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希 《理论界》2012,(4):125-127
"智慧"一词是穆旦在进行诗歌创作和精神探问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表达。它涵义丰富,常被用作对现状的反讽,也指示着现代知识分子清醒理性和自我拷问。它是诗人用以对民族乃至人类历史和整体命运进行反思的一个词语载体。"智慧"一词始终处于讽刺悲哀和怀疑焦虑的语境中,它最终于心灵慰藉和灵魂安顿无力,这也便是穆旦借重宗教话语进行价值信仰重构,趋进救赎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2.
程振兴 《天府新论》2008,2(1):154-158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诗人穆旦已经被充分经典化了.王佐良的评介文章<一个中国诗人>,是穆旦研究的经典之作;穆旦的诗作<饥饿的中国>,标志着穆旦创作走向世界.从<一个中国诗人>到<饥饿的中国>,穆旦提供了一种"世界诗歌","可译性"是这种"世界诗歌"的重要特点.穆旦的"世界诗歌",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意义重大,但也由此带来了穆旦诗歌中备受争议的"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先锋诗写作出现至今,已有相当时日,但在传统诗坛,得到的认可却仍旧有限。一般读者对于先锋诗歌,更是有所保留。在先锋诗歌的阅读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读者面对一首诗,多是无奈地摇头,坦言看不懂,有时甚至没有读完,便说不懂。本文希望对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一番梳理,找出症结所在,从而得出一种对先锋诗合理的阅读态度。  相似文献   

4.
穆旦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中充满着对自我和社会的拷问。人的内心困境和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希望是他诗歌的主体。他那丰富而又丰富的痛苦是九叶诗人共同的人生体验和时代感知。穆旦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凝炼出一个现代的自我意象。文章将通过穆旦诗歌中最富代表性的自我意象进行综合性解读,通过结合穆旦的人生经历,分析自我意象的形成及内涵,以此更好理解穆旦诗歌中的真正意义,探寻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5.
<正> 历代人们对建安文学的评价是很高的,“建安风骨”已成为多少年来诗人创作要求达到的标的。钟嵘《诗品序》提出“建安风力”问题;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高度推崇了“建安风骨”;陈子昂《修竹篇诗序》叹惜“建安风骨”没有继续下来。 所谓“建安风骨”是什么呢?我认为它指的是建安文人用现实主义的笔触来写“意”(“意”指情思)这一点。历代文人主张吟诵诗歌必须以“意”为主。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诗贵写意。”王夫之《斋诗话》:“烟云水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袁枚《续诗品》:“意是主人辞如奴隶。”施闰章《蠖斋诗话》:  相似文献   

6.
孟晖 《理论界》2008,(2):149-150
戴望舒是20世纪上半叶杰出的天才诗人、现代诗派的代表人物。本文对戴望舒“诗情”的特点和其思想文化背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戴望舒对诗歌理论有着独到的见解,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是其自由主义立场。他的创作实践从注重诗的音韵、转向对“诗情”的不懈追求,作品含蓄内敛,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7.
与其说穆旦"最好的品质却全然是非中国的",毋宁说是非古典中国的:非"牧歌的情绪"加"自然风景"的,非单线因果和起承转合的,非和谐统一的。穆旦是一个背靠中国抒情传统、自觉面对矛盾、分裂的现代经验的中国诗人,从40年代开始就对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非个人化原则和崇尚智力的风尚有深刻反思,提出了让感情渗透智力的"新的抒情"的诗歌主张。他始终坚持的"新的抒情"的创作实践,既弥补了诗歌与现实的裂痕,也避免了诗歌单向成为智力活动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80年代一批被迫放弃过写作的中国诗人的“归来”,既意味着社会体制与文艺观念对历史存在的重新接纳,也象征着中国诗歌的死而复生。这些诗人从“说真话”出发,以真切的个人经验见证了时代的错乱和灵魂的挣扎,修复与重建了人与诗的尊严,给中国诗歌史留下了无以替代的特质。其中,穆旦与昌耀等人的诗歌成就,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长沙到昆明的“三千里步行”,并没有让穆旦看到中国社会的“现实”,改变他的主体性生存立场.在抗战初期“时代感情”等因素的作用下,穆旦事实上只看到“风景”.其早期诗歌中的个人与世界之对抗性关系,经由“风景”这个特殊的现代性认同装置被保存下来.内地中国社会生活的“落后”景观,也只是一种特殊的“风景”,让诗人进一步卷入现代性生存论装置深处,埋下后来的认同危机之种子.  相似文献   

