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勇 《领导文萃》2015,(8):69-72
<正>高层强力反腐带来一个自然结果:随着大小贪官的落马,一些位置被腾了出来;而且,随着反腐的继续掘进,权力结构会继续局部的"洗牌"或"换血"。于是,很多清廉或其清廉尚未被证伪的官员、公务员"有福"了。至少,那些抱怨很难爬上去的人,理论上有了更多希望。反腐的受益者,其实也是权力群体本身。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笔者认为,这正是反腐的治本之策。为落实依法治国,从源头上反腐,特提出一个具体建议:仿效改革开放之初设立经济改革试验区的做法,设立一个或几个以政治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改革试验区,以可控的方式,摸索和总结经验,成熟后向其他地区推广。理由如下:1.由于还未设立全面改革的试验区,政治体制改革未能适时推进,现在权力反腐是第三个反腐形态,以领导者手中的权力来反下面掌权者的腐败,这只能应对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李永忠 《领导文萃》2013,(11):23-23
权力结构改革是中国制度反腐的核心。如果不改革权力结构,无论增加多少反腐的人力、物力、财力,无论加大多少惩腐的力度、强度、烈度,无论选择多少个方向去突破,结论只有一个:不仅两个依然(编按:即"在党内依然是同体监督,党内权力结构依然没有改革"),而且愈演愈烈。这已为30多年的权力反腐所  相似文献   

4.
从"制度—文化"的双重角度入手进行反腐是当前我国反腐的主要方式,但腐败依然发生,并且还出现了奇奇怪怪的现象,继续损害着党和人民的形象和利益。如何创新反腐机制是当前面临的一项挑战。将"制度—文化"转向为"制度—文化—个人"的反腐模式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一方面,个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拒绝腐败,也可以成为腐败的监督者;另一方面,个人与制度、文化彼此关联,环环相扣,从个人层面加强建设,可以完善"制度—文化"的反腐体系,从而精准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5.
反腐败与腐败是作用与反作用的矛盾体,围绕腐败空间的挤压与扩张、腐败收益的挤出与提升,反腐败与腐败相互对抗。为了反制反腐败打击措施,腐败形态结构会做出相应的更新调整以避免被查清,进而导致个人腐败向高级阶段的集团腐败发展转化。只有在反腐力度不足、时间不持续时,腐败才会演变发展,反之,就能遏制腐败。由此发现引导集团腐败形成的内在逻辑——应激机制:不彻底且不持久的反腐打击会对"腐败机体"造成破坏程度不足的刺激,从而产生适当应激反应,促使腐败发生调适性的进化转变以适应反腐压力。反腐败的力度与时间是决定应激机制激发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大力度与确保持续是遏制腐败发展、防止形成集团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近日提出,要解决反腐败的战略问题,其核心问题是"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建立"反腐特区"先行先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反腐一直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这令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反腐困境到了不得不突破的关口。至此,我们必须向主动性预见式的制度反腐转型。而制度反腐的核心就必须改革权力结  相似文献   

7.
公权腐败研究不但要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视角出发,而且要系统挖掘其人性根源和人性治理措施。从人性角度而言,公权腐败是很难被根除的,只能降低程度,这在传统人性论中均有论证。当代反腐须多元并举,不应遗落人性环节,从自律层面而言,公职人员的道德要求不能高得离谱,因为任何道德都是对人性欲求的压抑和控制,目标过高容易导致群体性失效行为发生;从他律层面而言,则要"礼法"并举,法是指向罪的,单一的法治反腐只能打击质变为罪的腐败行为,而尚未成罪的腐败行为则无人管控,根本无法减少腐败的发生。为防止腐败"后继有人"和"春风吹又生",反腐应从源头入手,"礼治"能有效管控腐败的萌芽期和量变期,"德→礼→法"才是一种真正有效的全过程反腐举措。  相似文献   

8.
石勇 《领导文萃》2015,(1):27-29
<正>类似于改革一样,中国的反腐也已进入到了"深水区"。"副国级"的前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落马是一个象征。很清楚,中央的反腐,客观上,已是在当下中国诸多复杂问题的解决中,相当关键的一个战略。以其中的一个功能——拯救社会道德——来说,反腐正在通过建构一种政治伦理,来  相似文献   

9.
2013最贪官     
正2013年落马的贪官,绝大多数都曾是反腐倡廉的"排头兵",而且谈起反腐来一个比一个劲头狠、方法多,但是腐败起来则是一个比一个捞钱多、伪装深。理一理最贪官,便知其最虚伪。"反腐经验"最权威——周镇宏【上榜理由】缔造虚假"反腐经验",欺骗中央谋取政绩。2002年,周镇宏任茂名市委书记后,把自己打造成"反腐先锋"。2005年他总结出著名的"四步"腐败过程:"首先是‘放松’,  相似文献   

