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就是放不下"面子",特别讲究"脸面""体面""场面""表面"。究其原因,主要是"面子"的利益效应诱惑一些领导干部跟风追求,心系"面子"使一些领导干部忘记了从业之根本,社会不正之风极大地助长了"面子"的发展势头。消除领导干部好"面子"现象的危害,应做到消除腐朽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根除不良嗜好,培育扎实稳健的好作风;消除"权老大"思想,做守规矩的人;消除监督死角,树正气新风。  相似文献   

2.
<正>一段时间里,在有些地方出现了一道奇特的景观:一些领导干部"边贪腐边干事",贪腐的胆子很大,干事的成绩也很突出,他们既是"贪官",又是"能吏",出现了腐败猖獗与发展繁荣并存的现象。随着中央反腐败力度的加大,当前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一些干部不贪腐也不干事,出现"廉而不为""廉而失能"、懒政怠政等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特别优秀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干部,可以突破任职资格规定或者越级提拔担任领导职务。"破格提拔作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打破了论资排辈、台阶晋迁的用人限制,论德才、凭实绩,不拘一格选人才,让大批有能力的干部走上了更高的领导岗位,为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在选拔任用干部中,一门心思"走特殊""钻空子",借"破格"提拔之名,行  相似文献   

4.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重在督查。有些地方和部门工作之所以上不去,并不是他们没有好的工作思路,而是缺乏会抓落实的办法和措施,或者说是决心、力度不够。抓得不狠,等于不抓。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一种科学的"荣誉感""压力感",使各级领导干部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抓落实上,真正形成"大督查"机制,凝聚"大督查"合力。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在应对网络舆情时,经常出现因"躲""拖""堵""懒"等心理所致的应对不及时、不主动、不科学、不到位的失范现象。针对这些问题,领导干部要突出"快",第一时间发声;聚焦"准",主动精确回应;把握"度",恰到好处应对;着力"效",提升舆情处置力。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各地纷纷开展"乱作为""不作为"专项整治活动,旨在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落实"三严三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乱作为"是领导干部滥用职权的主要表现。"不作为"是指领导干部懒于履职,主要表现为不思进取、缺乏竞争意识,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使命感不强,不愿承担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压反腐使得"乱作为"现象得到抑制,但"不作为"现象又严重滋长,陷入了"乱作为"与"不作为"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领导干部要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做表率,就要经常做"抬头""低头""扭头""回头"等"头部运动",着力锤炼作风,解决"四风"突出问题。一、经常"抬头"。领导干部不仅要埋头苦干,也要经常"抬头"看看。一要经常"抬头"辨清方向。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一旦与党的要求产生差距,就很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走向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因此,领导干部要经常"抬头",看看工作方向是否偏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扎实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中现实存在的特权思想和做法得到了有效遏制,进一步端正了领导干部的工作动机,极大地净化了官场风气。然而,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的领导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懒政""怠政"现象,严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开展。究其原因,固然存在部分领导干部政治思想素质低下等个体因素,以及官  相似文献   

9.
晚节须慎保     
正晚节,是指一个人晚年的节操,有时也指在一项事业中的最后表现。现在讨论晚节,是因为有些领导干部晚节不保,这方面的教训与悲剧太多太沉重了。一、不容忽视的"59岁现象"有人把领导干部晚节不保的问题称为"59岁现象",也有人认为,各个年龄段的领导干部都有违纪犯罪的事实,"59岁现象"的命题并不科学。但临近退休前后违纪犯罪的领导干部逐渐增多却是不争的事实。2014年2月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有些领导干部愈发像个演员,他们只注重表现自己以获得权力,却没有作出什么实际的贡献。这在西方叫"剧场政治",这种领导风格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传播,对我国的社会也产生了影响,人们将其视为政治民主化、开放化的一个时代特征,应运而生了一些善于"表演"、善于掌控群众情绪的领导干部。结果就是,好像不擅长"表演"、不精通营造气氛、不善于鼓动群众情绪的领导干部就不是合格的领导干部。这  相似文献   

