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朝宫体诗表现出了强烈的审美倾向,即“以悲为美”,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宫体诗乐于以“怨妇”,“弃妇”作为表现对象:其次,宫体诗所着力描摹的是女子的泪眼愁容,哀情怨态:再次,宫体诗所选取的前代女性形象也都是些失宠或者境遇坎坷凄凉的女子。这种审美情趣折射出了宫体诗人独特的心理,即他们抱有的赏玩、男权、宣泄心理。 相似文献
2.
田海花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8-10
南方楚声具有哀婉凄楚的音乐特征,为汉乐府的兴起创造了便利条件;汉高祖刘邦乐楚声,大力提倡楚歌,使之风靡整个汉宫;数十年的战争经历使得汉朝人们推崇悲音美。本文将从楚声的艺术魅力、统治阶级对楚声的极力推崇,以及汉初人们的审美倾向三方面具体阐释汉乐府诗歌以悲为美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3.
梁惠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4):6-9
楚音之源为南音 ,产生于南楚独特的文化土壤之中 ,混融其它音乐文化要素 ,却不失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性。楚音以悲为美的审美特性 ,与楚地之巫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与楚人没有受到儒家实践理性的彻底洗礼 ,较少精神束缚有关 ,鲜明地透射出楚人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4.
傅朝霞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5(4):159-161
就起源于先秦,奠定于汉魏,发展于唐宋的“以悲为美”的诗歌美学思想,阐述了唐诗“悲音美”的特质,指出了不同时期诗歌“以悲为美”的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陈如静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20-21,23
作为"倚声填词之祖",花间词对后世词坛产生了巨大影响:它确立了婉约词的主体风格基调,那就是用色彩艳丽、具有装饰性的语言描写以女性、艳情为主的内容;同时,花间词题材内容丰富,其中一部分词纪实性的增强和白描手法的运用,又对后世"以诗为词"提供了远程支援. 相似文献
6.
7.
李叶楠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05-109
自东汉魏晋以来,受社会动荡影响,文学、艺术、美学以及世人的价值观等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一时期出现了以悲为美的审美思潮,为后世中国古典悲剧美学的发展与成熟做出了贡献。梁祝故事即是产生于这一时期的经典叙事文学,并在后世的发展中传承了魏晋美学的审美元素。从梁祝故事可以窥见魏晋六朝的以悲为美在广度、深度、延展度上的发展及影响。 相似文献
8.
彭玉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3):24-30
李清照《词论》梳理词史,从本质上说,并非要做一种文学史层面的学术考察,而是为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尊体观念蓄势。音律问题只是李清照勘察唐五代北宋词史的学术基础,而在音乐和歌词中抒发悲哀情感和张扬凄美意识,才是李清照心目中的填词高境,而李清照自己的词也是以带有文人气质的悲音悲情和深意远韵为主导的,以此可见李清照理论与创作的一致性。李清照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尊体观念,决定了她的批评只能是以否定为基本方式。李清照不取传统文学批评“摘句”的批评模式,而注重在清理词史的过程中来论定词人得失,更具理论的涵盖力。她的著述视野既有创作者的理论自审,也有接受者的审美需求和研究者的条贯分析,其中更融入了女性的冷静细密和恢复词体本原之尊的使命意识。 相似文献
9.
黄明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明代科举制度的民族性主要表现为亚洲部分国家外民族人员的参与性和明统治者在少数民族地区科举考试措施的特殊性。文章对此作了分析, 并指出其利弊所在 相似文献
10.
张晓蓓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1)
清代婚制沿袭明代 ,但由于统治阶层的民族特殊性 ,导致清代婚制融合了民族习惯法与汉族成文法。从婚俗到婚制都体现出了民族特质 ,本文探讨清代婚制民族性的表现及特点 ,满、蒙、汉婚俗与婚制的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11.
郑家治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杜甫之思想以儒为主,少壮无从军之志,却因仕途不顺与生活艰难动过从军之念。他在其数十首战乱诗中表达了对不同战争的正确态度,是忧国忧民的政治抒情诗。其广义的边塞计达40余首,有《兵车行》等乐府名篇,还有送人赴边、写景纪行等有关边塞的诗歌。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其诗多写边塞征战所涉及的内地生活及感受,表现手法多样,以深广的悲愤忧思著称,以沉郁顿挫为特色,以悲为美,完成了盛唐边塞许向中晚唐边塞诗的过渡。 相似文献
12.
王一涵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4)
在中国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宝库中,音乐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琴与文学和文人的关系源远流长.魏晋时期,琴以一种文化符号的身份,融入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之中.大多数的琴歌和琴曲的标题也都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魏晋时期琴与文学相濡以沫的关系,是与那个时代自然天真的追求和“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为当代工笔画的复兴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工笔重彩艺术在新的语境下重现生机。但因为艺术家多有着迫切的发展心理,在国门突然大开的同时缺乏相应的理论引导,故此在对异域艺术因素的借鉴上产生了盲目性。由于创作上缺乏对传统的承接,使中国画的民族性受到了忽略。工笔重彩画作为传统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因此,艺术家既要借鉴其他画种的长处,又要保持民族性;既要发扬民族传统精髓,又要表现时代特征,只有这样,中国重彩艺术的未来才会既有现代感,又能表达画家个性,并且在本质上是属于中华民族的。 相似文献
14.
蒋永甫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民族性和时代性是邓小平理论的两个根本特征。立足于中国国情,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民族性。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把改革与发展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和发展理论,这是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性。把握邓小平理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才能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更好地发挥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夏园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94-96
民族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性是民族教育的根本属性,是民族教育的根本基础,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民族教育既要考虑主体民族为主的统一国家的发展和需要,更重要的是应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并弘扬民族文化,适应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环境和发展需要,促进民族教育的繁荣,推动民族地区的进步与发展,使民族教育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相似文献
16.
论文化的民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景时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6)
不同民族为人类奉献着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的文化,呈现出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民族性突出地体现在它的内容和形式上。民族文化是稳定与发展的统一。发展民族文化必须吸取精华弃其糟粕。研究文化的民族性的价值在于: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有利于各国、各族的各种文化类型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它是世界文化向前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本民族人民的自尊、自信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7.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品质。兼容百家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可贵品质,邓小平理论体现并发展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兼容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时代性是与民族性相辉映的时代性,邓小平理论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8.
张亚群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
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包括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学科文化和校园文化。东西方大学产生于不同的社会环境,适应特定历史阶段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不同的大学教育传统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作为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国大学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某些共性特征。大学发挥了传承、传播、整合和创新文化的功能,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作为探求自然与人类社会知识、追寻普遍价值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学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包容性、时代性与国际性等特点。近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加强,大学文化的国际性特征更为明显;西方大学模式、大学文化的影响遍及全球。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东西方大学文化的发展应兼顾民族性与国际性,以取长补短,促进人类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丁善德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岩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75-78
音乐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性在音乐中的体现。本文从旋律、素材与和声角度入手,对丁善德钢琴音乐创作中的民族特性进行分析,力图把握其创作对民族风格音乐要素的应用及创作手法的独到。 相似文献
20.
张茹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97-98
民族性的概念是由萨德勒首次提出来,然后康德尔、汉斯等人对此概念赋予不同的理解并进行深入研究,民族性始终贯穿整个因素分析方法时代。之后,马林森、霍姆斯等又对其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讨与发展,民族性概念的发展成为比较教育的发展脉络当中的一个不可忽视并且极其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