传佛教的一定影响,所以,在这两个宗教中苯教的二元论应该更具代表性。苯教中的二元论主要反映于大约在13世纪形成文字的一些经书中,其中以《黑头矮人的起源》、《斯巴卓浦》、《金钥》等为代表,这些著作在描述宇宙起源时采用二元论的说法,将宇宙的原始动力解释为白色与黑色两种光,这两种光是对立的,它们共同发生作用,产生宇宙的一切。而且,黑色还是愚昧、迷茫、迟钝、疯狂等一切丑恶的孳生力量。白光与黑光在宇宙创造过程中有时还以白卵与黑卵的形式出现,它们分别产生神与恶魔的传承系统。纳西族东巴教中的有关宇宙起源的神话也有类似的思想。从比较宗教学的方面看,二元论宗教主要是波斯的拜火教与摩尼教,藏族与纳西族宗教中的二元论观念,我们认为主要是受波斯宗教的影响而产生的,其中摩尼教二元论的因素更大些。  相似文献   

16.
<正>民族宗教学是民族学和宗教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民族与宗教的互动关系,重点是阐释宗教在民族形成、民族演变、民族国家、民族文化、民族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凡与民族宗教相关的问题,都在它的研究范围和视野之内。民族宗教  相似文献   

17.
我们把萨满所表现出的类病态行为称之为萨满现象。该现象普遍存于西至斯堪地那维亚、东到北美的各民族的民间宗教之中,以其怪诞、奇异性引起宗教学、心理学学者的关注,成为萨满教诸多费解的谜中之谜。合理地解释萨满现象,将是我们研究萨满教整个体系的起点。因此,本文打算以阿尔泰部分民族的早期宗教心理作为背景材料,对萨满现象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8.
马效佩 《回族研究》2007,(4):104-112
世界三大"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被称为"亚伯拉罕宗教",它们在圣贤人物、历史渊源、教义理论以及地理位置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围绕着如何看待耶稣这个宗教历史神秘人物而形成的神学信仰和教义体系,是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个篇章。三大"一神教"因各自看待耶稣的立场不同而朝不同的方向发展,从而巩固、创新或者构建了各自的神学信仰和教义体系。站在比较宗教学的多元视角上,把它们对耶稣所持的不同立场进行比较研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课题,不但具有追求宗教间相互理解、和谐共存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全球伦理也有理论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只有做宗教工作的人和在民族地区工作的人关心宗教问题,一般的人不太关心,在学术界也没有宗教学这门学科。当时有一个总的看法,认为宗教是消极的东西,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残余文化,在我们新社会会很快地消亡,所以不需  相似文献   

20.
喇嘛教与藏族人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它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对基础起反作用。因此,喇嘛教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形式的佛教,对藏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藏族人口问题上亦同样如此。研究喇嘛教与藏族人口的关系,是宗教学与人口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并具有典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