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强化党内监督是助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基于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党内监督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和优化党内监督的网络、体系及其格局.从党内监督的顶层设计入手,通过强化巡视和派驻监督,发挥传统监督方式的优势;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探索新的有效监督形式;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完善党内监督法规等措施强化党内监督.通过织密党内监督之网,统筹协同党内各类监督力量,注重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相结合,强化自上而下监督,注重同级监督,推动自下而上监督,由专职"点"的监督转变到合力"面"的监督等措施优化党内监督格局,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经过4年多的工作实践,党内监督之网已基本形成纵横交错,全覆盖、全时段和全层级的动态联动监督格局.但党内监督现实依然存在互相接力断档、整体功效不佳的突出问题,在新时期应注重发挥各监督方式的叠加效应,实现监督效力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腐败是以非法方式使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一种权力越轨行为。产生腐败的直接动因是强烈的利益驱动。由于我国权力体系及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存在着缺陷,发生权力腐败也就成为可能。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力度,尽快完善适应社会体制变化的权力体系,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实现对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监督,把权力腐败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3.
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腐败是以非法方式使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一种权力越轨行为.产生腐败的直接动因是强烈的利益驱动.由于我国权力体系及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存在着缺陷,发生权力腐败也就成为可能.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力度,尽快完善适应社会体制变化的权力体系,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实现对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监督,把权力腐败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4.
实行党内监督,是工人阶级政党建设的重要问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权力都应受到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很容易腐败,这种权力越大,腐化的越快。因此,无产阶级政党要研究权力制衡理论,加强党内监督对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对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的强化提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重要论断.在实践中体现为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把权力关进政治纪律的笼子里;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把权力关进组织规范的笼子里;持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把权力关进廉洁自律的笼子里.立足新发展阶段,一以贯之地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保障,要不断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规范化和法治化,充分发挥巡视反腐利剑的作用;不断完善党的自我监督和各类监督的协调贯通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巡视监督思想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是依托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展开,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环境中形成的.它包括巡视监督的内容、巡视人员的配备、巡视的形式与手段、巡视成果的运用、巡视制度的完善等5个方面的内容.它是习近平整个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节点,重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随着巡视工作的推进,它将不断完善、充实、发展,与时俱进地迈入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党内监督对保护执政党权力的正常运行以及防范不正确用权意义重大,具有规范和约束权力、有效遏制腐败、积极促进和发展党内民主、完善党内监督相关制度、加强科学管理等重要作用。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存在着监督的结构尚需要进一步优化,党内监督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党内监督主体自觉性不够、党内监督运转过程不够规范和功能不完整等方面的不足。可从党员的平等主体地位、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等方面加强党内监督,促进党内监督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潘自勉 《东方论坛》2004,(2):116-121
党内监督的性质取决于党内关系的性质,尤其是党内的组织原则与形式.因此,党内民主化的建设决定了党内监督的基层策略必须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广泛性和积极性,从而使监督本身成为党内民主的有效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认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接受监督,否则就要犯大错误.监督来自于党内、群众和民主党派等三个方面.他要求健全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约束执政党各级领导的权力.当前腐败现象的蔓延暴露了监督执政党机制中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对权力的监督十分乏力.因此,必须以邓小平监督思想为指导,建立对执政党及其领导成员有效监督的新机制,包括建立对权力授予的监督机制、改革执政党自身的监督机制、探索群众监督法制化的有效途径等,以期对执政党各级领导人的权力起到切实有效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权力监督走向权利监督——网络空间下的民主监督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下,建立在西方政治"三权分立"基础之上的现实民主政治监督体系是在政府内部用法律形式进行分权制衡,是通过"权力"实现对权力的监督,存在封闭性、被动性、滞后性的缺陷;网络监督是网络政治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表现,是来自政治体制之外的监督,是一种用社会权利制约国家权力的途径,具有直接性、主动性和多效性的优点,是一种"权利"制约权力的直接有效监督模式.网络监督是对现实政治监督体系的有效补充,同时,反过来又快速地推动监督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行政权力是公权力的核心。如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到位,则腐败的出现就是不可避免的。对腐败问题的研究,必须从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机制入手,才能找到其产生的根源和治理的对策。笔者认为,我国当前权力腐败产生的根源主要表现在:正常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不到位,政党监督机制作用发挥不理想,社会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司法监督机制难以开展。因此,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其一,建立以合理设置行政权力,加快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科学界定政府职能为重点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其二,建立纪检监察部门垂直领导体制,扩大党内民主范围,完善民主党派监督的政党监督运行机制;其三,提升公众的监督能力,完善信访举报制度的社会监督机制;其四,建立跨区域的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制度,打破司法保护,形成有效的司法监督机制。在四大监督机制的建设过程中,权力运行制约机制是重点,政党监督和社会监督是重要组成部分,司法监督是根本。只有这样,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检务督察权与监委会监察权的配置需要遵循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基本逻辑,检务督察部门及监委会在组织机构定位、督察(监察)对象、督察(监察)职能方面应该既相互区别又互为补充。然而,就目前状况而言,检务督察权与监委会监察权之间的关系不明晰,检务督察部门与监委会在组织机构定位、督察(监察)对象、督察(监察)职能方面出现不协调之处,不利于高效地监督检察机关及检察人员。为了最大化地发挥检务督察与监委会监察的功能,应该厘清检务督察部门与监委会的组织机构关系,明晰二者督察(监察)对象范围,确定二者督察(监察)职能,以此形成监督合力,加强对检察机关及检察人员的监督。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中国权力监督体系的构建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 ,现已形成鲜明的特色 :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施 ;协商监督等。但也存在不少缺陷 ,如权力监督意识淡化 ,权力行使者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差 ;监督网络不严密 ,监督合力不够 ;监督维度单一 ,自上而下的监督较强 ,平行制约和自下而上监督较弱 ;人大、纪检、司法监督应有的监督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出来等  相似文献   

14.
