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课改要求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于是在历史课堂中创造性的运用创设情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在启发探究情境中学习,其历史形象生动,课堂活跃和谐,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多方面才能.  相似文献   

2.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促进学生行为动机的实践;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上,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运用事例创设教学情景;运用表演创设教学情景;运用探究合作式活动创设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选取的材料或事例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符合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要充分利用教材,多利用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要综合运用多种创设方式,实现各种教学情境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学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好音乐欣赏的“导游”,以此来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审美教育中让学生进行性情的自我陶冶。主要采用创设视觉情境、引导对比分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鼓励学生能积极参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小学品德课的教学工作也随之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品德课是我国小学学生所必修的一门课程,它关系着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文化修养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它的课堂教学必须要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率。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它通过给学生创设种种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在小学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当中,情境教学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本文主要针对小学品德课堂中情境创设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浅析,以期能够对其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沉浸式体验是一种逼真的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较为真实的场景创设和虚拟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全面地了解某一主题,并深入体验其中的情境和情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的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意识的途径,沉浸式体验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本文主要从沉浸式体验技术的基本原理、沉浸式体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和应用案例进行探讨,旨在探索沉浸式体验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布鲁姆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外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的语言材料"。情境创设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适有效的情境创造,有助于提高学生习得语言的效率。小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通过课堂来进行的,学生除了在课堂学习英语外,相比较而言,在其他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好恶美丑的一种感受。在学习中,积极的情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能够在积极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效果往往事半功倍。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色彩的学科。在教育中注重情感教育,进行激情课堂、怡情课外的情境实践,语文教育就必然走向深情、至情。  相似文献   

9.
创设恰当合理的课堂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学习、自我判断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创造"生活"情境,促进学生想象、创设"激情"情境,激起学生共鸣和营造"民主"情境,发挥学生潜能等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你者胸有镜,入镜始与亲。具体生动的情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可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对事物的认识更具引发力。因此,每一堂语文课堂教学都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美的情境,让学生在美境中徜徉。  相似文献   

11.
恰当使用主题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实效。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主题情境教学法时,案例选择要典型有时效,追求案例的合理化、科学化。教师要掌握课堂节奏,主要在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认真钻研教材,合理创设问题情景,加强思维训练,并积极探索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笔者在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发现教师若能恰当地把握传授知识与增减能力的关系,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本的功能,就可以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效果。高中数学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创设各种问题情景,降低教学的难度,使数学问题与现实紧密联系。在课本教学实践中,若能始终抓住课本这个纲,在课本教学上狠下功夫,减少复习资料,不搞题海战术,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探究”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名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广大中小学课堂上广泛实行。笔者就职于中职院校的综合基础部,面对的是普高落榜的一群孩子,这部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相对薄弱,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在“问题生成与解决”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课堂上充满生动有趣的质疑与释疑则成了课堂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动情,充分感受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心理机能全面和谐的发展,达到在情境中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5.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它贯穿于每一门学科。职业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工作?应从细节入手,恰当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无行之中受到教育,更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缺乏情感的教育是苍白的。美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感情,让人们身心健康地发展,培养人的高尚品德和审美意识,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所以情感教育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创作。美术中的情感教育是推动学生创作的基本动力,美术课程中的情感教育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入手。  相似文献   

17.
问题教学法指围绕问题来开展教学的方法.问题教学法需要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笔者着重分析了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运用中应遵循的原则,并探索了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这往往是导致学生厌恶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因。历史虽然不能重演,但是,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却能够让历史"重演",那就是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所谓历史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