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郑笑平 《中州学刊》2004,(5):115-117
我国新时期传记文学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兴盛,在短短20年间取得了骄人的创作成绩,科学家传记异军突起、平民传记成为世纪之交传记文学的一个亮点.新时期传记文学创作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品位之高都是以往无法比拟的,这些都使新时期传记文学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和认可.新时期传记文学创新成就喜人、美学价值彰显、经济效益可观,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媚俗化、克隆化、快餐化、工具化和不真实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长卿曾自称为"五言长城"."五言长城"究竟指什么,历来说法不一.一般人认为指五言中的长篇,也有人认为指五言中的短篇,即五言近体.实际上,"五言长城"应该理解为刘长卿对它的偏爱、实际创作数量的众多以及对其五言诗价值和艺术成就的倚重.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受先秦史传及唐传奇的影响,融小说笔法于传记创作之中,赋予了传记以小说的韵味;提高了传记创作的艺术手法,改变了传记的写作观念,给我国古典传记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传记文学创作在内容与形式、深度与广度各个方面都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画家传记创作是新时期传记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新热点。新时期中国画家传记创作繁荣的表现是传记作者队伍壮大,作品数量繁多,出现一人多传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第一个10年,梁启超以极大的兴趣创作了近百万言的传记作品,几乎涵盖了古今中外新旧传记的各种类型;其所开创的中国现代新体评传体式,成为"新文体"家族中社会影响和创作数量仅次于政论的重要品种,构成了"文界革命"创作实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引领了新体传记文创作的时代潮流,带起了一个以报刊为中心的传记文学鼎盛的时代。梁启超的新式评传,具备了"新文体"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等文体语体特征,尤以议论精警和激情澎湃著称,以"悲壮淋漓之笔"达"维新吾民"之旨。在20世纪初年革命派阵营的传记文作家中,柳亚子和刘师培创作成绩突出,且标示着两种不同的传记文写作范型与趋向。柳亚子的传记文可视为梁氏新体传记文的普及版,刘师培的传记文采用白话语体,文体形式上亦属于源自西洋的评传体,标示着白话评传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王一心以他多年在传记创作领域的辛勤耕耘,不仅创作了三个第一的记录:首部张爱玲传、苏青传、张爱玲与胡兰成合传,而且以其可贵的探索精神丰富了传记理论与实践技巧,是当代传记写作史上值得一书的人物。在传记写作上,王一心不溢美不文过,善于由作家作品切入传主的内心世界,史实考订与艺术想象并重,既关注市场,更悉心于对传记艺术形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式,传记批评探索人、社会与文学之间的复杂关系,捕捉传主创作之灵感,揭橥传主作品内蕴之价值,其间既有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之气度,亦有刘勰"沿波讨源"、"深识见奥"之执著.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最早使用“传记文学”概念的,是现代著名学者胡适。1914年9月,胡适在日记中,就传记文学的体例、特点诸问题,作了简要的论述。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意味着传记对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的疏离,而进入到文学的殿堂。从此,现代传记创作开始纳入到文学的范畴里来。在西方国家,社会名流撰写自传或回忆录被看作是理所当然的,因而自传早已成为文学领域内一个极为发达的门类。但在中国,除一些以述志抒怀为主的短篇古代自传,却一直少人问津。然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个性大解放,自传便成了知识分子表现自我…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传记文学发展史上一度光辉灿烂的史传创作,到了六朝时期,已经走向江河日下的一途.而一种新的传记形式却开始悄悄崛起,史传之外的各种人物传记写作逐渐繁荣,并开始在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发展中担负起主导的作用.这就是“杂传”. 正史以外的传记创作在汉代已经初见端倪,如刘向,班固等都曾于此有所撰述: 《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传》:“向以为王  相似文献   

10.
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 蒙古族人民在远古的原始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除了创作大量的神话传说和祝赞词以外,也创作了具有独特形式的、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其中除了举世闻名的优秀长篇传记史诗《江嘎尔传》和《格斯尔可汗传》以外,在蒙古族民间,迄今还以口头形式流传着许多短篇、中篇史诗。对这些史诗的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主要是解放以后开始的。现在我们搜集到的史诗大部分是在呼伦贝尔盟巴尔虎牧区和哲里木盟的科尔沁草原流传的;少部分是在昭乌达盟、巴彦淖尔盟和鄂尔多斯地区搜集到的。其中也有一部分卫拉特蒙古史诗和布利亚特蒙古史诗。现在已经整理或出版了其中具有相当思想艺术水平的有三十来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