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中俳人聚北京[日]小熊旭四月四日,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上午九时,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礼堂里,日中徘人欢聚一堂,日中两国第一次“中日徘句汉俳交流会”开幕。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陈昊苏、中华日本学会会长(前文化部副部长)刘德有、中日友协副会长(前外...  相似文献   

2.
乍一听“一刀主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某个挥舞著大刀片的武林高手,其实却是个手执一柄秃头篆刻刀的文弱书生。“一刀主人”是魏晓寰的雅号。他刻字有一绝:不用事先打稿,一刀就受,由此而得名。魏晓寰去日本很多年了,在日本书道界已颇有名气。许多日本人都喜爱他的书法篆刻作品,他那神奇的“一刀功”曾令不少人折服。在一次中国展上,魏晓寰正聚精会神地埋头刻字,几个日本青年走到他面前,为首的一个态度傲慢地说:“你就是‘一刀主人’吗?听说你刻字不打草稿,一刀就能刻好,今天给我们也刻个章,让我们瞧瞧是真是假。”魏晓寰不卑…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中日关系史上,尽管日本侵华战争已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事情,但至今仍存在一些令中国人民不能接受的“悬案”,“七·七”事变的性质即是其中之一。根据日本官方的说法:“日中战争是在从未料到的时机和场所突如其来发生的”,某些别有用心者在其回忆里甚至把挑起事变的责任推到中共身上”,企图纂改历史推脱罪责。对此,我国学者早已从各个角度予以批驳。本文拟在此基础上拓宽视角,就前一年日中两国发生的“二·二六事件”和“双十二”事变对各自内政外交的影响,分析“七·七”事变演变为日本全面侵华和中国全民族抗战的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4.
尹卫国 《社区》2012,(22):5-5
7月21日,北京暴雨,安徽人赵露泼连救6人,但在灾后,赵露泼一家“蜗居”卡车内。有媒体报道说,他是外地人,所以没得到救灾物资。网友们因此为赵露泼抱不平,称他为“委屈英雄”。(新浪网7月28日中安在线)  相似文献   

5.
“なる”是日语动词中最基本的一个,为自动词,其用法基本上与他动词“する”相对应。日本人喜欢用“なる”,而且日语中由“なる”构成的表达方式也很多,体现了日本人思维习惯的一个侧面。笔者从语言形式上对“なる”表达方式进行分类并加以辩新,试图对其表达方式有一个较全面的论述,以便于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日语,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甲午战争受列强的远东政策所支配和左右。本文分析了英、俄列强调停甲午战争的动机与目 的并运用日本的外交史料阐述了调停的过程,指出:英、俄的外交调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 日本“开战外交”的顺利实施。甲午战争的爆发是日本政府对明治以来不断恶化的中日关系 的一次大清算,其战争目的明确,准备周密,开战决心坚决。日本政府以武力为后盾,在并 不利于日本“开战外交”的国际形势下,实行了一条冒险主义的外交路线,使英、俄的调停 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7.
那是很平常的一天,也是非凡的一天…… 星期一下午第三节课,照例是每周一次的班会课。我总结了一个星期的工作,刚要准备提醒上星期不大遵守纪律的同学,猛然发现班里的“顽皮大王”正捂着肚子,脸色铁青,额头上还渗出了汗珠。我走过去,摸了摸他的额头,关切地问:“你怎么啦?哪里不舒服吗?”“他肚子疼,好像挺厉害的。”他同桌说道。“快,快出来!我打电话叫你父母来接你去看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从1931年“9·18”事变到1945年“8·15”日本无条件投降,在中国国土上,中日两国进行了长达15年的战争,尤其是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起,战争的硝烟弥漫整个中国的土地。对这场战争,中国一方称为“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日本一方则称为“日中战争”。尽管有极少数的日本人企图歪曲历史,但日本政府的外交辞令和绝大多数日本人民都明确承认“日中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仅从最可宝贵的人的生命的损害来看,中国民间人士死伤为2000万,军人430万,日本军人130万,堪称是极为巨大、残酷的战争。这场战争不仅在当时极大地改变了中日两国各自的命运,而且至今在中日两国的政洽、经济、文化、文学艺术等各个领  相似文献   

9.
吴东富,1944年2月11日出生於日本,祖籍福建,第二代旅日华侨,株式会社新桥亭社长、东京青年会议所(青年商会)日中友好之会顾问,管理才能非凡的知名华侨企业家,他不畏无情的商业竞争,始终冲击在日本激流涌荡的商战中。近年在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许多大、中、小型企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利润下降,裁员甚至倒闭的现象非常普遍。然而,株式会社新桥亭却能在逆境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保持企业的业绩,它靠的是什麽?是精通经营管理之道的吴东富社长勇往直前的挑战心,是新桥亭一贯奉行的“天赋自然、衣食同源”思想以及“品质第一、顾客第一”的…  相似文献   

10.
“要使人觉得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①这是川端康成所致力要达到的美学境地.一九三五年一月至一九四七年十月,他以十余年的心血完成了世界名著《雪国》的写作,从此作家夙志得展,如愿以偿.《雪国》作为代表作之一,不仅使这位日本人的文学事业步入了新的高峰,而且也使他紧跟在一位印度同行之后,成为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二个亚洲人,得到了国际文学界的首肯. 《雪国》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缘由,被认为是以“非凡的感情,高超的文学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的精华”.评奖委员会的这一结论,一般地说,当不应视为无稽之  相似文献   