10.
<正> 除了用"尴尬"二字,恐怕没有更准确的词来描述在文学争论中的这种现象了:甲方洋洋洒洒地论证了一个问题,颇能自圆其说:乙方则旁征博引地反驳,也显得无懈可击.于是你来我往,不亦乐乎.但争到最后一看,原来是一场夜战"三岔口"式的激战,双方并没有真正交手.这里应了对埃舍尔的"怪圈":目的与初衷相反.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这种层次错位的争论大体表现为三类形式:一是概念不清.双方争的是一个问题,但使用的概念不同,没有共同语言.比较典型的是关于人道主  相似文献   

11.
高适诗中的“阳谷”刘乾高适《送蹇秀才赴临洮》诗:“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陇山,在六盘山脉南,是由长安赴陇西的第一道险关。诗题中的“临洮”,如指唐之洮州临洮郡,即今甘肃临谭县,如指唐之临洮军,则在唐之狄道县,今甘肃之临洮县。两县南北相邻,都在陇山西...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有着自己独特诗歌观念和艺术思维的诗人,穆旦与诗歌写作成规、文学史叙述、文化语境之间长期保持着紧张的关系。新时期以来,以王佐良、杜运燮、袁可嘉等为代表的诗人"朋友圈",变动不居的文学思潮、知识范型和学术话语,现代化意识形态和周期性的纪念活动,均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对穆旦的形塑和构造,并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确立起其"中国诗歌现代化历程中一个带有标志性的诗人"的经典位置。这种过于封闭的中心化、单向度的接受视野,既稀释了穆旦在具体历史情境和文脉中的矛盾性、丰富性,也影响到穆旦诗歌的诗学可能性空间的开拓向度及限度。  相似文献   

13.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初唐著名诗人王勃这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以其真挚的感情,旷达的胸怀,清新刚健、不假雕饰的语言,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一些唐诗选本,将它当作开卷第一篇,因而,使它流韵久远,广为传诵。然而,人们对末句“儿女”一词的理解却存在不小的分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各种各样问题的产生,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会归结到人类的自利心理上。如何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解决现实中的“斯密问题”已成为我们面l陆的重大课题。对于解决市场经济中的“斯密问题”,中外经济学家都曾给出过答案,但都不尽如人意。针对中国国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伦理道德思想、吸收外来文化中优秀的伦理道德思想、建立一个降低利他成本的制度环境等,应是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斯密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费尔巴哈把自己的区别于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新哲学叫做"感性哲学",它由感性的"人本学"和"自然学"组成,而且建立在对宗教的批判基础之上。从表面上看,他的感性哲学似乎存在着"矛盾":人本学和自然学彼此之间的矛盾,人本学内部的诸矛盾,宗教批判思想中的矛盾。然而,如果人们真的认为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中存在着自我瓦解式的内在矛盾,这很可能是对费尔巴哈的一种误读。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具体观点的形成往往是建立在批判、解构某一具体观点的基础上的,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针对性。因此,在理解它的时候,必须联系其具体的语境来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试析杜甫《盐井》诗中的井盐价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菁 《阴山学刊》2004,17(4):93-96
杜甫《盐井》诗中所提到的两个唐代井盐价格从盐生产难度大、肃宗至德年间物价腾涨等方面考虑,是可信的。杜甫一些关乎时政时事的诗作中所用数字多与史实相符的现象也可视为旁证。  相似文献   

17.
在古诗词中充当“诗眼”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动词。由于动词的作用,使某些诗句成为名句,这便叫“动词效应”。“动词效应”:具体表现为“描摹效应”、“使动效应”、“点睛效应”、“虚实效应”、“传情效应”等多种形式,它对增强诗词的气脉流畅和流动美,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华 《晋阳学刊》2007,(3):117-121
穆旦对现代诗歌最重要的革新在于凸显了过去新诗中所忽视或未曾处理好的"知性".在将"思"成功楔入"诗"的过程中,意象的运用起了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穆旦的诗歌中,除了那些贯穿在每首诗内诗情流转与诗思运行之中的单元意象外,值得重视的便是关联并统摄着全诗主旨乃至整个诗作母题的主题意象.这些主题意象主要是在现实、生命和玄学这三个主题层面上呈现的.深入考察主题意象在不同主题层面的表现形态和呈现方式,具体探究意象设置与意义建构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许能够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把握穆旦诗歌建立在主体原创基础上的艺术个性和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戏剧主义是穆旦诗歌形式的主要特色之一。它在诗人的早期诗歌中初现端倪 ,而在诗人的 2 0世纪 40年代诗歌中表现最为鲜明。一方面 ,诗人在 2 0世纪 40年代综合运用戏剧主义的多种表现手法创作了新诗史上杰出的“拟诗剧”。另一方面 ,诗人的大量诗歌表现了戏剧性的结构方式  相似文献   

20.
试析“那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那个"一词的用法灵活,出现频率高.从语法位置、语法意义、语用意义和对其贬义的分析四个方面对"那个"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