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剧场政治,顾名思义,指的是特定场合的政治表演。近年来,我国党政领导干部的"亲民活动"屡见报端,官员坐地铁、挤公交、扫马路、参加环卫体验日活动等行为为公众所熟知,这些现象被称为"官员秀"。当前,对"官员秀"的关注和探讨主要集中于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以及"怎么秀、秀什么"的技术指导层面,本文试图运用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剧场政治理论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和模式,丰富对"官员秀"实践要求的理性认知,期望能为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2.
<正>"剧场政治"作为政治生活的一种"表演秀",一种日趋频繁出现的政治"活剧",已日益演化成一种常态化的社会政治现象。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在"剧场政治"中都有哪些角色参与,参与角色的人各自起什么作用以及是如何互动的?互动的效果如何影响官员晋升,并把这种晋升演变成一种各方"心照不宣"的"台前""台后"的激烈博弈?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加以探讨和研究。一、"剧场政治"的角色参与及其互动"剧场政治"的表演是一个多种  相似文献   

3.
<正>"作秀"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show,通常是指个别干部为了积累个人的"形象资源",创造个人的"政绩声誉",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有"唱功"、没"做功",有"演技"、没"实绩",带有一定的贬义。近年来,"政绩秀""亲民秀""廉政秀"等各种"官场秀"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响。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进步,政治生态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社会管理日趋多元化、社会化,领导干部逐渐被推至面对群众的最前沿。对此,笔者认为,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微政"时代,领导干部要"应声而动",主动顺应潮流,提高执政能力,善于适度"作秀"。  相似文献   

4.
任武  石慧 《领导文萃》2014,(12):77-79
正公众欢迎官员们show出来,愿意秀,说明为官者在乎民意,连《人民日报》都说,"秀"应该成为官员必修课。只不过,中国官员秀的身段还有点僵硬,没能摆脱"米面油慰问困难户"的老套路。流行美剧《纸牌屋》把白宫权斗编排得淋漓尽致,虽显浮夸,但挡不住好看,尤其是对美国政治细节的展示,让中国人开了眼,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岐山都向朋友推荐。主角弗兰克推动的《教育法案》,引来教师大罢工,一名无学可上的学生出了事故,弗兰克趁机大做文章,在镜头前搂着悲痛  相似文献   

5.
李志国 《领导科学》2012,(25):34-35
作秀一词本为中性词,但自进入政治领域以来,由于一些官员秀中的做作乃至作假,致使官员秀惹人非议,给人以贬义的印象.例如,安徽芜湖市副市长骑车送女儿上学等新闻在社会上引起热议.有人习惯性地质疑这是官员作秀,有人认为这不是作秀并为其拍手叫好,还有不少人认为这种行为即便是作秀也要鼓掌欢迎,甚至建议把作秀艺术列为官员提升素质的必修课.上述官员行为是不是作秀只有当事人清楚,但公众的热议告诉我们,并非所有的官员秀都不受人欢迎,关键是在现代媒体政治发展背景下,官员秀怎样做到"秀外慧中",外秀内实,怎样秀得有艺术、有智慧、有内涵.  相似文献   

6.
党国英 《领导文萃》2009,(17):28-29
这几个月,关于解放思想的话题不少,但依我观察,各个领域的人讲的解放思想似乎不是一回事。地方官员讲解放思想似乎更多地是讲开拓工作思路,学术界的朋友则似乎在讲自由思考。而我理解高层政治家是把解放思想看作一个政治行为,是要政治精英们转变政治理念,完成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思想变革领域没有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围观式政治参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网民"网上冲浪",而是一种基于一定政治动机和具有一定政治目的的参政活动;围观式政治参与不同于以"身体行为"为行为方式的现实参政形态,而是一种主要以"话语行为"为行为方式的参政形态;围观式政治参与不同于麻木、冷漠的"看客现象",而是一种以网络为平台的集体政治行动。网络围观遵循集体行动的逻  相似文献   

8.
石勇 《领导文萃》2013,(7):30-31
有很多人在公共领域,甚至日常生活中回应某些刺激性的事件时,有一种声音不能再忽略:"如果有官员不考虑老百姓的死活,老百姓为什么要服从他的领导?"这样的官员就应该立马下台!但问题是如何让这样的官员下台?十八大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了一个高度。而前面这个问题,是一个关于政府治理的权威从哪儿来的严肃问题。或者说,如何证明,老百姓对包括法律、制度实施在内的政府治理有进行"服从"的政治义务呢?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09,(20):10-10
问责制度本身并无意将受责官员打入“冷宫”.如何更好地处置逐渐庞大的问责官员群体.成为一大显性政治问题.2009年第13期《凤凰周刊》刊登题为《大陆万名问责下台官员复出困局》的文章指出.干部是党和国家多年培养出来的.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如果轻易废弃是个损失.也是个浪费。问责官员的每一次复出,之所以容易引起争议.引发民意反弹.  相似文献   