11.
星海 《社区》2005,(16):35-36
我初次听到“公民馆”这个词,还是我刚到日本不久的时候。一天晚上,一个朋友打来电话,问我能否参加一个在社区“公民馆”里举行的交流会。他告诉我,他们组织了一个“日中友好交流会”,每月活动一次,现有十几人参加。其中有公司的老板、职员、家庭主妇、还有几个从中国来的留学生,他们都居住在公民馆附近的社区。因为我很想多结识一些朋友,所以很高兴地答应了。公民馆是社区里一座不大的建筑。初次踏入公民馆,我就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图书室。他们告诉我,这里的图书室和外边的图书馆一样,可以在里面看书,也可以把书借回去。办借书证的手续也很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日本大阪府立女子大学校长、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文学博士上田正昭先生,在1995年9月22日我校举行的西北大学授予上田正昭先生名誉教授仪式上所作的学术报告的讲演稿。他在报告中,对古代日中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见解,令学术界耳目一新。他强调指出,古代日中关系是极其和平和友好的。但遣唐外交并不是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展开的,而是在极其紧张和对立的复杂环境下进行的。同时,他还指出在遣唐外交的背后,还存在着日本和渤海国之间的交流关系。  相似文献   

13.
萨苏 《社区》2012,(7):62-62
一次和朋友谈到捏着鼻子灌药也不见起色的日本经济,对方的侄子正要赴日留学,听了不免紧张,忙问不景气之下日本的工作可好找。“好找。”我给他吃了个定心丸,“日本虽然经济不景气,可人口更不景气,缺乏劳动力,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日本的“军事大国化”,这是中日关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而敏感的问题。一位日本朋友最近对我说,“中国威胁论”与“日本威胁论”对发展日中关系都很不利,而双方如何实事求是地认识和估量对方的军事力量与意图,对于消除“中国威胁论”与“日本威胁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双方之间应避免形成不必要的战略误解和相互刺激。 当然,中日作为地理上接近的两个  相似文献   

15.
代词不当唐才常曾托日本人劝张之洞接受自力军之拥护,据两湖独立。实际上企图依靠洋务派军阀的支持达到自己的目的。张之洞正在观望风色,既不赞助,也不干涉。他又希望得到英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持。(《中国近代史》辽人版478页) 说明:“他”字应换成“唐才常”,否则这个“他”就成了张之洞。又,第一个句号应改为逗号。  相似文献   

16.
走在街上,他会被迅速淹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如果有人对你说:“瞧,刚才过去的那个人就是山西有名的张智。”你再回头去找,一般都不会找到。他太普通了,用张智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普通得像一度电。”张智离不开电。我在北京一所极普通的招待所里“堵”住了张智。采访张智很难,他飘忽不定,曾有3个月内跑20多次北京的纪录。这次能够见到他真不容易。果然,中等个子,中等肥瘦的身材,不大不小的眼睛,怎么也不会给一位初识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谈不上什么指挥过大工程的叱吃风云的领导风范了。特别是张智那天似乎还显得很疲惫,…  相似文献   

17.
作为“同文同种”的日中两国的文化交流是源远流长的。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文化主要是学习中国,受中国的影响,然而到了近代,日本文学也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对“五四”以后的中国新文学。这种影响有直接的与间接的,比较而言,后者要远远大于前者,但前者也不可忽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打了两次世界大战,造就了一批世界级名将,朱可夫是出类拔萃的一位。漫漫百年,将帅如林,朱可夫以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卓著功勋,无人出其右。斯大林生前是从不夸奖人的,但他对朱可夫却是个例外。在庆祝卫国战争胜利的庆功宴上,斯大林在谈到莫斯科会战的特殊意义时说:“朱可夫的名字,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个普通人,但我见过许多不普通的人。”“您见过的不普通的人是指哪些人?”“中国的科学家和科学考察队员。他们为国家、为人类做出的贡献,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然而科学家却说:“李乐诗不是个普通人。她简直可以说是个奇人!”李乐诗中等身材,不胖不瘦,黝黑的脸膛,“五七”干校式的短友,极其朴素的次看。给我的第一印像,她是个藏族妇女,而绝对不会以为她是在香港长大的广告设计师、画家和摄影家。李乐诗今年54岁,她两次背包环游世界;两次去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四次去南极,六次去北极;三次去高极(珠穆朗玛峰)。为了…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位日本人,自从1967年以来,他前后访华多达120次,平均每年来4次,90年代以来,他几乎每隔两个月就要来一次中国。他的足迹已经走遍中国大陆的31个省市,就连边远的西藏他都去了两次。如此频频访华,是出于公务或商务的需要吗?不是。他在日本没有公职,是位自由撰稿人,照他自己风趣的说法,是个“耍笔杆的个体户”。 池上先生今年51岁,作为战后出生的日本年轻一代,他从战争的反思中深感加强了解中国的必要,于是克服阻力毅然考进了东京外国语大学的中国系。1967年他还在上大学期间,就怀着好奇的心情,经过罗湖首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尽管那时正处在中国“文革”时期,但是中国发生的一切,都像一个个谜一样吸引着他,驱使他把自己的兴趣、精力和智慧都同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