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东部非洲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交界的东非大裂谷边缘峭然耸立着一座山峰,非洲人称它为“奥尔多伊恩约·莱·恩盖”,意为“神山”,它形如一支蜡烛直插云端。最古老和曾经是最强悍的非洲部族之一的马赛人经常汇聚在它的脚下祷告神灵,祈求六畜富足,人丁兴旺。据悉,居住在这座高山中的恩盖神能向人们预报雷鸣和闪电。从很久以前起,马赛人中流传着一个传奇故事:相传,恩盖神曾把自己的3个儿子  相似文献   

2.
马赛人是东非高原上一个分布地域广大的跨界游牧民族(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马赛”一词是Maasai的译音,这在今日中国非洲学术界已约定俗成。实际上它的含义为“讲Maa语的人”。马赛人自称“伊尔马赛”(Ilmaasai)。据1995年的统计,马赛人在肯尼亚有45万,主要聚居在与坦桑尼亚交界的中南部,西至纳罗克,北  相似文献   

3.
川滇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天然湖泊——泸沽湖。湖边散落着8个山寨。 1976年,一所寨子里诞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娃,眼睛象晶莹的晨露,哭声似金雀的啼鸣。阿妈给她取名杨二车娜姆(意为“宝石仙女”)。娜姆在辽阔的牧场上成长,跟阿叔一起放牧,她爱把五颜六色的鲜花插满一身,爱对着蓝天白云唱歌,直唱到篝火燃起,唱到入梦乡。娜姆8岁了,反反复复总那几支歌,她唱腻了唱烦了便自己编歌。狮子山山连山,娜姆编的歌三天三夜也唱不完。乡亲们的心都叫娜姆的歌唱醉了。他们说,阿妈是只银夜莺(娜姆的  相似文献   

4.
苏联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在历史文化方面是一个特殊区域。这里居住着三个大的社会主义民族:立陶宛人(列图维亚人),约275万人;拉脱维亚人(拉脱维亚希人),约134万人;爱沙尼亚人(埃斯特拉塞德人),约100万人。按人种来说,他们都属于欧罗巴人种。在拉脱维亚人中,特别在爱沙尼亚人  相似文献   

5.
马赛人为了举行成年仪式特意暂时建造了一个礼仪曼亚塔(即村)。它由若干个用糊着牛粪的篱笆条搭起的窝棚组成,位于长满青草的小山头上,下面是一条小溪,在七千英尺的高处,空气是那么纯净,阳光又是如此明媚。时过晌午,礼仪村里万籁俱寂,空气里掠过丝丝熏焦的木头味及马赛人用作除臭剂的清香的叶子味。在这里,没有任何征兆表明要发生什么事,只是从东边走来一头硕大的、犄角高2英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并不是一种实有的动物,而是一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龙在我们民族心目中,代表着吉祥,象征着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并不是一种实有的动物,而是一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龙在我们民族心目中,代表着吉祥,象征着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  相似文献   

8.
论藏传佛教寺院羌姆舞蹈的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引证藏文文献中的有关原始神舞的记载,并参考东巴舞、萨满舞、祆舞等与苯教神舞密切相关的原始巫舞资料,分析认为原始苯教时期的巫舞为羌姆舞的滥觞.  相似文献   

9.
彝族人民头顶着的这片天空彝族人民头顶着的这片天空,澄澈晴丽,闻名国土。曾经十一亿人同时引颈翘望它。火箭升空,九州欢腾。民族精神随之高扬。万众感激它——这片清莹洁净的天空。关于天空与火箭,彝族人民心中长存着的古老传说在遥远的历史深处神奇地预示过它:很久以前,雄鹰的后代支呷阿龙拥有一柄神箭,在大凉山旷茫的山野上,支呷阿龙用神箭开拓出日后子孙生存的领地……今天,彝族老人自豪地说:那火箭就是支呷阿龙手中的神箭嘞! 从先人手中的神箭,到卫星发射的火箭,凉山跨越了多么漫长的道路!这一场罕见的人类历史大跋涉  相似文献   

10.
这位骑着毛驴、坐在由毛毡和帐篷杆垒得高高的鞍鞯上、在摩洛哥境内一条尘土飞扬的山路上赶路的柏柏尔人,不是一位普通的旅行者。从他那盘绕考究的白头巾和垂在背后的一块方布,可以判明他是一位急于成婚的单身汉。他抱着的箱子里装着其他结婚服装。当他临近伊米尔奇高原时,这位未来的新郎焦急地踢了一下马刺。柏柏尔人正在那里举行一年一度的集市活动(当地称为“莫瑟姆”),在阿特拉斯山区,我曾参加过不少次莫瑟姆节——这是柏柏尔人把他们的圣徒纪念日和地区性的集市贸易结合起来举行的一种十分有趣的聚会。但是,只是在去年九  相似文献   

11.
曾经采访过许多牧区,记者知道草原上分春、夏、秋、冬四季牧场,牧民在季节变换之时都会“逐水草而牧”——转场。而这次在内蒙古边境的西部和北部草原,才第一次了解到在转场之外还有“走场”。那是7 月中旬在锡林郭勒市的阿巴嘎旗,副旗长宁布向记者介绍说,该旗北部边境一线的草原因为连年受灾,特别是今年遭遇五六十年以来最严重的旱灾,草场退化、沙化,牲畜无草可吃,牧民别无出路,只得走场。历史上,远距离走场放牧也是阿巴嘎旗牧民抵御自然灾害的一项不得已的措施,牧民称之为“走敖特尔”。上个世纪50 年代以后,每有灾害发生,除旗内调剂好草场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受灾牲畜走场外,还接受过邻近旗受灾牧民的走场牲畜。而走场到旗外的草场,主要集中在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左旗、正镶白旗等地。灾情最为严重的年份,走场的牲畜占全旗牲畜总数的一半以上,有些苏木的全部牲畜都得走场。平常我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走场则意味着世世代代养育牧人和牲畜的这片草原再也不能承担起这份责任,将自己的主人抛弃了。牧人和牲畜,都不得不另寻生路。草原和人及牲畜的关系,开始了颠覆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生活在草原上的哈萨克族人,白天放牧,夜晚在缀满群星的天穹下守护着牲畜,时刻伴随他们的冬不拉、库布孜总能奏出充满草原气息的乐曲,那乐曲曲调流畅,节奏鲜明,足以让人忘掉生活的艰辛和烦恼。  相似文献   