10.
正一、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网络给予网民一个充分表达话语的平台,将网民的意思和想法得到更充分、更明确的表达。网络反腐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在腐败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网络反腐具有传统反腐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网络它本身是把"双刃剑",这就是的网络反腐也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1.网民缺乏理性思考、易走极端路线。我国的网络反腐尚未成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来自于以下网民在意向表达方面:1.1网民非理性表达,放大腐败问题。网络反腐已经成为与腐败  相似文献   

11.
京雨 《领导文萃》2013,(14):7-22
如何看待当前反腐败形势,特别是腐败易发、多发的现象?如何看待腐败的严重程度?如何看待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后反腐败之路?党的十八大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反腐战略有哪些重要意义?针对这些问题,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何增科谈了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前30年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了对生产力的解放,那么后30年改革则必须以政治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改革的精神开展制度反腐,恢复和重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制度反腐已成为党的十八大之后政治体制改革的试金石。33年的反腐败实践证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不同步所造成的缝隙,恰是腐败滋生蔓延并易发多发的生存空间。展望党的十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制度反腐,是指通过推进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制度的变革,消除产生腐败的制度根源,营造保障廉政的制度环境,以达到腐败现象逐步减少,最终消除腐败的目标。制度反腐应遵循四个基本路径:一是要对现实情况进行调查,梳理腐败的主要形式和类别。有的腐败发生在干部提拔、晋升环节,属于买官卖官性质的腐败;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网民和反腐机构利用互联网揭露政府工作人员的腐败行为,从而影响政府反腐工作进程,这一现象被称为网络反腐。网络反腐之所以逐渐兴盛,一方面在于互联网全面而迅速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于网络反腐主体意识到网络反腐无可比拟的优势。其便利性使反腐主体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参政议政;其匿名性使反腐主体可以通过匿名方式有效保护自己;其交互性使反腐主体  相似文献   

15.
张丽红 《领导科学》2012,(31):10-12
从历史的进程看,权力与腐败相生相伴,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要有效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健全完善权力监督机制,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因此,建立和完善权力结构,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和权力滥用,实现源头反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最可怕的腐败,正是社会价值观的腐蚀堕落。正风反腐进行到今天的地步,不仅事关政治生态的净化,更是一场价值观的较量。惟有建构起"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文化,廉洁政治、清正风气才会成为社会常态前不久,作家冯骥才在访谈中,说起自己的一次经历:到某地,有关方面接待,桌上放了几个家常菜,主人连说"特殊时期,特殊时期",一副很难为情的样子,也好像有点没面子。类似现象并不少。由此想到,不管是改  相似文献   

17.
<正>无论如何,这场反腐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系统性最强的活动,它已经改变了政府官员做事的方式,官员的腐败将大为减少。现在人人都知道,腐败——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在中国是个严重的问题。习主席就任后认识到,腐败威胁到整个政治体制的稳定,因而将反腐当作政府的首要任务。这种担心过去的政治领导人也表露过。值得问一下的是中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省反腐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发现,各省反腐努力成果与腐败高发领域等相关性并不大,即各省的房地产、土地出让等腐败多发领域与各省反腐效果关系不大。从新制度理论来看,来自中央坚定反腐决心和系列反腐制度改革产生的反腐强制压力,以及公共舆论和公众的反腐期望造成的外部压力才是各省反腐取得效果的重要因素。这一发现表明,当前的反腐败工作如果能够持之以恒,真正做到"四个不减",就很有可能形成制度化反腐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高压态势不松、力度不减,"不敢腐"的威慑作用逐渐显现,有效遏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但是,一些基层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尚未完全形成,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微腐败",这不仅严重侵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也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直面"微腐败"的特点及危害,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对策进行有效治理,形成基层反腐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铲除"微腐败"滋生的土壤,不断增强群众对正风反腐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反腐制度不可能单兵突进、单独设计。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使得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都与反腐斗争息息相关,个别领域的改革甚至还会生成新的腐败爆发点。反腐制度设计难以脱离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这也是包括反腐在内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所在。任何一项制度的顶层设计,都一定要周全考虑、稳步推进。反腐制度的纰漏,比滋生腐败的制度漏洞更可怕,返工的成本也更高。"笼子"扎得稳一点,是为了扎得好一点。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