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部分领导都喜欢服从管理、听从召唤的下属,然而偏偏有些下属却不太"听话",不怎么买领导的账,有些时候言谈举止甚至表现得比领导更为强势。对待这样的下属,如果方法简单、针锋相对,不仅有失身份,而且容易影响内部团结,形成"窝里斗",削弱单位或部门的整体战斗力,最终对事业发展造成极大损害。如何领导强势下属,是领导干部应当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细观察:怎样逞"强"强势下属往往会在有意或  相似文献   

2.
"强下属、弱领导"现象是当前一些单位和组织中逐渐出现的组织情形,具体表现为下属群体聚而成团逐渐孤立领导者、刺头下属时常质疑领导者个体权威、领导者决策部署难以得到绝对拥护、领导者自身立场受到强势下属摆弄。"强下属、弱领导"现象对于单位能力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其影响主要体现为消解领导个体权威导致内聚力缺失、导致个体势力抬头形成团体性派系、扰乱整体决策方向降低单位能力值。矫正这一问题,需要抓住领导个体、组织管理、驭人之策三个着力点:单位领导者要加强"内功修炼",筑牢组织基础;组织管理要善用"狮子搏兔",抓准员工中关键角色;驾驭下属要借鉴"田忌赛马",善于以弱克强。  相似文献   

3.
依据上下级之间的强弱势关系可以组合出四个象限形态。第一象限,强势领导和强势下属的"火花碰撞"形态;第二象限,弱势领导和强势下属的"逆向影响"形态;第三象限,弱势领导和弱势下属的"相依为命"形态;第四象限,强势领导和弱势下属的"号令如山"形态。这四个象限形态中每种形态都有可能向极好或极差两个趋势演变。为此,领导或组织部门应高度关注、密切留意,尽可能放大优点、消除劣势,及时将不良趋势扭转过来,推动组织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下属心存芥蒂的表现有副职领导分庭抗礼、核心下属效能降低、功勋下属心态失衡、普通下属如履薄冰。下属心存芥蒂会造成组织成员"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工作进度"缓不济急",缺乏执行力;组织生态"乌烟瘴气",缺乏竞争力。打破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芥蒂,需要领导者注重知人善任,主动"化干戈为玉帛";强化领导威望,确保"一碗水端平";提升工作素养,担当"行家里手";优化组织氛围,践行"和衷共济"。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女性领导,遇到"强势男副职",应该如何有效实施领导?笔者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顺势而为"。就是要能够做到顺着"强势男副职"的"性子",利用其"强势"为单位或部门做好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极力去改变他、阻止他、牵制他,让其受挫,"强势"变"弱势"。一是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强势男副职"并不是自己的"政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思想上"先入为主",有了"政  相似文献   

6.
一个组织里存在着很多的"隐性浪费",如无效等待造成的"隐性浪费",任务划分混乱造成的"隐性浪费",组织资源错配、闲置造成的"隐性浪费",下属低效、无效、负效工作造成的"隐性浪费"等,严重影响组织绩效。结合变革型领导理论,预防和治理"隐性浪费",应明确组织的愿景和目标,增强组织认同与组织承诺;转变领导重心,注重对下属创造性的激发;为下属提供个性化关怀;通过精神感召和德行垂范吸引下属自愿追随。  相似文献   

7.
<正>强势领导往往以其鲜明的性格、敢闯敢干的劲头、能担当有作为的表现获得下属和公众的热捧,连其强势霸道的领导风格也深为群众喜爱,但在实际中,许多强势领导违法乱纪的案例也让人触目惊心。强势犹如一把双刃剑,应客观看待领导的强势,避免误用和滥用。一、强势领导的"有所为"(一)敢于担当,有魅力干事创业、有所作为,需要有担当。强势领导有干事业的动机和责任,敢于正视问题、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强烈的施政抱负驱使  相似文献   

8.
从工作态度看,强势领导大多是主动出击、勇于创新型;弱势领导大多是见招拆招、循规蹈矩型。从工作方法看,强势领导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以强有力的领导促进单位发展;弱势领导倾向于事必躬亲或放任不管。从工作影响力看,强势领导影响力强,能带动单位发展,提升工作效率;弱势领导影响力稍弱,不能由内而外带动下属。把握强势和弱势的辩证统一是提升领导力的科学发展路径,单位领导要顺度而为,顺道而为,顺实际而为。  相似文献   

9.
领导对下属"冷暴力",既会严重阻碍工作高效推进,又会严重影响下属健康成长。领导对下属"冷暴力"主要表现为言语上的守口如瓶、行为上的疏远放任和态度上的漠不关心。领导缺雅量是导致"冷暴力"的主要原因,下属不自知的"又臭又硬"是引发"冷暴力"的重要诱因。面对"冷暴力"的危害,领导和下属应该各究根源、换位思考、相互靠拢、联手消解。前者要强化"长者""师者""仁者""贤者"的身份意识,以"视卒如子而不可骄"来克服施暴冲动;后者要善于做前者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以"士为知己者死"来控制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实践证明,在领导工作中,目的比目标更重要。虽然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能够让下属知道"该干什么和干到什么程度",但是下属不知道"为什么干和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干",其最大的局限就在于因为不明确工作目的而难以激发下属的内在工作动机和工作热情。只有明确了  相似文献   