制约与监督: 两种不同的权力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治的根本在于控制国家权力、保障社会权益,而制约与监督是控制权力和保障权益最基本的制度基础。制约与监督具有不同的权力关系和不同的控权功能,准确把握制约与监督在制度和功能上的区别的前提是理解制约与监督不同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传统“强监督-弱制约”的控权模式使制约制度的功能被削弱,监督制度的固有缺陷被放大。唯有在强化监督的同时合理设计权力主体之间的制约结构,建立并完善“制约-监督”均衡的控权制度,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我国法治建设,提高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监察体制改革将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权转隶给监察机关,这使得改革前依靠职务犯罪侦查权来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的检察机关行进困难。实质上,监检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改革初衷与机制虽为异体,但均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服务。理论上“协同治理”为监检衔接搭建了“桥梁”,实践中,监检衔接制度的优化为实现公益的“双赢”提供了有利途径。因此,亟需从理论逻辑和制度设计层面入手,以监察体制改革为契机,利用二元视角,推动行政公益诉讼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6.
巡视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巡视制度自2003年正式建立以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重视和解决的机制性的问题。巡视制度属于自上而下的纵向问责或监督机制,其有效性就是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这种监督作用。委托人的动机、代理人的动机和能力以及具体监督上的信息不对称等三大因素影响巡视制度的有效性。为促进巡视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应逐步推行巡视报告公开制度,建立针对所有主体的问责机制;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矫正巡视机构和人员的动机;加强巡视机构能力建设,增进巡视工作的实际效果。此外,其他监督制度的建设也会对巡视制度有效性的发挥起到重要的补充或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坪山新区建立后,以制度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在纪检、监察、审计和社会监督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较为有效的纪检、监察、审计“三合一”管理体制,在纪检、监察、审计和社会监督工作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制度优势。文章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对坪山新区纪检、监察、审计“三合一”体制实施效果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并据此提出进一步推进“三合一”探索的制度设计思路和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列宁对法律监督的价值意义、制度架构进行了系统的阐发。在他看来,为了保证法律在全国的统一实施,必须建立以专门的法律监督机构为主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法律监督机构应该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并享有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平行的宪法地位;为了从组织上保证检察机关独立行使职权、防止和克服地方的影响,检察机关应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内部实行垂直领导原则;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包括对一般社会主体的违法行为的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使职权行为的监督;法律监督机关只拥有代表国家行使控诉、检举的权力,而不能行使决定制裁、处罚的权力。这些法律监督思想具有丰富的法治意蕴,对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制度的建设以及检察体制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权力腐败及其法律监督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败是权力的异化 ,在现代社会中 ,“腐败”一词常作为“权力腐败”的代名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它是权力者、权力的对象和权力所处的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法律的角度来看 ,监控不力、惩治不严是权力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法律监督机制是一个有机的开放系统 ,它包括防范机制、监督约束机制、惩治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它们构建了一个全面、协调、有效的反腐败机制。因此 ,完善反腐败的法律监督机制 ,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现象赖以滋生的土壤 ,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运行现状及监督机制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公司要想保持其内部步伐一致,对权力予以必要而有效的监督将是实现其利益最大化宗旨的关键因素。而作为公司监督职能的主要承担者———监事会,对公司的发展确有举足轻重之作用。鉴于我国监事会权利运行的种种不良现状,依法重构监督机制,完善监事会制度,以实现权力的制衡实乃迫在眉睫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