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诵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不可或缺的手段,教师需重视诵读,利用诵读,把诗歌的本质特性与诵读结合起来,通过诵读使学生由视听走向情感体验,由整体感知走向诗意的参悟。在诵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诗词以其优美的意境、凝练的语言、和谐的节奏韵律、丰富的情感想象、多变的手法,千百年来令一个个喜欢它的人拍案叫绝.但是,对于诗歌教学自己在实践中却常常有很多困惑.小学初中时,老师就开始讲解诗歌,要求学生背诵、抄写诗歌.高中时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思想情感、表现手法.可一旦独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究、鉴赏,却往往束手无策,特别是诗歌含蓄蕴藉的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境更让他们难以把握.那么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作为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高中生感受诗情画意,体味诗歌意境美呢,这个课题将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南宋初期的诗坛上,江西诗派影响了大批非江西诗派的诗人。张孝祥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江西诗派“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和“活法”等诗法理论的影响,其诗歌中常常借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或沿用前人诗意,并将其充分融合在自己的诗作中。这些诗法理论运用到他的诗歌创作之后,达到了推陈出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诗歌有着极为独特而崇高的地位.诗歌,是人类抒情表意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诗大序》评价古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国人早就认识到诗歌是抒发情感、表达意志的重要方式;有人说,诗歌是文学语言的最高形式;有...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要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话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  相似文献   

6.
全国和各省市高考及平时测试中古典诗歌鉴赏普遍存在得分偏低的现象,本文着重探究了如何指导学生读懂诗意,为进一步鉴赏打好基础,从而提高古典诗歌鉴赏题得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谢灵运之前的山水诗句,大都"乏情",缺乏生命的流动,因而显得呆板。而谢灵运的山水诗却形象鲜明,清晰可感。究其原因,除了诗人本身杰出的艺术素养和对山水美的深切感知外,更因为其打破逻辑对语言的束缚,重新调整诗歌语言结构,依照美的规律和视知觉的感受来结构语言,最明显的特征就在于打乱语言固有的逻辑链条,改变句子成分之间的依赖或从属关系,从而使句子中的各种成分获得更大的独立性,进而增强句子的容量与变化,这是建立在心理学与视知觉基础上的情感逻辑语言。谢灵运对逻辑语言的改造并非否定逻辑语言在诗歌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它正是对诗歌语言的积极补充。而这一点可以说是"元嘉之雄"谢灵运对中国古代诗歌的根本贡献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古代诗歌是文学作品的艺术瑰宝,那些脍炙人口的佳句名诗意境深远,蕴含着诗人心灵深处的情感.如何使小学生很好地学习古诗中的词语,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呢?在古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从古诗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诵读是日渐被现代语文教育者关注的传统教学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以诵读的方式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情感,是诗歌教学有待研究的问题。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多读,无非采用以下方式:在课前预习时诵读,课堂学习中带着教师的讲解再读,课下诵读并背诵。这样的方式使诗歌教学变得索然无味,缺乏生动性,尤其是对于现代诗歌,我觉得对于诗歌教学,可从诵读入手,巧妙设计,把诵读权交给学生,用多形式的读带动诗歌的讲解,用反复的诵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0.
意象是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学诗歌中具有核心地位的诗学范畴,是现代诗歌创作中的本体性因素之一,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不同的独特的呈现手法。本文探讨了现代文学诗歌中意象艺术的产生、发展、成熟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规律性及阶段性特征,从意象这一角度出发对中国现代文学诗歌的发展史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压缩课内教学课时数,引入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作品,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捕捉住心灵受到碰撞后的智慧火  相似文献   

12.
变异是人们认识语言和运用语言的一种创造性的突破。语言的变异是英语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段,它赋予诗歌一种不平常的气氛,增强了诗歌的独特魅力。本文结合英语诗歌实例,从词汇、拼写、语法等方面对语言变异在英语诗歌中的表现及其表达效果进行了探讨,从语言变异的角度欣赏英语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我在长期古诗教学中采用“古诗学习四步法”,感觉效果很好。知诗人,解诗题;诵诗句,析诗意;想画面、入诗境;吟诗文,悟诗情。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境、体会情感、熟读成诵,让我们在古诗教学上共同探索,让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让古诗这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代代传下去。  相似文献   

14.
<正>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我深感党的二十大给中华诗词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尤其是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对中华诗词发展的积极影响。第一,党的二十大主题的诗性表达赋予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以强烈诗意,必将增强人们的诗词文化自觉。《尚书·尧典》说:“诗言志。”孔子说:“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诗言志的传统一以贯之,诗歌成为传达理想价值、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主题句中,有“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这样精彩的诗意表达,让人们看到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诗性气质、  相似文献   

15.
由于升学压力、应试化教育等习惯思维的影响,情感教育在当今教学中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本文就着重分析当今情感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现状、分析其产生原因以及提出相应对策,使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真正发挥出它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好恶美丑的一种感受。在学习中,积极的情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能够在积极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效果往往事半功倍。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色彩的学科。在教育中注重情感教育,进行激情课堂、怡情课外的情境实践,语文教育就必然走向深情、至情。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教贵情深。教学艺术的魅力在于感情,有了感情,就会增进教育的魅力。积极的情感交流,能促使课堂气氛和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尤其是语言的学习,是一种情感的经历。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感方面的感受对学习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从分析卞之琳的早期诗歌入手,深入并着重探讨其诗歌中镜子的意象来解读卞之琳的诗歌,深入体会其诗歌中意蕴丰富的意象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情境渲染很显然是人文性的体现,"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所蕴含的  相似文献   

20.
黄昏从空间来说,是茫茫宇宙的一段风光;从时间来说,是昼夜交替的一段时间。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它已不再是自然风光和一段时间的简单再现,而成了一种凝聚着特定心理特定情感的诗歌意象。古诗词中"黄昏"意象主要蕴涵三种情感:男女间的相思怨别、游子们的思亲望乡、文人们的迟暮之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