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孟子提出《诗》亡然后《春秋》作之后,历代多有训解。魏源对历史上以颂、正雅或是变风之亡等来训解《诗》亡的各种说法都给予否定,认为应该从王者之迹熄来理解《诗》亡,只有这样的理解才可以认识到孔子著《春秋》为后王制法的微言大义,知晓《春秋》是对王迹的承接,而《春秋》承接王迹是通过五霸来实现的。与以往人们论五霸多推尊齐桓、晋文不同,魏源特别称许楚庄王,多或少也有赞美清王朝的意味。  相似文献   

2.
张金梅 《兰州学刊》2010,(11):148-151
《春秋》五例——"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既为史笔,又是诗笔。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自司马迁首次以《春秋》笔法评论屈原《离骚》始,"微而显"、"婉而成章"、"为尊者讳"、"《春秋》笔法"等都成了诗歌批评的显话语,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人诗史相融兼通的艺术追求和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3.
金宝 《理论界》2009,(10):122-123
春秋诗用的方式,按照<左传> <国语>诗用的惯用素语可以分为:言语引诗、礼仪赋;诗、交际解诗、典礼歌诗和评论用诗.春秋的诗用方式对于"诗教"的发展都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关系直接的是言语引诗和交际解诗,这种诗用是以<诗>为品德优劣、行事对错、政治是非、社会治乱的判断参照的,是把<诗>对人物、事物的褒贬当作衡量一切的依据,当作论辩说理的理论依据,其实际就等于是"诗教",是西周礼仪"诗教"和教学"诗教"的外展,是西周"诗教"理论的社会实践.关系颇为间接的是礼仪赋诗和典礼歌诗,这种诗用是以<诗>为一种特殊的交际工具,藉此表达思想情感和交往意图.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诗歌的补亡精神——以《文选》补亡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辛华 《文史哲》2004,(3):34-39
束皙的《补亡诗》被列为《文选》诗众体之首,具有明补《诗经》之佚失、暗补填笙乐之歌辞两种意味。它既是西晋尚古、拟古等文学复古思潮的反映,又与当时因贵古而托古、补古的风气相关。梁代中期的文学复古思潮、尚古重源的儒家文体流变观以及《文选》的选录标准等原因,使得萧统将束氏《补亡诗》置于《选》诗之首,这就为后世的诗坛树立了一个典范。无论从狭义的角度还是从广义的角度,据事虚拟式补亡诗多有出现。这种补亡传统的发扬为小说、戏剧的发展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5.
在《春秋繁露》中,董仲舒解读《春秋公羊传》之法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他使用了几个概念和判断提示了对文本达成统一之理解的方法,二是揭示了达成统一理解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6.
《春秋》无达辞和《诗》无达诂都源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精华第五》。从董氏提出《诗》无达诂的思想和《春秋繁露》27处征引《诗经》说事的实际来看,其核心思想却是由《春秋》微言大义衍生的,并与其有着十分密切的通约性。断章取义是《春秋》无通义和《诗》无达诂的思想渊源;从变从义是《春秋》无达辞与《诗》无达诂的阐释准则;而察外见内与以意逆志则在释义方式上使《春秋》无达辞与《诗》无达诂相互融通。  相似文献   

7.
甘生统 《阴山学刊》2010,23(2):39-46
皎然所提的"诗教"不同于儒家所谓"诗教",而是教人如何写诗之意。这层意义在字里行间及编排体例上都有充分表现。他教人写诗并非是为了参加科考,主要是借对诗美、诗境之体悟,实现更好地证心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钟惺、谭元春在《诗归》中以"厚""真"为标准对阮籍《咏怀》诗持批评与贬低的态度,认为其既不如此前的《古诗十九首》,又不如唐代的《感遇》.这种贬低一方面源于他们独特的诗学观,另一方面又与他们对阮籍性情、诗歌特点的认知有关.此外,还有针对七子派复古诗学——尤其是对李攀龙《古今诗删》不满的现实因素.《诗归》对阮诗的评价引起了明清诗论家激烈的反驳,这其中固然有钱谦益、陈子龙等人的影响,也有易代之际的时代因素,但批评者大多还是立足于诗学本身.他们认为钟、谭不过是"尚奇""好尽""浅陋",故多重申《咏怀》有性情、多蕴藉,潘德舆则从性情之正摈斥《咏怀》和陈子昂《感遇》而扬张九龄《感遇》,客观上又扩大了《咏怀》诗接受史之丰富蕴含.  相似文献   

9.
陶磊 《浙江社会科学》2020,(4):145-154+160
传统儒家经典的价值关切,从政治的角度观察并不统一,其既关注德性之正,又关注群体之治,正与治之间不存在统一的宇宙论基础。关注德性之正,可以《诗》为代表,其宇宙论以人心、人性为中心;关注群体之治,可以《春秋》为代表,其宇宙论基础是天。《诗》亡然后《春秋》作,反映的是古代政治的核心关切从正转向治的历史变迁。《尚书》的有德者有天下的观念以德性为政治合法性之基础;《周礼》之王与官制的分离,反映的是指向于治的政治权力的独立,其合法性基础则是基于天道的秩序。指向于群体之治与作为治权基础的天,是高于天地二分格局之上的天。经学核心价值在本体论虽是二元,然在认识论上则可以统一,这是两种不同追求的学术可以综合的基础。传统中的今古文学与汉宋之分,都可以从求正与求治的不同上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0.
戴健 《北方论丛》2014,(2):21-25
汤显祖的所有戏剧作品皆有征引《诗经》的现象,从中可见,他对"《诗》教"传统的继承与反思。汤显祖认同"温柔敦厚"《诗》教观念,但更强调"不愚",通过《牡丹亭》中杜丽娘"为诗章讲动情肠"的情节设计,剥落了《诗经》的伦理附会,还其"性情之响"的本真面貌,由此塑造了聪慧学习者的形象。"临川四梦"在受教效果上强调性别差异:肯定女子的诚挚、知行合一,批判男性的虚伪、心口不一,从而提出思想变革的要求。汤显祖的"《诗》教"思想并非凭空而生,而是与明代中后期"新人文思潮"崛起、论《诗》风气转变等有较大关联,亦为晚明文化生态相互作用之例证。  相似文献   