13.
<正>风和日丽、草长莺飞的二月天。河岸边、田埂下、山坡上,铆足了劲儿的白蒿噌噌地拔节,每一片鲜嫩的叶子都滚动着晶亮的露珠、跳跃着春阳的绚烂、弥散着沁人的芬芳。妇女们已经忙碌起来。她们挎着竹篮提着布袋,采撷鲜嫩的白蒿茎叶,筹备等待了一年的“蒿子饭”。“蒿子饭”,又名为社饭,是土家族、苗族、侗族聚居区最走心的美食。社饭,“社”字在《说文解字》释义为“社,地主也”,最初特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场所,可见,社饭最初是用来祭祀社稷,祈求年景顺利、五谷丰登的。  相似文献   

14.
广西隆安县南圩镇亥日市场上的"牛中",是当地牲畜交易的中介人.尽管"牛中"本身并不直接交易牲畜,但他们在当地牲畜交易市场的运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基于对亥日牲畜市场的调查,文章对于牛中在市场中的社会功能进行了研究.认为牛中是维系南圩亥日牲畜市场交换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活动促进了牲畜交易市场与当地社会的整合,而牛中现象的出现也折射出南圩农民在商品交换问题上的风险意识和成本意识.  相似文献   

15.
我是羌族。在世代沿袭的传统观念中,我们民族有崇尚白色的习俗。羌族人供奉白色的石英石,视之为神。在每户人家的屋顶上都要砌上小石塔,羌语叫“拉克基”。“拉克基”的顶部和屋顶的四角、门窗横档上都镶着白石,分别代表天、地、月、星、山、林、水、火、马、羊诸神。每个村寨附近都有一片“神树林”。“神林”中设置的天神也都是用白石代表。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的民族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古代,羌人与戈基人经常发生战争,羌人屡败。危难之中,部族首领在梦中得到天神的启示,教他使用白石头作武器,于是战胜了  相似文献   

16.
皇帝和肥狗吐姆尔皇帝,很喜欢打猎。可是,他却没有一只机敏善跑的猎狗。一天,他唤来阿凡提,分咐说:「阿凡提,你给我从乡间弄一条既善跑又机敏的猎狗来。」「是的,陛下,遵命照办!」阿凡提说。第二天,阿凡提给皇帝牵了一只象小牛犊一样肥大的狗来。吐姆尔皇帝一看,就不高兴,板着老脸,生气地就:「你本来是个聪明的人,这回咋变成笨蛋啦,阿凡提!你自己看看,象这样身肥头大,四腿臃肿的狗,还能打猎用吗?」  相似文献   

17.
在壮族传统社会中,壮锦与壮族民众重要的人生礼仪密切相关,尤其在新生儿满月酒和女性婚礼仪式上,壮锦背带和壮锦被面作为礼物连接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丰富的人类情感。在这一过程中,人、神、物三者融会贯通,呈现出一种混融状态。但如今壮族传统礼仪秩序已经被现代化潮流全面浸染,人与神、人与物、人与人之间混融一体的状态逐渐被瓦解,凝结在壮锦礼物上的人类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被抽离出来,壮锦将难以保持作为礼物的生命状态继续参与到壮族民众的社会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瑶族神符     
瑶族神符,是瑶族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瑶族的宗教活动中,往往是经文、咒诀、神符同时使用.缺一不可。我们知道,瑶族宗教的主要特征是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在瑶人的传统观念中,宇宙间的天界、阳间、地府、水府,是神秘的鬼神世界,它们主宰着人间的祸福,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六畜兴旺,是善神的保佑和恩赐;而各种灾害,人畜疾病、则是野神恶鬼作祟所造成的。对善神,瑶人举行“还愿”等隆重的祭礼仪式和在节日庆典中,谢恩祈祷。而对付野神恶鬼的刹手锏,就是神符。瑶人认为,神符具有很大的神威,可以镇妖、驱邪、斩鬼、救疾、护身、保宅,“驱邪外出,引福归堂”。  相似文献   

19.
岑大将军崇拜是流行于广西右江上、中游一带的壮族俗神信仰。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事象,它的形成是多种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岑大将军形象并不能简单地与历史上的某个岑氏土司人物对号入座,他应是一个集岑氏父子三人(即岑雄与其长子岑世兴、三子岑世元)的勇武、忠勇和忠义于一身的综合体,并且这一实体经历了由人上升为拥有万能神力之神明的过程。伴随着岑大将军崇拜的形成,历史也赋予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寨神勐神崇拜是傣族原始宗教的重要形式,虽然这种祖先崇拜已经脱离了图腾崇拜的原初形式,但是图腾制度的痕迹还是无可争辩地存在着,具备了涂尔干对图腾崇拜阐述的各种特征.寨神勐神崇拜作为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从其诞生起,就承载着一种道德功能,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而作为一种道德资源,傣族寨神勐神崇拜的意义不只是外在的,而且也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内在特征,以伦理价值的方式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