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社会学应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研究学科化 这里有三层意思:(1)为什么一定要提“马克思主义的”;(2)为什么要以调查研究为中心来提问题;(3)为什么要提“学科化”。实际上我国社会学究竟如何提法的问题最终归结为我们为什么要“恢复社会学”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本身  相似文献   

2.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反思”以前背诵的诗句 ,暗问为什么会喜欢它们 ?为什么它们为人们所接受和激赏 ?不免刨根究底 ,欲弄个水落石出。“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道理是很明白、明显的 ,然而王之涣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欲”呢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想东坡先生要识“庐山真面目” ,其途径也定与“更上一层楼”相类 ,须登到高处 (山顶 )方可 ,要“超越”出去才行。苏轼诗…  相似文献   

3.
“厚今薄古”是“厚古薄今”的反面提法。为什么有些人要“厚古薄今”呢?主要是企图逃避现实。为什么要逃避现实呢?其中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对现实缺乏热爱,害怕斗争。而对现实缺乏热爱,害怕斗争则是表现了人们的立场观点问题,世界观问题。所以要想从“厚古薄今”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必须改变自己的立场观点,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也就是说要把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改变成为工  相似文献   

4.
李享 《家庭科技》2015,(3):10-11
过分挑剔难择偶 受访人:秦芨(30岁,公司白领) 在升级“必剩客”前夕,秦芨顺利地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26岁那年,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老大不小了,婚姻这件事必须尽快提到日程.”但秦芨也明白“合适的人”不是那么容易找到. 秦芨的闺蜜小榄,恨嫁到三句话离不开相亲,她几乎每个周末都在相亲,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男人的坐姿不够‘正经’要淘汰、指甲留得太长要淘汰、说话语速太快要淘汰……”秦芨说,刚开始她觉得小榄的决定是对的,坐姿不好,说明这人平时很随便;指甲太长,说明这人不讲卫生;语速太快,说明这人不够稳重……受到小榄影响的秦芨慢慢地发现,自己相了那么多次亲,竟然没有一个中意的.“其实,小榄不说的话,我根本注意不到这些细节.后来,与我现在的老公相亲那天,他问我:‘今天你涂了指甲油,说明你是精致的女人,如果不涂的话,你就不是精致的女人了?’我回家一想,还真是!结婚这事,真的是要看人,明不明事理、有没有责任感、爱不爱自己,这才是择偶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重提六个“为什么”,是基于国内外对社会主义仍存在疑问、国际上意识形态的斗争从未停息、国内仍存在“资本主义化”论调、“纯而又纯”理论仍有市场的背景。科学回答此问题。就要从理论高度解释六个“为什么”,从历史角度重新申明六个“为什么”,从特殊背景明确回答六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结婚的理由     
要去领结婚证了,先到单位填“申请结婚登记表”。有那么一栏却是“申请结婚理由”。多奇怪的问题啊,我填什么呢?填“人之常情”,填“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填“为了爱情”,要不,填“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我开始埋怨这个一本正经的问题了,它比回答“离婚的理由”或“独身的理由”要难得多。 真的,我为什么要结婚呢?我小时候也相信童话里  相似文献   

7.
要使“两课”教学更具实效性 ,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不断深化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认识 ,深刻理解和把握“两课”教学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8.
91:2这个强烈的反差引人深思。那些在职的职工为什么要来参加业余学习? 王小丽是一家制药公司的女工,她说:“时代在发展,竞争更激烈,我这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如果不趁年轻多学点知识,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淘汰!”在县百货公司工作的顾新振也有同感,他说:“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不够用,所以来‘充充电’。”  相似文献   

