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跃 《领导广角》2002,(7):50-50,43
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工作,人人都希望受到同事的尊重,得到领导的认可,活得有头有面。作为下属,处于被领导者地位,其“面子”一方面要靠自己争,另一方面还要靠领导者给。领导者善于给下属“面子”,不但能增加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给下属带来莫大的激励,更加发奋工作,而且下属会更加敬重领导,“投桃报李”,还领导者以“面子”。那么,作为领导者,怎样恰到好处地给下属“面子”呢?  相似文献   

2.
下属都会犯错,不犯错的下属不是真正的好下属。一个优秀员工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和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而这种错误的改正、下属的进步,离不开上司的训导。很多时候,作主管的在面对下属犯错时,或不知所措,或处理不当,结果导致下属怨恨滋生,影响主管的威信和工作。其实管理界的“热炉规则”提供了很好的处理模式,掌握这一规则,当下属有错时,你的应对会顺手得多,甚至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3.
发挥     
《管理科学文摘》2014,(17):140-140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当听众咨询他最成功的做法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相似文献   

4.
当前,领导批评下属人们已习以为常.“批评”作为一种常见的领导方式,主要目的是表明自己的立场,鞭策下属,提升下属的水平,让下属接受自己的意见、建议.虽然批评“能将一个人从黑暗拉向光明”,但不讲究方式方法,过度的批评一定程度上会激发下属的逆反情绪,有的下属甚至会因此怨恨领导.可以说,这种批评是得不偿失的.  相似文献   

5.
下属在工作中,有时会遇到比较多疑的领导,如有的心胸窄,有的好猜疑,有的爱计较,其共同特征是:对下属的一言一行特别多疑。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当差,下属得处处小心谨慎,懂得相处的技巧,否则很容易招致领导的猜疑,引起领导的误解。那么,怎样才能与多疑的领导和睦相处呢?以诚相待,切忌“打埋伏”。真诚是融洽关系的法宝,信任是减少误会的良方。多疑的领导疑心重,下属在与其相处时一定要做到坦诚相见,心怀坦荡,不卑不亢,不“打埋伏”。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多疑是对下属不够信任的一种表现,这就要求下属在与多疑的领导相处时恪…  相似文献   

6.
梁光明 《经理人》2000,(1):83-84
不喜欢与喜欢并不绝对,因为有时“不喜欢”也是工作需要,对象不同也不一样。而且我们所说的“不喜欢什么的下属”应为“不喜欢下属什么样的表现、动作、行为……”,还有,作为“上司”,在处理、对待“下属”时,对象应是事,而不是人。  相似文献   

7.
晋代吴隐之任某地刺史时,他的一个下属给他送饭时把鱼骨都剔得干干净净。一般为官者遇到这样“会来事儿”的下属都会感到高兴,然而吴隐之知道他的用意是想讨好自己,不仅不予以嘉许,反而将他惩罚了一顿,并辞退了。吴隐之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清官,与其谨慎提防身边那些“会来事儿”的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时至今日,在我们的领导干部身边也不乏这样“会来事儿”的人。他们善于察言观色,精于揣摩领导意图,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领导嘴馋了弄吃的,瞌睡了送枕头,想钱了帮着捞,想玩了安排去桑拿……可谓体贴入微,又…  相似文献   

8.
轶事     
《领导文萃》2011,(19):118-118
林森去世后,风传吴稚晖将出任国民政府主席,吴对人说。“不可以,不可以,千千万万个不可以。我有一个怪癖,每天要到野外旷地上去拉屎,你们想,那成什么体统,岂有一国元首,会像我那样的?”  相似文献   

9.
领导与下属要建立感情,就要缩短距离。但是,作为上下级,领导与下属又不能没有一定的距离,否则,时间久了,有些下属就会被同化成“领导”。因此,作为领导,既要与下属保持较为密切的关系,又要有一定的距离,笔者认为,不妨从四个方面把握。 首先,言语上切忌无话不谈,要……  相似文献   

10.
周国勇 《领导文萃》2008,(24):154-154
韦局长对全局几十个人的性格拿捏得极准,做起下属们的思想工作往往让人心悦诚服。我们以为韦局长有什么高招,韦局长狡黠地笑着说:“这还不容易吗?玻璃板下的相片出卖了你们的秘密。”原来大伙都喜欢在写字桌玻璃板下面压相片,居然发展成一种时尚。难怪韦局长有事没事时总喜欢到各个科室转悠,瞟瞟人家压在玻璃板下的相片。  相似文献   

