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退休意味着角色的转换。有些曾经为官掌权者,会有“门庭冷落车马稀”的失落感,或者“人一走,茶就凉”的感叹。那么古人是如何看待退休的呢?  相似文献   

2.
苏小玲 《社区》2014,(3):43-43
“现在,我每天忙不过来,周一参加社区市民学校合唱队,周二参加街道文联夕阳红合唱队,周三要参加摄影培训,周四要去检查卫生,周五要去学习跳新舞蹈,你说,我现在哪有时间去打麻将哟…”这是重庆市江北区郭家沱街道锣旗寺社区退休老人魏姐的感慨。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虽年近古稀,但仍不辍躬耕,人们见了就劝:不要干了,该休息了,领上那么多钱还不够花吗?然而,我种地不光是为了物质收获,还有精神寄托。每天到田间劳动三五个小时,出点力,流点汗,身体才舒服,回到家中既吃得香,又睡得甜。到了收获季节,一担担南瓜、一车车白菜运到家,谷子玉米囤平缸满。住在城里的三个儿子常回家拿些瓜菜米面,全家人共同分享着这些劳动成果,我的心里比蜜甜。退休前,业余时间我还当当木匠,学学画匠,什么活都想试试。家里的箱柜是自己做的,顶棚是自己糊的,炉灶是自己砌的,筐子是自己编的…  相似文献   

4.
姬臣 《社区》2009,(31):50-51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办理一年了,近日,阜新社区工作人员走进居民家中开展调研。“没想到,我从未参加过工作,现在活到94岁,竟然还能领取退休工资。”家住地质队小区的耄耋老人刘桂英乐呵呵地说。由此可见,社会保障的作用,不仅仅是每月几百元钱那么单纯,还直接影响到社会及家庭的和谐美满。  相似文献   

5.
《新天地》2007,(9)
退休这一关难过的言论,早就有所耳闻。我倒是觉得,该退休就退休,这再正常不过了。我们讲干部年轻化讲了那么多年,说实在的,"化"得还不够。一茬压一茬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30多岁、40多岁做大事情的人不多,50多岁、60多岁才去挑重担子,也可以,但还是晚了一点,干不了几年,就该退位了。  相似文献   

6.
林富性 《社区》2010,(22):35-35
我居住的上海市嘉定区真新街道丰二社区,有这样一批退休的居民朋友,他们自发组成了邻友会,相伴走进人生的又一春。几年前,我也加入了邻友会,邻友会的成员与我年龄相近,性情相投。我们天天碰头聚会,友谊日深,给我的退休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生气。  相似文献   

7.
公婆炒股     
公婆退休前在当地都是不大不小的官。做官多年养成的说教习惯即使退休在家也一时难以改变。公公常在我做饭时,背着手在厨房里踱几步,检查卫生;婆婆则喜欢站在灶前监督我别把油放得太多。尤其婆婆,她经常倚在厨房门旁防止我把剩饭剩菜倒掉;她也经常在我伏案夜读时突然推门查看我是否把台灯调得太亮浪费了电。  相似文献   

8.
南方寺 《社区》2014,(13):54-55
时下,社会上有很多退休老年人不同程度地惠上了医学上所说的“退休综合征”。表现为:内心空虚,无所事事,失眠多梦,脾气暴躁,行为古怪。自己受煎熬不说,还影响了家人的生活。究其原因,“退休综合征”主要还是“心病”所致。俗话说:心病还得心来治。那么,究竟该如何治疗退休老人的“心病”呢?  相似文献   

9.
我的家住在江苏泰州二中民营初中旁边,公婆是退休教师,爱人和女儿也在教育战线工作,1998年,区政府授予我家“教师世家”的荣誉称号。 我的公婆是退休教师,现都已80高龄了,1994年以来,他们经常挤出时间到老年大学学习。婆母选学了两门功课,一门是老年保健,一门是花卉。她还挤出时间看一些医学书籍,平时,她经常向亲朋好友宣传从课堂上听来的医药、卫生、保健  相似文献   

10.
胡学纯 《老友》2011,(9):47-47
未退休前.我看到单位的老同志手捧着《老友》杂志,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羡慕。我要是能捧上《老友》那该多好呀12001年1月,我退休了。我终于实现了每月手捧《老友》的心愿,看到《老友》那美观的封面、靓丽的人物肖像。  相似文献   

