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带来的高校人才培养矛盾以及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对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分层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多元化、多样化和特色化质量观的有效途径,也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层次性。从不同的角度设立子系统管理方案体现出大系统分散控制理论在管理学应用中优势。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模式是利用复杂大系统分散控制理论实现分层教育管理,强化过程监控,提高本科生整体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是人才的质量和素质能否满足各行各业的现实需要。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和大学生就业的需要,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针对我国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其核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孵化器概念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并以"挑战之星工作室"为例,阐述了这种新的组织形式与创新教育途径、方法所共同构成的"纵横系统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学生主体意识和权益意识的不断增强,学生参与高等教育治理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问题。从学生参与高校体育教育治理的行为期望出发,在理论层面综合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学生参与理论、程序正义理论及进化博弈理论,在历史实践层面通过借鉴国内外学生参与高校体育教育治理的经验,对学生参与高校体育教育治理做出应然探讨,提出路径选择及优化策略。研究认为,学生主体亦是高校体育教育治理中不容或缺的一环,学生参与高校体育教育治理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学生参与高校体育教育治理内容需要实现有界性,高校管理者与学生应进行合作的参与模式。研究表明,学生参与高校体育教育治理应实现制度保障、界定学生权利的范围、注重学生参与能力培养等。  相似文献   

5.
区域高校布局研究一直存在区域高校积聚论和区域高校分散论两种观点。区域高校积聚论的理论支撑在于产业集群理论,区域高校分散论的理论支撑在于教育公平及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和形成经济发展极,而这两种主要观点均存在着问题。在分析这两种观点后,认为区域高校布局的价值取向应是多元目标的组合:要立足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的综合效益最大化;要实现区域内高校的合作与分工,促进本地区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要将区域高等教育看成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促进本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挥区域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力。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教育界和经济界出现的所谓主张“高等教育要市场化” ,要以完全的市场方式配置高教资源的说法提出了异议 ,并利用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的有关原理 ,阐释了高等教育产品的准公共产品性质 ,提出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模式应当是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相结合的混合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叙述利益相关者理论与股东至上理论的区别,介绍该理论的产生、影响与应用,了解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与分类,并就高等教育领域能否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自己的看法:高校是利益相关者的联结体,高校治理的本质是"高等教育中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机制,利益相关者模式可以运用于高等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教育思想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现代教育先驱者的蔡元培先生是现代先进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坚持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给予了颇多启迪,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五育并举"的教育理论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指导意义;"教育独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对高校的发展和学术氛围营造的启迪;"中西融合"的思想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年,我国高等教育以超常速度进入大众化阶段,这种仅仅是数量上的大众化教育还不是罗特理论所定义的完整意义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积极推行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科技型院校转型的战略,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理论与现实动因,而非"行政化"的政策驱动。从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政治论哲学、战略联盟与三螺旋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影响,到大学社会责任的担当、高等教育商品属性的要求及高等教育经费模式的转变,转型发展反映了高等教育或高校与环境交互中的角色与职能调适,既是时代与社会变迁的规律使然,又是高校主动适应环境的战略调整。地方本科院校的顺利转型,将促进高校办学水平和高等教育质量实现整体提升,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部高校发展继续教育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密结合西部社会及经济发展的现实与需求 ,积极贯彻我国教育发展纲要中成人高等教育的重心是发展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要求 ,提出 :西部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应将现有的以本、专科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逐步改造成为以大学后的继续教育为核心的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和高技术手段的终身教育体系的继续教育思路 ,构筑以开发人力资源为理论基础 ,“四个坚持”为特色 ,以满足西部大众切身需求、更新观念、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为继续教育切入点的“政企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远程教育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远程教育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发展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带来了重大变化.远程教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有关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人才培养标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理论等方面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领导力模型与实现路径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悄然兴起并日趋活跃,这不仅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通过文献发现,国内关于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大学教育力和建构主义思想的理论分析,提出我国当代大学生领导力模型与实现的路径选择。大学生领导力模型是由封闭的三类核心能力和九种开放的基础能力组成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内、外二维结构准封闭系统,其实现路径有三条:通识教育、实践教学项目团队导师制和社区互动行动项目。  相似文献   

15.
“审美化教育”和“审美化教学”是我们历经七五、八五、九五规划三个五年计划十数年实验和实践研究而提炼出的一种崭新教育教学理念及其构成系统。其最根本的特点是追求教育教学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的高度和谐统一 ,实现教育教学全面的、科学的审美转化 ,从而达到有效、轻松、愉悦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之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从网络教育分析教育产业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教育产业化问题引起的争论 ,从网络教育出发 ,分析教育市场、教育投资策略及面向 2 1世纪的教育理论。全文在说明了当前对于教育产业的三种不同观点的基础上 ,论述了由网上教育产生的教育产业化的新问题 ;从现代市场管理学理论分析了教育市场及网络教育市场 ;用财务管理学理论对教育市场进行教育投资策略分析 ;论述网络教育对教育基本理论的影响并说明在网络教育下 ,面向 2 1世纪对新的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系统的理解。网络教育的出现 ,把提供网络的营利机构与教育机构紧紧捆在了一起 ,但又在经营策略和运行机制上产生矛盾。认识教育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应采用“三分法”理论将教育认定为与政府部门、营利部门不同的“第三部门”。教育既能部分地产业化 ,又不能完全产业化 ,在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 ,发展教育产业可以刺激居民消费 ,拉动经济增长 ,缓解就业压力 ,更能促进网络的应用 ,缩小地域教育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从实践终身教育谈重新定位高等工程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终身教育的丰富内涵出发,探讨高等工程教育在教学管理模式、教育方式、考核体系,教师的权威及德育教育等五个方面的改革与发展问题,以使高等工程教育自觉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培养出时代呼唤的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8.
理清教育理论和创业教育的历史和逻辑关系,是澄清思想并进一步促进创业教育在我国深入发展的现实需要。教育理论和创业教育的历史关系体现在教育理论在我国"本土化"历史进程中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特定教育模式的出现。教育理论和创业教育的逻辑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从教育理论的演绎逻辑分析,创业教育是特定教育理论的演绎子系统;第二,从教育理论的建构过程来看,创业教育是教育理论建构的基础和中介,具体表现在:创业教育是教育理论量的扩展和内涵的深化,创业教育为传统教育理论注入了新的教育要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的基础上 ,提出适合我国高校特点的形势政策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终身学习理论从时问和空间上对传统教育进行整合,促使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客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据此,教师应进行四个方面的角色转换:由维持型教师转变为创造型教师;由主导型教师转变为指导型教师;由再现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由单一型教师转变为综合型教师.为了顺利转换角色,教师要增强自身素质,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塑造自身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