9.
面对二十一世纪,面对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新形势,面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中学德育工作,这是每个教育者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看法和做法。一、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有利的内部条件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党和政府及时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这对德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股强劲东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为什么一直没有到位,其根源在于“应试教育”。所谓“应试教育”,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这种教育强调考试的选拔功能,这种选拔是“宝塔型”,越往上被选上的人越少,淘汰也越…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最后一部分,是“丢掉幻想,准备斗爭”、“別了,司徒雷登”、“为什么要討論白皮書”、“友誼”还是侵略?”、“唯心历史觀的破产”五篇著作。这是在十一年前,中国人民取得了大革命的胜利,并最后地結束了美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1.
三、伦理革命与庶民主义对于19世纪后期的“中体西用”论者来说,宪政只是一种从西洋文明引入的“有用的”制度,其作用是要保卫和保守中国文明之“本体”,也就是所谓“保种”“保国”“保教”。进入20世纪之后,原来意义上的“体用说”动摇了,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保种”“保国”“保教”的内在涵义,对民主的认识也逐渐从实用层面上升到价值层面。“保种”的提法基于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假设,即白色人种要在生存竞争中消灭、淘汰包括黄色人种在内的有色人种。经过“八国联军”一役,中国并没有变成殖民地,使中国知识分子大大减轻了对种族生死存…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西方“崇高”范畴强调由恐惧、痛感转化而来的快感?强调优美与崇高的区别和对立?为什么中国的“雄浑”范畴提倡豪迈宏伟的美感,提倡刚柔相济、优美与雄浑的结合?为什么西方将崇高视为最高的审美范畴?而中国却将温柔敦厚、平淡中和奉为金科玉律?要真正理解中国的雄浑范畴的深层结构,就必须从文化心理的深层做一番解剖分析。从西方崇高范畴的各家论述中,我们常常可以体会到一种强大的异己力量在威胁着人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要做好人?”在道德哲学中可转化为“为什么要遵守道德规则?”本文将是否要遵守道德规则置于囚徒困境模型之下,籍此,可应用博弈论尤其是进化博弈论的成熟研究深化对道德规则的理解。在既有的囚徒困境研究中,应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科学家们发现了多种有效的、个人博弈策略。同时,由于集体竞争的存在,每个集体都有采用更成功策略的压力,这可以解释道德规则的来源。做好人、遵守道德规则是个人与集体共同追求其最大预期收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学习《六个“为什么”》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六个“为什么”》进课堂,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就要对《六个“为什么”》进课堂的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恩政课教学实际和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提出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澄清模糊认识的原则和要求,就课程内容与《六个“为什么”》融为一体以及深化对《六个“为什么”》的认识理解探索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齐鲁考辨     
<正> 山东省为什么称“齐鲁之邦”?一般说法是因为西周封太公望于营丘,建立了齐国;封周公旦的儿子伯禽于曲阜,建立了鲁国。因此,山东有“齐鲁之邦”的称谓。这种解释并不错,但不够。试问太公建国为什么称齐?伯禽建国又为什么称鲁?山东古国不止齐和鲁,还有滕、薛、莱、莒等等,为什么不称“滕薛”或“莱莒”?  相似文献   

16.
梁振 《理论界》2004,(2):34-34
一、要善于学习前科技部部长朱丽兰说过:“学习是生存的前提、创新的基础、发展的本钱。”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在当前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果不学习,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如果不坚持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被社会所淘汰。“三讲”,首先即是讲学习,它是讲政治、讲正气的基础。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江泽民同志在为全国干部培训教材所作的序言中也号召广大干部要“坚持学习、加强学习、善于学习”,由此可见学习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高校的管理工作者,要想做到与时俱进,首先就要善于学习,做学习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理论界》1998,(1)
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本刊编辑部“首先是解放思想”,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著名论断。为什么要把解放思想放在“首先”的位置上,这是因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不少消费者对无氟冰箱情有独钟。问他们为何要买无氟的,答曰:“现在不是时兴无氟的嘛?大家买,我们也想买台试试。”。无氟冰箱是发展的大趋势,有氟的早晚要被淘汰,现在买无氟的可以一步到位,免得将来麻烦。”可见大多数消费者对无氟冰箱的优缺点了解并不多。  相似文献   

19.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作者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发,概括江泽民同志为什么要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所大学里学生多、教授多、专业多,只有统计报表的意义。△如果说专业大学已经过时,为什么不让医科大学自行向综合大学发展?△为什么不直接去削减冗员和多余的机构而是去取消大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期间也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号召,鼓舞了高教领域的人心。很明显:科教兴,国家兴;大学兴,科教兴。问题是怎样才能使大学兴旺发达?与走向市场的大趋势相反,当前有关政府部门反而加强了“主管”和“统管”高校的力度,不仅“搞”跨世纪“人才工程”和“211工程”,评年薪10万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