11.
崔运民 《领导科学》2001,(20):12-12
一个单位工作搞得好坏,领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人把单位领导比作家长、师长和首长,这话不无道理。然而,一个领导者要当好这“三长”却不容易,如果你是一个合格的“三长”,就会赢得下屈的称赞,让下属感到有弃头、有干头,使单位的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郑晓芳 《经理人》2009,(12):46-47
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张学斌自认是个温和的人,他的下属也多以“友善、低调”来形容他。张学斌很少直接下达命令,总是先召集大家讨论,待达成一致意见后,再吩咐执行。“这会影响一些效率,但讨论的过程是达成共识的过程。否则,步调不一致,难以形成合力。”张学斌说。  相似文献   

13.
1.“老板。我这个项目之所以失败,是有原因的……”理由:下属说这句话的时候之所以常被老板打断,是因为老板总是要求员工们“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其实在很多时候,下属的那个“借口”,往往正是被老板所忽略或者尚未意识到的一个重大问题。老板如果能够听一听这个“借口”,就会在下一步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使公司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袁潇  孟李 《领导科学》2003,(8):10-11
生活中,有些人的心理活动和外表所透露出的信息常常不一致,有时甚至截然相反。遇到这样“表里不一”的下属,领导者如果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把握工作的方式和尺度,只是一味简单、粗暴地对待他们,就会与他们产生分歧和矛盾,不仅会导致感情的疏远,而且会造成上下级关系紧张,影响单位的团结。那么,应当怎样领导“表里不一”的下属呢?对知“错”道“对”的下属要留点面子。有些人与别人讨论问题时,虽发现自己的观点错了,却固执己见,不肯承认错误。有时他的错误被别人指出来了,他自己也领悟到别人说的是正确的,却依然装出一副…  相似文献   

15.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领导者每天与下属相处共事,难免发生矛盾。下属冲撞领导就是矛盾激化的一种爆发形式和表现。而遭遇下属的冲撞,是领导者不愿见到却无法避免的难题。处理不好,会使矛盾继续恶化,给本人和下属带来更大的伤害。处理得好,就会重新树立自己威信,并与下属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维系组织的团结和稳定。那么,面对下属的冲撞,领导者应如何处理呢?  相似文献   

16.
管理语丝     
<正>勇于承认错误的企业领导者,会赢得下属的敬重;善 于避免错误的企业领导者,会赢得下属的敬佩。 企业领导者总替下属拿主意,下属就总没有主意。记 住:企业领导者勤快,下属依赖。“种了别人的田,就有可 能荒了自己的地。”  相似文献   

17.
“倒授权”,说得简单一点。就是领导者管了自己不该管的事,下属把自己工作中的难题、问题推给领导,是领导被下属授权,其结果是领导者大事抓不好,小事抓不完,管理工作效率不高。更有甚者,使整个机构松散,不团结,无法达到决策者和全体成员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在用人上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这里的“疑”。指的是不信、因不信而猜度之意。用人不疑,就是要对自己使用的人给予充分的信任。这在一定条件下是正确的,因为它表现出来的是对所用之人的信任,有利于下属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开拓进取、勇于负责。古往今来.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来激发下属“士  相似文献   

19.
观察室闹剧     
杨世运 《领导文萃》2010,(3):146-147
医院,观察室的雪白墙壁上写着醒目的“安静”两个大字.但此刻却静不下来。一位方脸大耳气势压人的特殊病号正在对医护人员大发雷霆。他的两个陪护人员,一男一女,狐假虎威,不停地为他敲边鼓。“你们怎么搞的,把我们崔总弄到这么个差劲的大众观察室,连空调都没有!”女陪护指手画脚。“就是嘛,怕我们这么大个单位花不起特护费吗?告诉你们。不差钱!”男陪护财大气粗。崔总自己则对小护士嚷道:“把你们的第一把手金院长给我叫来!”  相似文献   

20.
不少管理人员经常抱怨:为何有些下属总是工作不积极?为什么上次给他指出某方面的缺点之后收效甚微?为何他总是让我失望?确实,这些所谓的“问题”员工总是让管理者头疼不已。通常,管理者认为这是员工的过错或责任。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欧洲管理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数百名高级管理人员的研究表明:不是员工,而是上司本身使下属工作业绩不佳。他们认为,上司认为绩效不佳者常常被一种称之为“制造失败综合症”的心理机制所驱使。“制造失败综合症”的过程1.下属人员工作绩效不尽如人意。这种情形最初的动因与工作绩效有关,比如一位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