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龙江省安达市名为“中国奶牛之乡”。据报载,该市畜牧局称去年底有奶牛105422头,但据奶农反映最多不超过40000头。一次上级来检查,镇上要求农民把奶牛赶到路边,不够向邻乡借。有的农民不愿“借”,便以每天20元的价格“租牛”,领导走了再把牛赶回去。该市还以“石牛搭台,活牛唱戏”为由,投巨资建“吉尼斯世界纪录”“石牛街”,每头石牛造价28000元,安装299头石牛耗资830多万元。而某些乡镇养牛户却因奶钱拖欠和饲料不足不得不将奶牛卖掉。一边是领导在天花乱坠地吹牛、千方百计地造假,一边是农民辛辛苦…  相似文献   

2.
秋色赋     
明仙峪里秋意浓,漫山遍野枫叶红。 忽闻牛哞群鸟鸣,胜似飘然人天宫。  相似文献   

3.
试谈融水苗族“埋岩”贺明辉苗族“埋岩”,苗语叫做“依直”,属苗族治理社会的款规。在融水、城步、靖州、绥宁一带称为埋岩,黔东南苗族叫议榔,湘西苗族称为合款,它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埋岩”的内容极为丰富,它既是古代苗族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又曾是...  相似文献   

4.
平静的牛气     
牛依河 《社区》2011,(26):44-44
我喜欢牛那种淡定、平静的姿态。 它们在我的记忆里,或站或卧,嘴里不停地咀嚼着什么,在我曾经生活了多年的乡村,在阳光下,在河湾里、岸堤上、坑洼里……它们始终如一地充满着祥和的表情,偶尔发出的几声哞叫。让整个旷野显得更加安静而悠远。劳作的时候,它们也是默默无闻,步调沉稳,面对农人的催促,面对落在它们身上的鞭子,它们依旧悠然沉静。  相似文献   

5.
从傣族“苏荒怀”祭牛仪式看云南古代的牛祷习俗玉腊“苏荒怀”,傣语意为祭牛仪式或“叫牛魂”仪式,是西双版纳勐腊傣族农村的一种古老农祭习俗。它不仅产生较早,沿传时间较长,而且在以农耕为主的傣族社会生活和人的观念形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了弄清它的全过程和所...  相似文献   

6.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相似文献   

7.
巨石村疑云     
《阅读与作文》2009,(2):54-56
在我国北方茫茫大山中,有一座偏远的村落叫“巨石村”,此名缘于村南面的大道上矗立着一块不明来历的巨型石球。这块石球面南背北被放置在一处四方形石台上,正中央还有一道很深的十字裂缝。  相似文献   

8.
在岷江之滨,四川省青神县城南10公里处,有一处罕为人知的旅游胜地——中岩。 中岩境内,有上、中、下三岩,亦称三岩。它初辟于东晋,建成于盛唐,旧名景德院,为早期佛教圣地,传为十六罗汉之第五罗汉诺巨罗尊者道场,素有“川南第一山”之誉。  相似文献   

9.
神奇的河     
一位骑士和他的仆人正在赶路,突然,骑士看到前面跑过一只狐狸,不禁失声叫起来:“啊,我的天,好大的狐狸呀!”爱说大话的仆人一听,便对主人夸口说:“这只狐狸也算大么?前不久,我骑马经过一个地方,看到那王的狐狸就像这里的牛那么大呢。”骑士笑笑说:“要是那里有好手艺的裁缝,可以缝制出非常漂壳的外套和靴子啦。”  相似文献   

10.
以羊替牛     
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相似文献   

11.
咏明仙峪     
春 明仙峪里暖风吹,丁香扑鼻沁心扉。花浪翻滚漫山野,神仙到此不思归。 夏 炎炎夏日明仙峪,赤橙青蓝蝶争戏。潺潺泉水翻碧波,游客掬来不忍去。 秋 明仙峪里枫叶红,风吹树摇似涛声。牛哞鸟鸣听不断,时遇柴扉杖藜翁。  相似文献   

12.
杨英申 《北京纪事》2016,(8):98-101
在眼花缭乱的香烟品牌中,有一个知名品牌叫“大前门”,正阳门箭楼的图案赫然印在香烟包装的正反两面。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成语“学富五车”,是形容人读的书多、学问大。问题来了:学问何以用车来装载呢?原来,这与写字用的“纸”有关。汉以前,纸还没发明出来的时候,人们把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当时人们把竹子和木头削成又长又薄的片儿,在上面写字,然后用麻绳或皮条把它们穿在一起,便成了册。竹子做的叫“简”,木头做的叫“牍”。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什么?是静夜溢动的花香;是山涧叮咚的泉水,是天幕上闪烁的星光,是驱走黑暗、带来光明的阳光;是鸟鸣,是虎啸,是狗吠,是牛哞……它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无影无踪,却又入耳牵心,移神动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吴继路 《北京纪事》2011,(7):111-112
在人们生活和思维中,经常碰到一个课题,可以叫“小大之辨”。通俗说“小中见大”,雅一点“见微知著”已经是成语了。且说北京北海的玲珑小城,名“团城”的,上面有座砖石小亭,不起眼,不少旅游者往往忽略。可这座小城小亭里头,珍重陈列一个大物件,是个奇大酒缸,正名叫“渎山大玉海”。  相似文献   

16.
母牛蓝玲     
沈石溪 《可乐》2011,(7):23-23
也许是血腥味太浓了,也许是分娩时的哞叫声太响了,母牛蓝玲刚刚产下牛犊,流沙河对岸的树丛里突然蹿出一头华南虎,"哗哗"蹚着齐腰深的河水,冲了过来。散落在河堤边吃草的其他黄牛惊慌地哞叫着,四散逃跑。华南虎冲到母牛蓝玲身边时,牛犊刚刚顺着产道从母腹滑到这个世界上,胎胞还没剥脱。  相似文献   

17.
白岩松 《可乐》2010,(11):75-75
偷书自报家门 上世纪80年代,王府井新华书店是读书人的梦想之地,店堂大,书多,我们常去。那时,大多数学生囊中羞涩,爱书,却无钱买书,偷书者屡现。不过偷的没有防的精,总有落网者。广播学院学生一旦被抓,问及姓名时,男生总是“常振铮”,女生总叫“刘继南”,后来,这招不好使了.因为人家书店向学校一打听,广播学院院长叫常振铮,副书记叫刘继南。  相似文献   

18.
吴益敏 《社区》2012,(17):33-35
“三百年绝等双”——章太炎“有醇元疵,得此后殿,清学有光”——梁启超“启后承先一巨儒”——郭沫若……  相似文献   

19.
突然心血来潮,翻看最初开通博客的记录。那时有一个叫“梅林听雨”的博友,是我博客里的常客。我们在彼此的博客里评论留言,好不热闹。那时的她刚大学毕业,在一所中学教语文。作为同行,她叫我前辈,在网络里,我们是心心相通的朋友。我和她交往了有大半年。  相似文献   

20.
黄庭坚的名和字,《宋史·本传》仅载:“黄庭坚,字鲁直”;“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历代修水县志,黄氏宗谱,所载略同。而明毛晋跋《山谷题跋》转引洪玉父《豫章先生退听堂录序》,“舅氏鲁直爱山谷石牛洞,故自号山谷道人;谪黔戎时,假涪州别驾,故又号涪翁,或曰涪皤;在黔中又号黔安居土;至宜州,又号八桂老人。”洪玉父所胪举的,都象现代作家的笔名,故说“皆班班见于诗文”。黄庭坚幼时,还有小字乳名。这不仅是当时双井黄氏的家风,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