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今年初公布的2004年度经济数据.似乎可以让管理层长长地松一口气:9.5%的GDP增长率、3.9%的通货膨胀率。中国去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效果似乎不错。低通胀、高增长的兆头好像再度光临中国。然而。“两会”期间有代表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的实际通胀率不仅严重。且局部通缩的矛盾也会随时显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还潜伏着另类通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外刊外报     
《领导决策信息》2012,(10):10-10
中国高速经济增长时代落幕 中国2012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将下调至7.5%,这是为了实现更长时期、更好质量发展。无视潜在增长率、一味推高经济增速,将导致通胀和房地产风险加剧。下调经济增长目标是避免出现这种危险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3.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以投资为代表的扩张模式将延续传统增长动力,2011年的经济仍可维持在潜在增长水平之上。另一方面,强力的宏观政策激励后,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阴影挥之不去,系统性风险逐步加大,但不至于失控,2011年通胀风险在货币继续正常化条件下将有所回落。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结构的再均衡过程应该更集中在机制、体制和供给政策上,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增长之路。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正在为面临经济放缓和通货膨胀抬头而采取一些短期性调节措施。但是,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在全球化衍生出来的外部效应影响下无法胜任治理“增长放缓”和“通胀抬头”的重任,即任何一个国家单独控制通胀只会令其自身经济增长下降,但有利于降低其他经济体的通胀。  相似文献   

5.
如何把握投资机会,让资产价值能伴随经济增长和通胀一起上升,这才是我们面对“通胀经济”所应该采取的正面态度和投资心态  相似文献   

6.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以投资为代表的扩张模式将延续传统增长动力,2011年的经济仍可维持在潜在增长水平之上。另一方面,强力的宏观政策激励后,资产泡沫与通货膨胀阴影挥之不去,系统性风险逐步加大,但不至于失控,2011年通胀风险在货币继续正常化条件下将有所回落。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结构的再均衡  相似文献   

7.
经济     
通胀让中国百姓手头吃紧上月,中国的CPI创下11年以来最高的7.1%。物价大涨给中国官员带来双重挑战:不仅要保护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还要确保老百姓不被抛在后面。在这个家庭收入的1/3被用于食品开支的国家,通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通胀和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而居民收入没有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8.
今年1—3季度,中国经济运行平稳,GDP增长9.4%,CPI上升2.0%,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为进一步加大改革和调整的力度创造了条件。但是,经济中的结构失衡仍很严重,主要是外需过旺,内需不足,投资强劲,消费乏力,其背后是体制上的扭曲和政策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9.
趋势     
经济运行中的“水火相容”中国经济运行有许多独到之处:一、持续的高增长与低通胀甚至副通胀并存,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景观。二、连续降息与储蓄持续增长并存。三、总体经济走势不错,但股市持续低  相似文献   

10.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06,(8):9-11
通胀风险不可轻视清华大学教授,美国高盛集团董事总经理胡祖六认为,中国经济仍有脆弱因素,随时可能触发通胀,危及经济持续增长。首先,GDP增长的主要动力是要素投入的迅猛增长,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生产率的增长对GDP的贡献相对较低。传统制造业与房地产业是固定投资的主体,对价格不断上扬的进口原材料和石化能源依存度很高。这种增长模式更易使通胀压力抬头。其次,企业与家庭融资主要依靠银行信贷。经验表明,银行主宰的金融体系在资源配置的效率、对周期性冲击的反应速度与调整能力都远逊于资本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第三,由于对固定汇率…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0,(19):26-26
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11.9%,远远超出了既定的“保八”目标。新公布的4月份数据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国内CPI指数涨势明显。已逼近3%的年度控制目标。鉴于经济中大规模流动性的存在和工业投资持续升温的影响.对今年中国经济的通胀压力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的主要调控任务是“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变成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变成全面通胀。  相似文献   

13.
按照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在理论上存在对称性。但文章研究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表现出了非对称性,故文章就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在中国的非对称性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得出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对称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2010我国仍处于经济复苏的重要时期,经历了农产品价格大幅度增长、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进出口和投资恢复性增长等波折之后,当前以及明年的经济任务应该有继续控制通胀预期、房地产的投机性投资和保证经济结构健康稳健地转型、经济复苏的强劲势头。  相似文献   

15.
余鹏程 《经理人》2014,(6):20-20
正一方面,新兴经济体由于通胀、本币升值等原因不断失去廉价劳动力优势,主要依靠自身的增长动力;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传统粗放式的资源、能源高度消耗型的增长模式也亟待转变。新兴经济体需要深化改革,以调整经济关系、完善经济结构、改变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08,(4):16-17
数据关键词:抑制通胀、稳定市场——2007重要数据年终回顾回首2007年,中国经济在继续保持高于11%的高位增长的同时,与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物价、房价等也在一路狂涨。为抑制狂涨的物价,金融、财政、税收、行政手段轮番上阵,与CPI打起了车轮战。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11月的CPI同比增长6.9%,创近11年以来的新高。  相似文献   

17.
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向"过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投资过快、信贷过多、顺差过大"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总量调控和结构性调控措施.至2006年三季度,这些政策开始显现成效,下半年宏观经济开始从高位回落,全年经济运行继续呈"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根据工业和投资的增长趋向,预计四季度GDP增长10.3%,全年增长10.6%.  相似文献   

18.
1、【中国经济】 “明年我还会满面笑容” 中央电视台记者:根据官方的数字,去年新增的贷款投放量是9.6万亿,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部分大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因此有人担心出现经济泡沫。请问总理,您有这个担心吗?在考虑通胀预期的前提下,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有退出或者部分退出的可能性吗?  相似文献   

19.
《经理人》2010,(3):56-57
调研结果显示:2009年的5~6月是个分水岭,前半年的全行业薪酬增长仅为2%~3%之间,低于整体物价指数增长,说明在考虑通胀前提下12009年度上半年市场受经济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时期,包括员工在内的高管层的实际收入缩水。但是,进入下半年以来,  相似文献   

20.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双防"到国务院2008年度工作要点提出"新双防",2008年宏观调控既要在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之间找到平衡点,还要在冷与热之间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