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建立起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关键,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育理念的转变,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诊所法律教育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诊所法律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道德、职业责任和法律技能为核心,以启发式等开放性的方法为其支架,注重培养既具有良好法律知识又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法律人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它借用医学上的“诊所”概念及其方法,注重法律的实践品格,强调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法学教育与法律理论的结合,引导学生在法律实践中培植自律、自主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论法学教育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培养实践能力是法学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对法学教育的客观要求,但是,由于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偏差,使我国法学教育走进误区.为了适应入世需要,提高法律人才的质量必须改革法学教育,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和模拟式教学法等方法,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职高专法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教育与学科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立足于岗位、立足于需求,培养的是社会急需的实践能力强、适应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高专的法学教育模式,普遍注重向学生传授法学原理和基于现行规范的法律知识,而相对轻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构建高职高专法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符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对法学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我国注重概念介绍和理论传授的法学教育方法已经不太适应目前我国法律实践和社会的需求,为了满足社会对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法律教育亟需由原来单纯的理论传授转变为贯穿实践教学,并将实践教学作为未来培育法律人才的主要方式。基于此,本文对法学实践教学创新提出几点设想,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等法学教育以培养合格的法律专业人才为教育目标,然而我国高校每年培养出来的大量法学人才却面临找工作难的困境,其原因是由于当今社会人才需求与高等法学教育失衡导致的。社会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具有强烈法律精神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达到这个标准。解决二者失衡问题需要创新法学教育治理体系,进行法律职业一体化建设与创新司法考试制度,以及进行法学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7.
论法学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法学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适应法治社会的法律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实践教学体系应从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运行保障体系、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8.
法学实践性教学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实践教育要面向社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人才。我国法学实践教育面临着很多困境,主要是实践流于形式,对社会需求认识不足等,而社会需求的理论对指导法学实践教学很有意义,适应社会需求才是法学实践教学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论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法律人才是各国面向21世纪高等法律教育发展战略中的最主要议题,本文就我国的高等法律教育应如何顺应这一世界性历史潮流,改革现有的法律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以便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社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剖析了复合型法律人才需求的动因,提出了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途径,以及为我校乃至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亟待解决的这个迫切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职法律教育实践教学形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20余年的法律职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高职法律职业教育在培养面向基层司法机关辅助性法律人才的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形式是服务于实践教学内容的,是实践教学体系必不可少的要素。高职法律教育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案例教学法、模拟训练、旁听、模拟法庭、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