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药家鑫案凸现当前高等艺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表现在诚信规则意识和法律信仰不足、道德认知与其行为失衡、心理不健全及人格缺陷,对生命缺乏敬畏、成功判定标准偏移等,原因在于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和社会转型期带来的功利化影响,对此,应通过更新艺术教育理念、提升专业课教师人文素质水平、完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体系并与艺术专业教育相融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有效提升高等艺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工科院校专业口径过窄、用人方面的实用主义、办学指导思想上的重科技轻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比较薄弱.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需要构建对工科大学生整体发展有直接作用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该体系包括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人文素质教育系列专题讲座制度、人文素质教育必读书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应当由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人文素质必读书制度、人文素质系列讲座制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等五个方面构成 ,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 ,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 ,对构建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校园人文环境 ,是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硬件之一。强化校园文化活动 ,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5.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措施应包括增开人文课程、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是教育界的共识。高等农业院校对此在认识上有两种倾向:一是功利化,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挤占了专业教育资源;二是缺乏系统认识,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只是人文学科教师的职责,由此导致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处于边缘化状态。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农业院校在高等教育领域竞争实力的需要,对农业院校具有特殊意义。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建立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和措施才能实现其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在于教育价值存在的片面化、技术化和功利化的倾向,社会价值取向注重经济性,忽视人文性。因此,指出提高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有: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加强人文关怀理念,促成大学生独立个性的发展,以及进行针对性课程建设等。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在于教育价值存在的片面化、技术化和功利化的倾向,社会价值取向注重经济性,忽视人文性。因此,指出提高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有: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加强人文关怀理念,促成大学生独立个性的发展,以及进行针对性课程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当前,非文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教育理念偏狭、课程设置散乱、评价缺位等问题。因此,应以“大人文观”为指导,着眼于人文科学,同时把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自然科学课程中潜在的人文内涵纳入视野,构建包括课程体系、社会实践体系、自我修养体系、校园文化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内容的非文科类大学生入文素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锻造其健全人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全球高等教育变革趋势的需要.为此,在遵循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则基础上,应从思想德育的强化、人文知识授受、校园文化活动和人文氛围的建构等方面着力,持续有效地对理工科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实施途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挖掘课程的人文资源,增强实施人文教育的课程意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结合其职业性特点,营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应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其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职业内涵,要面向企业和行业开展社会实践,同时开展具有职业人文特点的社团活动,以达到促进学生的职业人文反思,唤醒学生内在的职业人文需要,培养其基本的人文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人文精神、学生的人文素质严重缺失的情况,提出应该增强高职院校课程教育中以素质为基本的教育观念,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全面结合人文教育以及科学教学,使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高职校园文化涵盖了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是学校学生和教师共同奋斗的成果,是学校蓬勃发展的基础。而校训,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灵魂所在,校训的制定,为高职院校树立了优良的校风,引领着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同时,校训能够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教学理念、育人方向、培养目标,对高职学校办学行为起到了规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女子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如何坚持高职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女性教育的特殊性相统一,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与女性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相统一,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改革、素质教育实施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探索具有女校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于高校特别是管理院校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人文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等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对国计民生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被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依托校园文化建设,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媒体文化等多个层面共同发力,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将成为推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中越来越重要,是高等职业院校标志性内涵的体现,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最重要途径。通过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以及7年的校企合作探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在建立学长导师制、优秀毕业生“帮传带”、“交叉订单”培养模式方面形成值得借鉴的经验。文章还提出应提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存的多元、兼容的文化氛围,提出建立因时因地制宜的柔性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