11.
<正>1.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人民权力的实际行使者,手中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手握权力但缺少担当的现象屡见不鲜。请你归纳总结这些现象主要有哪些表现。对权力是一种责任担当的说法,你如何理解?测评要素:权力观、综合分析能力评分参考:(1)能归纳总结常见典型的缺少担当的现象:主要表现是一些领导干部"不担当""假担当""坏担当"。有的领导干部擅长官途规划,利用年龄优势等待  相似文献   

12.
宋帅 《领导科学》2015,(10):4-6
<正>领导干部作为带领人民干事创业、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领头人,一个决策、一个计划甚至一个动作,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一方发展大局,因此,其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牵引着群众的目光。领导干部的职业操守状况是百姓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前,"裸官""潜规则""为官不为"等现象的频繁出现,给领导干部职业操守笼罩上了集体缺失、集体败坏的阴影。"操守"一词古已有之,释为执  相似文献   

13.
<正>"公事公办"一词本意是按原则办事,不讲私人情面,时至今日,这个词却多了一分"刁难""官僚"的弦外之音。公事公办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及公务员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底线,但在现实中却存在诸多公事公办不好办、"公事私办"却很好办的现象。一、"公事私办"现象的主要表现一是合法合规的公事靠私人关系走"绿色通道",提高效率。总有一些领导干部工作时偏好走私人路线,明明合法合规的事情也要"走后门""打招呼"。这种做法表面看起来效率提高了,却破坏了程序要求,开了不好的先例。有的领导干部走私人路线是被逼无奈,本是合  相似文献   

14.
正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对领导干部群体的治理力度。以猛药去疴的决心重拳"拍苍蝇""打老虎""整党风""肃吏纪",一大批领导干部甚至是高级领导干部因贪污腐败和违法乱纪纷纷落马,政风吏风得到进一步净化。同时,还进一步加大了建章立制力度,出台了涉及领导干部用权治政、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制度法规,  相似文献   

15.
受信访制度、法律意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领导干部在信访工作中的角色冲突现象非常普遍。一方面,他们是"访民权益的维护者""矛盾的化解者";另一方面,他们又是"访民权益的侵害者""矛盾的制造者"。这一现象导致信访矛盾化解效果不佳,信访工作饱受诟病。新时代,领导干部只有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好"胸怀全局的协调者""访民心声的倾听者""法治的践行者",才能积极化解角色冲突,更好地服务于信访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中央纪委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指出,当前一些腐败行为之所以肆无忌惮、愈演愈烈,与负有监管职责的党员领导干部不管不问有很大关系,其主要表现为"不去问""不愿问""不敢问""不会问"。领导干部的职务和权力,不是私人物品,也不是橡皮图章,而是一种社会公器,其出发点与归宿均应该指向公共事务、指向公正廉明。  相似文献   

17.
<正>当代中国,有些领导干部愈发像个演员,他们只注重表现自己以获得权力,却没有做出什么实际的贡献。这在西方叫"剧场政治",这种领导风格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传播,对我国的社会也产生了影响,人们将其视为政治民主化、开放化的一个时代特征,应运产生了一  相似文献   

18.
"话风"就是说话的做派和风格。话风有多种,诸如"油腔滑调""高谈阔论""之乎者也""花言巧语""啰哩啰嗦",亦或"机智风趣,妙语连珠""诙谐幽默,雅俗共赏""引经据典,新意迭出""和声细语,娓娓道来""热情奔放,魅力四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好的话风,不仅是领导干部自信与能力、思想与视野、智慧与艺术的展现,更是真情实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2014年10月26日,由中国领导人才专委会主办的全国领导人才与深化改革理论研讨会在安徽全椒召开。会议以"领导人才发展与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围绕"以改革精神推进领导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国外领导人才培养机制及其经验借鉴"四个专题进行研讨交流。中央纪委研究室研究员、中国领导人才专委会副理事长邵景均出席会议并做主旨报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的饮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除了追求菜肴的色、香、味之外,更把烹饪当作了一门学问。千变万化的烹饪技法,总结起来无非就是"煎""炒""烹""炸"四个字。曾有人说做事如做菜,都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同样的道理,笔者认为,面对日益严峻的工作形势和复杂多样的工作任务,领导干部同样需要明辨情况、区别对待,学会"煎""炒""烹""炸"四种技巧,以适当的方式妥善处理适当的工作,最终将为人民服务的"大餐"烹饪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