11.
《史记》与春秋公羊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桐生 《文史哲》2002,(5):53-57
《史记》的学术渊源来自六经异传和诸子百家之学 ,其中以春秋公羊学对《史记》的影响最为深刻。“孔子作《春秋》说”是一部《史记》的理论基石 ,“纪异而说不书说”影响到司马迁的天人观 ,《史记》的政治观也主要来自于春秋公羊学的政治学说。  相似文献   

12.
从《诗经》婚恋诗中用以起兴的桑间(桑园,桑林)、东门、水滨等兴象可以看出上古青年男女期会之所的倾向性和相对稳定性。桑园(林)原为祭祀之所,《诗经》时代用以起兴的诸处桑园(林),它们最初是作为祈雨场所,之后逐渐变为男女幽期密会之处,以致后来桑园被儒家贴上了“乱俗”的标签。《诗经》以东门起兴者皆与男女情爱有关,东门由祭祀之所延沿为青年男女聚游、交往、欢会、定情之地。婚情恋曲以水边为背景,源于先民的生殖崇拜,初民的系列水生神话奠定了水泽生殖原型意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诗经》和"楚辞"作为先秦时代具有代表性的诗歌集成,深刻而生动地体现了那个时代因人文地理和历史演进不同阶段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南北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为:宗教信仰上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的分野;思想取向上务实入世与玄想超越的异途;思维方式上理性思维与巫术思维的区隔;审美意识上和谐含蓄与奇崛铺张的迥异等。  相似文献   

14.
《公羊传》是《春秋》齐学的经典。以《公羊》出于子夏或是曾子等说,皆非定论,《公羊传》应该出于子夏、曾子等人。《公羊传》六次出现的鲁子,非曾子之误,而是对鲁地传《春秋》齐学者的统称。将《公羊传》著于竹帛的是公羊寿与胡毋子都,但其书却是传《春秋》的齐学先师的共同成果。《公羊传》以公羊为名,其实却是《春秋》齐学,后人不知名实之异,而有关于《公羊传》传承的各种误说。  相似文献   

15.
《诗经》通过孔子的阐述,成为儒家美学的根基。之所以如此,除了孔子自身的思想外,《诗经》的文本比较好地体现出了四种品格:比兴品格、写实品格、言志品格和温柔敦厚品格,儒家美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得以生发的。  相似文献   

16.
顾金春 《阴山学刊》2006,19(5):16-18
随着社会时代的飞速发展,当下文学批评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学研究的兴趣中心开始了大规模的转移,文学批评已经不再停留在文学文本的研究,而是转向政治、经济、社会的宏观研究,文化批评逐步取代了文学批评。这种转型是多种合力的结果,表现了新语境下的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诗经》在先秦有彬彬之用 ,在汉代被“经”化而有经世之用 ,在魏晋南北朝其“经”的身份受到冷落而在隋唐又被重视 ,在宋代被重新阐释而有治心之用 ,在元、明两朝其“经”位再度中衰而重视对其诗歌性品评 ,在清代“经学”盛起而其“经”位也因此有所振起  相似文献   

18.
兴象是《诗经》中特有的文学现象。在爱情诗中,树兴象与婚姻的祝福、情感的代言以及爱情观的表达密切相关,这是受到我国创世神话中的婚配形式和我国神话中的实物信仰观念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孔子“笔削《春秋》义法”是两千年《春秋》研究的核心问题,一直扑朔迷离,奥妙莫测。自汉代董仲舒“公羊学”盛兴,标榜孑L圣人作“经”,从中生发无数穿凿附会,矛盾百出的“微言大义”,从此将《春秋》研究引入误区。考先秦至汉初典籍,凡称名皆“孔子作《春秋》”,而所征引《春秋》皆出自《左传》。《左传》乃左丘明“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而成,它与左丘明所撰《国语》思想倾向、语言风格皆截然不同。显然,《左传》主体即“孔子史记”,也就是孔子所“笔削”的《春秋》。“《春秋》笔削义法”存在于《左传》之中(而不存于“经”中),笔者不揣浅陋,抛砖引玉,希望把“春秋学”引出千年误区。  相似文献   

20.
李炳海 《中州学刊》2006,(4):188-193
《诗经.国风》的篇章结构主要有两种模式:或是采用三章成篇模式,或是采用两章成篇模式。三章成篇模式是受周公制礼影响的产物,渗透的是以三为节的理念,是周代礼乐文明的结晶;在周代礼乐文明浸濡较深的地域,三章成篇作品所占比例较高。两章成篇的作品带有鲜明的民间歌谣属性,其作者多为普通士人和百姓,在题材内容和音调上都疏离于周代礼乐文明。《诗经.国风》将这两种结构模式的作品都加以收录,体现了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礼乐文明与民间文化的整合。同时,《诗经》编订者在对《国风》作品进行排列时,更推重三章成篇的作品,显示出对礼乐文明的认同和维护。多篇成章的作品,则显示出抒情诗和叙事诗在文本形态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