10.
曾菁华 《科学咨询》2009,(13):I0002-I0002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不能把它当作空洞的政治口号,不能认为"与己无关",不能让其成为一阵风式的政治运动,不能断章取义、各取所需,必须落实到各项工作和行为方式上,具体就是要做到"三个尊重":尊重科学,尊重法律,尊重民意.  相似文献   

11.
<正>从中国古代问责官员复出的政治理念上来看,儒家的伦理政治思想既构成对官员进行问责的理论基础,又构成官员复出的哲学根基。就前者讲,儒家伦理政治思想确立了官员责任的基本准则。儒家对官员进行问责的思想源远流长。从影响儒家至深的周公开始,就奠立了"敬德爱民"的为官原则。换言之,凡是为官不能谨守德性规范、又不能体现爱民精神的,就失去了为官的资格。原始儒家最重要的两个代表——孔子与孟子,就更是精心建构了为官的仁学体系和仁政机制。孔子强调,"仁者爱人"是一  相似文献   

12.
新视野     
<正>官员形象亟待风险管理分类既是官员形象塑造和优化的前提,也是客观考评和规范管理官员形象的关键。首先,依据和群众直接打交道的距离远近,官员可划分为贴近群众、面对面开展服务的基层官员和以内部决策、管理为主的官员。对于"群众身边型"官员,一方面,要把握群众预期、积极顺应民意,优化官员形象;另一方面,要努力从行动上改变群众最讨厌的官员形象,用好全面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被誉为知行完备、至善之人的孔子,在其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盛名之下,还具有另一重身份——政治理论家。从其"十五而志于学"时起,孔子逐渐萌生"入仕"的政治理想,并终其一生思考治国理政的诸多问题。《论语》中的政治理念是孔子多年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智慧结晶,其中一些论说对于提升当今党政干部的领导素养和为政艺术仍有借鉴意义。一、领导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深刻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弘扬者,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必须带头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指示,自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当先锋、做表率。政治清醒、思想敏锐,在坚定信念上做表率。领导干部作为执政"脊梁"和社会"主心骨",必须严守党的  相似文献   

15.
近期,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八项规定具体细致,切中时弊,顺应民意,集中体现了转变作风、亲民务实的特征.但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地方简单地把"亲民"等同于"顺民",不加取舍地事事迎合民意,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了"亲民"的本意.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党政机关公信力下降,诉讼渠道不畅,信访总量居高不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资源耗费巨大,社会反响强烈,增加了维稳工作的压力和矛盾纠纷化解的难度.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6.
《办公室业务》2012,(16):18
<正>国家行政学院有关专家表示,有些突发事件确实存在欺上瞒下、信息不公开的问题,而解决之道在于制度设计和文化建设。专家认为突发事件有两种情况,一种涉及到官员问责,一种是不涉及官员问责的。涉及到官员问责的,就是通常说的"人祸",不涉及到官员问责的就是"天灾",比如说自然灾害。一般情况下,"天灾"地方政府不仅不欺上瞒下,而是第一时间向中  相似文献   

17.
吴明华 《决策》2012,(4):45-47
每年"两会"都是代表委员和官员们,展示和塑造公共形象的重要平台.在刚过去的今年"两会"中,既有浙江团女代表集体"秀旗袍"计划引起的风波,也有代表委员敢于直言、务实亲民得到人们的赞赏;既有"官腔官调"遭到批评,也有官员"网言网语"妙答媒体.在这些精彩纷呈的"两会"公共形象塑造背后,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趋势?公共形象应该如何来塑造? "花絮"背后的公共形象 《决策》:全国"两会"上,浙江团女代表委员计划集体穿定制旗袍亮相人大会议开幕式的事情,引起了很多争议.最终在舆论压力下,浙江团取消了计划,并规定一律身着正装.从公共形象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个事件?  相似文献   

18.
<正>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政治文明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民主的必然要求。自从1883年英国《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出台以来,被称为"阳光法案"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就成为世界各主要文明国  相似文献   

19.
<正>有人总结了当官"十难",什么"欲望难挡""权力难舍""民意难违""媒体难躲""工作难干""身体难扛"等;有人总结了为官"十大危险岗位",什么交通、国土、建设、金融、司法、人事等。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纪国法对各级官员全方位的约束日益严格,法网越撒越大、笼子越扎越紧、板子越打越重,特别是在不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的态势下,很多官员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金融监管制度的有效执行依赖于针对监管者行为的激励设计。在中国,与地方官员类似,监管官员的职位升迁也往往由上级选拔决定,即面临政治激励,本文将代表中央金融监管的省级银监局局长与代表地方银行的城商行特征数据进行匹配,考察监管官员的政治激励是否通过影响其监管行为对城商行的信贷投放产生作用。实证分析发现:首先,在资本、资产质量、流动性等监管指标中,资本监管绩效显著影响银监局局长的升迁;其次,银监局局长在政治激励下的监管行为,促使城商行提高资本充足率,进而抑制了其信贷投放;最后,地方政府信贷干预、经济周期、货币政策以及资本市场融资程度等外部环境的不同,也使得银监局局长的监管产生差异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