11.
<正>基层重"有",对于他们来讲,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东西最重要;中层重"能",干部一定要能干,所以要能;领导级别,一定要懂"无",如果领导什么都"有",什么都"包",下属反而会无所事事。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些人能力并不超凡却能成为领导者?答案就在于,尽管他们的能力不是最强的,但"学习力""协调力"却很强,最重要的是他们愿意、也敢于找比自己强的人来帮助自己,或者说敢于授权。他们用自己的无为使团  相似文献   

12.
三国时期,曹操麾下行军主簿杨修,因"数犯曹操之忌",终被曹操以乱猜"鸡肋"口令定罪为"造言"、"乱军心",落得个被斩首示众的结果.在现今社会中,对于领导与下属,我们多提倡领导知下属以便因材施用,实际上,下属知领导,也有助于未令而先行,得令而立动.那么,作为下属,该知领导有多深呢?重读<杨修之死>,启示良多.  相似文献   

13.
所谓领导者被下属"劫持",从重度上讲,指领导者实质上丧失了对领导工作的主导权,自己的领导意图和领导行为受制于某个下属,无法自主地运用法定的权力,自己的权力、权威、尊严和影响微乎其微甚或荡然无存,自己只是名义上的领导,是典型的自己当官、别人当政;从轻度上讲,指领导者在某一时期、某一特定背景下或某一方面的工作上过于依赖某位下属,下属则以这种依赖来反制甚至要抉领导,而领导却一时缺少有效的手段采制约下属,不得不与下属达成某种妥协,迁就和容忍下属一些明显过分的要求和行为.领导被下属"劫持"与领导对下属充分授权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前者,领导是无奈的,也是无力的,下属左右着领导;而后者,领导仍是权力的操控者,能自主地指挥下属.  相似文献   

14.
肖玉冰 《领导科学》2002,(15):14-15
领导要树威信,下属也爱"面子",这实际上是双方都需要的一种尊重.这种尊重是双边的、对等的.这里所说的给下属一点"面子",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一味的退让,也不是无视下属的错误而护短,而是当下属身处矛盾的焦点、陷入被动的困境、工作出现偏差时,领导能体谅下属的苦衷、宽宥下属的过失,伸手解围"救场".  相似文献   

15.
强势人才是一种特殊的干部群体,他们能干大事,干得成大事,但是权力欲、控制欲旺盛,往往不听指挥,难以驾驭。因此,有的领导者宁愿使用弱势下属,也不愿意使用强势下属,即使事业受阻、发展减缓也在所不惜。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曾国藩运用独特的驾驭强势下属的艺术,聚集了一大批强势人才,使他们各得其职、各尽其能,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共同完成大业。  相似文献   

16.
强势下属往往会成为单位管理中最令领导者头疼的人。强势下属"围追堵截"领导者一般表现为对立而妄议政令优劣、设绊子阻碍措施推进、出难题挑衅上级权威、频繁触底加剧管控难度、煽动挑刺否定管理成果。这类下属强势的原因主要是自命不凡而不服管控、特立独行而难以从众、利益冲突而刻意为难、领导者政令有失而难以服众。对此,领导者应强化能力,严厉管控;明晰责任,科学引导;完善制度,正确应对利益冲突;持续提升能力,有效规避政令失误。  相似文献   

17.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当代许多领导干部所追求的官德理想。然而,"内圣外王"之道把握不好的话,会导致领导者的角色矛盾和下属对领导者的角色困惑,引发领导信任危机。领导者应该正确认知"内圣外王",分清不同角色;把握"内圣外王",协调角色矛盾;运用"内圣外王",化解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8.
<正>"脸色",是指脸上的表情。当下,有些领导干部在管理下属的过程中,仅仅注重言语上的沟通,这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够的。在工作中,对于有些事情,领导干部一旦讲出来,会有损于下属的面子,不利于与下属进行沟通。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可以通过摆"脸色",即利用脸上表情的变化来批评或者激励下属,使下属主动、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整,达到言语沟通无法企及的一种效果。这就是一种领导艺术。通常情况下,领导干部给下属摆"脸色",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所谓受宠,主要指被领导器重、赏识和信任.对下属而吉,受宠是把"双刃剑",处理得好可以促成领导对下属的重用,有利于下属理想抱负的实现;处理不当则容易引起他人的嫉妒,招致他人非议,恶化人际关系.现实中"因宠得祸"者并不鲜见.因此,如何面对受宠,做到宠辱不惊、自省自警,对受宠者来说是一个考验.  相似文献   

20.
<正>中层干部处在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是单位业务承担的中坚和未来领导力量的重要储备。中层干部是组织的"腰","腰"硬则组织强,"腰"软则组织弱,甚至会导致组织"塌方"。现实中,少数中层干部处于非正常状态:其一,不愿意"身动",当甩手掌柜,做"二传手"和"传话筒",接受任务不分析、不研究,直接交给下属;下属完成的任务,不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