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二三十年来,在陈希同、程维高、周永康等高级领导干部的违纪审查中,"秘书组"腐败问题屡屡进入公众视野,秘书腐败问题也多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关于秘书腐败的讨论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秘书腐败问题是一个伪问题,无职无权的秘书能够腐败的直接原因与他们服务的领导干部大都有牵连;二是认为秘书腐败本质上是公共权力寻租,通过"关系优势"获取"资源优势"是秘书腐败的内在逻辑和机制。前者强调了腐败问题中秘书的附属性,后者强调了秘书自身的能动性,两种观点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深入分析和治理秘书腐败问题,首先需要认识清楚秘书是怎样的一类"政治人"。  相似文献   

2.
<正>一直以来,秘书群体是"领导身边人"概念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类属。因其工作性质辅助性、工作内容庞杂性和工作环境多变性,秘书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易于与领导形成非同一般的关系。而靠近作为公权力掌握者和践行者的领导干部,实际上就是间接地靠近了公权力。现实生活中,许多秘书正是通过与领导干部形成特殊的工作依附关系和人际互动关系,拥有了自身间接性作用于公权力的诸多隐性权力。一、秘书的隐性权力从哪里来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早在1990年时就明确提到,"秘书不能认为‘机关牌子大、领导靠山硬’而有所依仗、有恃无恐,更不允许滥用领导和办公室的名义谋取个人私利。"但是,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秘书利用领导干部"身边人"的身份进行腐败,已成为一种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的腐败新形态。如周永康的"秘书六人帮":郭永祥、冀文林、李华林、沈定成、余刚、谈红,他们都在不同时期担任过周永康的秘书。还有如"河北第一秘"李真、"上海第一秘"秦裕、北京市委原书记陈  相似文献   

4.
正秘书因离权力中心最近,和权力中心人物关系非同一般,往往拥有一种领导干部延伸下来的隐性权力,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目前,有些领导干部"拐杖化生存"现象严重,他们的权力行为,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秘书来实施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对秘书配备提出了要求。2013年6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提出,"统筹制定领导干部秘书配备标准";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5.
"隐权力"是一种非正式权力,主要依赖私人关系网络的维持,完全不受正式权力结构和制度程序的约束。领导秘书通过与领导干部形成特殊的工作依附关系和人际互动关系,而拥有了从领导干部那里延伸下来的间接作用于公权力的隐性权力。作为一名本身不是"官"的领导秘书,要应对"隐权力",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要有所"畏",唱好公道正派的"红脸"。"有所畏者,其家必齐;无所畏者,必怠其睽"。作为领导秘书,只有心中有所畏,才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居安思危,时刻恪守公道正派的职业道德,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一是畏权。领导秘书本身没有权力,却因是领导"身边人",间接地靠近公权力而拥有了一定的"隐权力"。作为领导秘书,要站好角度、摆正  相似文献   

6.
秘书的江湖     
王姝 《领导文萃》2014,(16):68-71
正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对秘书配备提出要求。去年6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提出,"统筹制定领导干部秘书配备标准"。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准违规配备秘书。"此前,秘书是如何配备的?秘书的腐败又如何产生?四川曾半年内清理两千秘书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对于领导秘书,议论最多的是秘书当官。因为几乎每位大小不同的领导,他们的秘书都当了大小不同的官。按照中央的严格规定,只有副部长级以上领导干部,才允许配专职秘书。但在我国许多地方,不但市县领导,甚至连乡党委书记、镇长都有事实上的专职秘书。在现实中,被选为领导秘书大都"官升一级",但均不用经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程序,又不属于"破格提拔"。身为有级别的秘书"外放"时,再"官升一级"的现象比较普遍,且不少属于跨部门  相似文献   

8.
<正>如今一些领导干部,无论大小会议,其讲话稿十有八九由秘书代笔。更有甚者,某些领导干部个人评职称、拿文凭所必需的论文,也找"笔杆子"代笔。这种做法,一方面闹出诸多笑话,严重影响领导干部的群体形象。比如个别领导开会前来不及熟悉文稿,或懒得出奇,上台后照本宣  相似文献   