11.
宗合 《金陵瞭望》2010,(28):23-24
在一片争议声中,法国颁布了新退休制度法案。那么,这次改革为什么会面临重重阻力?该制度的推行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丁女士:我是一名科研工作者,退休前一个人生活了五六年,退下来才感觉到孤单。经熟人介绍,我认识了现在的老伴。他大我10岁,是退休大学教授。因为共同的文化背景和职业经历,我们彼此都满意,不久便结婚了。我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婚后,我把我们的家重新布置了一遍,既温馨又富有情趣,老伴对我做的饭菜也赞不绝口。旁人都羡慕我们,说我们很相配。可我心里总不那么痛快,觉得老伴对我的感情不够近,甚至有些  相似文献   

13.
我退休后订了一份《老友》杂志,老伴看到我读《老友》读得那么津津有味,总是说:"老头子,也念给我听听啰。"这时我就不得不给她念。经我一念,老伴学习《老友》也感兴趣了。她认为《老友》有学头。每期《老友》一到,老伴总要催  相似文献   

14.
陈良灯 《老友》2012,(1):67-67
我生于1929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今年83周岁。 1990年,我从安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上退休.这意味着我是一个老年人了。当时我想,人退休了,思想不能退,人老心不能老,要永葆心灵年轻,以年轻的心态去拥抱明天.享受美好的退休生活。老年是人生中另一个黄金期,要十分珍惜这段时光。退休20多年来.我始终以年轻的心态面对社会、面对现实、面对所遇到的一切。  相似文献   

15.
熊思传 《老友》2013,(2):68-68
退休后,镇政府为我订了份《老友》杂志,并且按时投递到我的住处。从此,我多了一份学习资料.我太幸运了。  相似文献   

16.
李春碧 《老友》2014,(6):44-44
正今年七十有八的我,信奉"老有所学"。因学后才能"有为","有为"更能"有乐"。我于1997年3月退休。因退休后时间宽裕,我便重操"旧业"——写稿。这并非是为了名和利,而是多年来养成的一种习惯,一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刚退休那几年,我写好的稿子,全由女儿用电脑帮我打字,再打印出来,然后我将稿子一篇篇邮寄出去,每年都要花几百元邮费。有位文友曾对我说:"你可以学着用电脑写文章,在网上把稿子直接发至各编辑部的邮箱中,又快又不用花邮费。"我说:"年纪大了,记性差,手笨拙,哪能那么容易学会电脑呢?"文友说:"只要你想学,定能学会的。"文友的话,激发了我学电脑的念头。可当  相似文献   

17.
退休真好     
几年前,一位同事退休,数月之后相见,人瘦了一圈,面容憔悴,精神萎靡。我暗自诧异:莫非生病了?只听他叫苦不迭:“退休后,在家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出去走走吧,又看见什么都烦。空虚、寂寞、孤独,像被世界抛弃了一般。除了失落,还是失落。”我笑了,戏谑道:“失落?失落什么?你又不是贪官。贪官退休了,没了特权,断了财源,满腹心事,欲语还休。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你失落了什么?无非是八小时的限制,工作的重负,人事的纠纷……”他打断我的话:“哎,你还不到时候,你不懂。”今年“五一”节,我退休了。真是从未有过…  相似文献   

18.
我自退休后,很快便选准了一块较为适合于自己兴趣爱好的小乐园——写稿,并以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撑点。我学习写作并品尝到写作的欢乐与甘甜,是从写退休生活日记开始的。记得那是1995年7月末,老伴突患肩胛骨损伤。恰巧当时《江西卫生报》刊登了陈书林写的《拍打保健法》。我按该文要求,为老伴拍打了数日,果然奏效,治好了老伴的伤痛。此事我记入了日记。8月,我将这篇日记整理为《谢谢您,  相似文献   

19.
孙德纯 《社区》2011,(11):55-55
退休后的一天,我有幸看到了这本《五十年50人》,并能够长期借读,作为北京朝阳人,我如获至宝。  相似文献   

20.
赵小玲 《社区》2009,(25):51-51
我曾是一名幼儿教师,在幼教道路上摸爬滚打了30年。2007年退休之后,我不甘寂寞,2008年初便主动到山西省闻喜县城的东城社区做了一名志愿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