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生产资料持有不均衡,贫困人口数量较多,并且多分布在偏远的山区和农村。分析导致中国农村贫困的因素,如居民教育水平低、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发等,并提出解决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对策,指出现阶段中国必须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实现小康是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如何使全体农民步入小康社会,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难点.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黑龙江省农村小康建设中存在的农民收入低、农村工业化进程缓慢和农村人口素质偏低等问题,并提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快黑龙江省农村工业化进程和提高农业人口素质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20 0 1年底 ,河北省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但小康核心指标的差距较大 ;全省农村各地区小康建设进程不平衡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但消费结构不够合理 ,农村小康的含金量较低 ;社会保障程度有较大提高 ,但标准低 ,保障能力弱。河北省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难点在于农业问题矛盾突出 ,农民收入增速减缓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需要付出相当艰巨的努力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是一个浩大工程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一个不懈奋斗的较长过程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本文重点拟从和谐社会的内涵、意义、内容、特征以及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农村实现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此,"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健康与小康     
健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备条件和基本保证,艰苦的人力资源是优质人类资源。农民的小康生活不可能是天上掉下的,不可能是不劳而获的,是努力出来的。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靠的是政府的组织发动和政策引导,靠资金的投入和科技的应用,靠农村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论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在现阶段提出的新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乡的和谐,就不可能有中国的和谐。因此,进一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就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农村生态经济怎样发展,山区小康建设如何振兴,这无疑是新的时代所赋予的新任务。实践业已证明,在面广人多且条件落后的山区农村发展生态经济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条可行且有效之路。从农村整体协调与生态经济发展、贯彻以人为本与山区小康建设、落实科技兴农与推广机制创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介绍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与福建北部山区的南平市开展联合攻关的进展,以及示范推广的成效,提出了山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中国增强农业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由于许多来自政策、意识形态、信息、市场、资金、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还存在诸多问题。作者主要讨论目前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意义重大,但其难度较大、难点较多:农村小康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特别薄弱;建设进程较慢;具有显著的不平衡性;农业问题矛盾突出,核心是农民增收难;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提出如下对策建议: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搞好城镇建设,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1.
建立学习型农村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学习型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其实质是切实提高农民素质,保证农 民终身学习。建立学习型农村,对于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学习 型农村可以通过实施教育和培训工程、建立健全农业推广体系、鼓励各种人才资源到农村工作、 发展农村科技园区和科技企业、建立农村信息网络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对当前农村道德建设的现状的理解,应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去客观分析,并且要关注农村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实践,才能抓住农村道德建设的主脉,使农村道德建设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传统小康社会思想源远流长,现代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提出并逐步发展起来的,邓小平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地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创新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理论,这种创新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小康社会思想合理因素的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指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强调要通过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简要阐述了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并进而论证了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对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内在、必然的联系。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促进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主体倒置、农民话语权丧失、干部出国“取经”泛滥、建设成果未惠及广大农民、建设的“示范点”未起到示范作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困扰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障碍。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国情出发,确立发展模式;严格贯彻以人为本战略,调动蕴藏在民间的创新力量;通过建立信息流、资金流等相关的新制度,确保“新力量”主宰整个建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媒与建设小康社会--基于发展传播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及我国传媒在小康社会建设中所发挥的功用,可以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等三个层面上去分析。尽管发展传播学对传媒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但通过本文列举的实证研究可以证明,传媒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等三个层面上能够发挥的作用其实相当有限,它不仅只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还必须依赖其他传播方式的支持。而且,由于我国传媒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它现在发挥的作用更加有限。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途径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农村小康社会建设面临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负担依然沉重等困难,为此,必须积极研究和探索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