9.
<正>领导秘书一般指协助领导处理信息和综合事务的专职秘书。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省部级以下领导干部不再配专职秘书,但是秘书工作还需要有人来做。广义上讲,各单位办公室、综合处室帮助处理日常事务的人员,都可称为行政秘书。这项工作也大都由年轻人来承担,使他们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不断见诸报端。然而谁也没有预料到,在其背后,有的"拔出萝卜带出泥"地牵出秘书不少肮脏的活动,秘书腐~行为屡屡发生,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腐败新形态。秘书本来是领导者身边的综合辅助工作人员和公务服务人员,他们以辅助决策、综合协调、沟通信息为主要职能,是领导者、主事者的参谋和助手。然而,秘书却利用自己是领导者身边的参谋助手身份,获得领导厚爱和信任,通过掌握的权力和信息进行一系列非法的钱财交易,给  相似文献   

11.
深刻领悟邓小平同志的秘书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7月的一天,邓小平同志在北京接受加拿大记者保罗·杰克逊采访时说了这么一段话:"古往今来,中国有许多人才是秘书出身的。跟领导干部当秘书,能经风雨、见世面,锻炼领导才能。"邓小平同志引述了中国古今大量的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西汉文  相似文献   

12.
杨庆 《办公室业务》2012,(20):36-37
<正>秘书工作是对个人品质、业务能力各方面要求非常高的工作。有人将秘书工作戏称为"万金油"工作。意指: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应懂应会的知识应当全面、深入。笔者从事秘书工作7年,深深体会到从事秘书工作,不仅仅是对个人知识、能力的全面考察和提升,而且更是对个人意志、品质的考验和锤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酸甜苦辣咸"五味。通过秘书工作多年的体会,窃以为,秘书工作具备"五味"之精神。一、酸。一是秘书工作应有文人之"酸"。首先这是由秘书工作的性质决定的。秘书之"书",意味着要与文字打交道。  相似文献   

13.
秘书的隐性权力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秘书群体是"领导身边人"概念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类属。因其工作性质辅助性、工作内容庞杂性和工作环境多变性,秘书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易于与领导形成非同一般的关系。而靠近作为公权力掌握者和践行者的领导干部,实际上就是间接地靠近了公权力。现实生活中,许多秘书正是通过与领导干部形成特殊的工作依附关系和人际互动关系,拥有了自身间接性作用于公权力的诸多隐性权力。目前,人们普遍缺乏对  相似文献   

14.
<正>要用好"望远镜",把准前进的方向。领导干部在定计划做决策时,要胸怀全局、着眼长远,不计较一时一地之荣辱得失,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用好"放大镜",涵养容人的雅量。领导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涵养容才雅量,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之异、容人之失,真正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用好"广角镜",勇纳治世的良方。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开言路、勇纳诤言,  相似文献   

15.
<正>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与老百姓讲话喜欢使用专业术语或秘书语言,讲出来的话或是玄之又玄,群众听不懂;或是讲了前一句,群众自然会接得上后一句。领导干部为达到与群众沟通的目的,就要善于讲接地气的群众语言。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秘书腐败与领导干部腐败一起备受公众关注。最吸引公众眼球的秘书腐败案,远的有"河北第一秘"李真及其前任吴庆五,近的有所谓的"秘书五人组"。此外,我们还可以列举出北京市委原书记陈希同的秘书陈健,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的秘书秦裕,北京市原副市长黄超的秘书何世平,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炬的秘书蔡建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多位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中都伴有严重的秘书腐败,秘书腐败比领导腐败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秘书与为之服务的领导形成了权力链条、腐败链条,秘书腐败行为已经成为一种腐败新形态。党政机关领导的秘书,  相似文献   

18.
<正>众所周知,腐败是侵害人类社会健康的毒瘤。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秘书、司机等,作为其"身边人",虽职位不高,但身份却非同寻常。由于其拥有特殊的身份,有的代领导干部收礼送礼,或为领导干  相似文献   

19.
一、秘书性别研究的意义在现代社会,“秘书”已成为一种职业、一种称谓。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3月修订发布的《秘书国家职业标准》对秘书的定义是:“从事程序性工作、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和许多工作一样,秘书工作可以由不①同性别的人来做,但由于秘书角色的特殊性,更因领导干部及秘书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而使得秘书性别有时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2003年四川省委办公厅出台过两份针对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的规定,其中“男领导不能配女秘书”的规定曾引起广泛注意和争论。直到今天,该不该用异性…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秘书、司机等身边人员,因其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常拥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其间有些人极力挖掘"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肆意"分享"领导干部权力,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领导"。从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领导干部"身边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