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力线方程及图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给出了在同一直线上的几个点电荷的电力线方程;着重研究了n=3时的电力线方程及图形;讨论了在这个图形中的具有疑问的四条电力线,它们由同一方程确定.进而说明了它们的起止,并根据电力线所满足的方程画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电力线.  相似文献   

2.
铝含量为50%的Ta/Al复合薄膜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而适用于制造高精密、高稳定功率型电阻或功率集成电阻网络。用钽铝复合靶直流共溅射的方法可以制备这种薄膜,但淀积参数及热处理条件对薄膜的热稳定性能有很大影响。用该复合薄膜制出了功率负荷性能优良的中功率薄膜衰减器。最后,用XPS分析了薄膜表面的化学组成。  相似文献   

3.
4.
无论是在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之间的背景流变,在专业法官裁判和外行陪审团裁决之间的权力分野,还是在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之间的结构纷呈,刑事审判主体和真相发现技术一直随着惩罚和宽容之间的博弈而不断更迭.随着诉讼参与者的参与力度和参与效果的变化,在当代更是出现了从原则到契约、从注重对被告人保护到注重对被害人保护的诉讼制度模式转向.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述了百越古道的文化资源,对百越古道定名的缘由及其文化线路进行了阐述,对打造百越古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于动词“踩”与“踏”同义,所以这两个动词与不同的、但同义的论元搭配时,会形成同义的复合词。并且与二词同义的其他足部动词与同一个论元搭配时,也会同步构词产生一些同义的复合词。掌握同义或近义词之间的同步构词现象,有利于我们掌握词汇系统,使得辞书编纂能够更好地注意收词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7.
《大公报》是近代史上一份十分重要的报纸。自1902年6月17日《大公报》创刊津门,至1912年2月23日,是英敛之实际主持《大公报》的时期,而这一时期恰恰就是清末立宪运动由萌芽到勃兴乃至消亡的时期。英氏《大公报》不仅是立宪运动的记录者和见证者,而且也是立宪运动的宣传者、鼓动者和支持者。对于立宪风潮的涌动激荡,《大公报》始则倡言于下,继则推动于中,不仅陆续刊登各地立宪的准备情况,公布政府大员的要折和各地来往的要件,还以言论和闲评的形式发表各界人士的评议,充当立宪运动的监督者。在国会请愿活动中,《大公报》予以密切关注,从社会舆论的角度,积极为其造势。该文以此为突破口,对英敛之、《大公报》和清末立宪运动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以揭示英氏《大公报》在近代史上的重要作用,并对立宪运动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文献学与中国史学史是现行历史学一级学科下的两个二级学科,二者之间既存在交叠又形成分野.二者的交叠主要发生在研究对象上,即历史文献学的典籍和史学史的史籍之间形成了部分交义和重叠.由于这种交叠,研究主体常常一身而二任,即中国史学史专家某种意义上又可算作是中国历史文献学家.然而,两个学科间的差异和分野也十分明显:历史文献学基础层面的研究对象是历史学的各种文献或典籍,而中国史学史基础层面的研究对象是历史学中比较成型的史书,其底座较中国历史文献学要小一些,即使是相对于狭义的历史文献学来说,也是如此;两个学科在基础层面即底部(史籍部分)形成交义和重合,而越往上差别越大,越朝各自学科的本体方向发展,形成两个既有联系又自成体系的学科;两个学科还在历史学科内部形成了相应的专业分工,历史文献学为历史研究提供阅读史料的基础和技能,而中国史学史则提供从事史学活动的参照和指南.总之,中国历史文献学与中国史学史曾经拥有共同的客观对象和研究基础,即史籍,然而,在学术主体的主观介入下,两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日趋分途,不断朝本学科的本体论方向引升,导致二者分野加剧,面貌愈益不同.这一现象表明,人文学科的体系并非恒定不变,而是不断受到研究主体的主观影响的.  相似文献   

9.
论"言说"与自由诗的分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要求言说的.自由诗把外部形式创造的基点放在言说的表现上.自由诗的分行排列是表现言说的一种主要方法,主要通过排列诗行的长短、诗句句意的间距、诗句的句式结构和音节停顿以及诗句的整散来表现言说.我们可以通过分行表现的言说体会到言说者的隐晦情感.  相似文献   

10.
线的美源于形,而归于形。线条以其简洁、独特的形式美,展现其特有的内涵和审美意蕴,承载世间万象的神态和精神。线条从表现客观物体的具象形式出发,转变演化为表现主观思想情感的抽象概括。线条产生于表现客观事物或物体的表面形态,经过创作者的加工、提炼,结合美的标准和规律,形成具有一定自我意识倾向或风格的形式。这种特有的具有个人明显特征的形式,是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修养等自身内在因素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