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金融风险也不断加大,并日益复杂.因此,客观认真地分析当前我国金融风险的表现、成因,及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以及时观察金融业的发展变化,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遏制金融危机的发生,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2.
金融风险产生原因我国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内控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一些金融机构对金融风险的存在及危害性认识不足,经营指导思想上重粗放经营、经内涵发展。商业银行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尚未真正建立.没有建立起完备的贷款质量监控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金融机构内部稽核、审计不健全,未建立平衡制约机制.防范风险能力差。二是国有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的激列竞争,高负债、低效益。许多亏损企业占用了国家银行大量贷款,许多银行还根据规定发放了一些政策性贷款,停、减、免收了部分…  相似文献   

3.
胡笑梅 《浙江统计》1998,(12):22-23
当今世界,金融的发展出现了大大游离于实物经济发展的倾向,而金融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又极大地削弱了以国家为单位的金融监管体系,致使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风潮和危机层出不穷。我国经济由于目前正处于金融危机的易发期,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对于金融风险及金融危机的控制和防范是有其积极作用和必要性的。一、全出风险的识别及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的内在属性已经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但是,在理论上有关金融风险的确切定义尚存争议。有人将金融风险与不确定性相联系,认为某…  相似文献   

4.
5.
对防范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华 《山西统计》2003,(12):79-79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资本在经营与交易的过程中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即投资人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的偏差。金融风险存在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危害极大,以前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东南亚金融风波等都作了充分演示。产生金融风险的原因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措施多种多样,本文仅从法律角度分析产生金融风险的原因,探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措施。一、我国现行防范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法律欠缺与不足1.涵盖面过窄,法制建设步伐滞后于金融经济发展步伐。我国金融法律建设除起步晚、速度慢外,还存在内容单一、范围偏窄、覆盖面小,防范和控…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而消费的拉动作用更为突出。但自90年代初以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市场清淡、商品销售不畅、积压增多的现象。据调查,目前市场上主要商品供过于求的比重已接近四分之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年下降,GDP的增长速度也呈回落态势,在最终消费中占主要地位的居民消费,其增长速度趋缓,落后于生产  相似文献   

7.
金融风险是什随金融制度建立与发展过程的客观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影响最人的越来越集中的社会风险。体制或机制等制度性因素是金融风险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以风险控制为基调的金融安全,已成为当今一国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志。文章分析了我国日前的金融风险的特性,提出了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宏观金融风险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根据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由宏观经济环境、银行呆坏账、泡沫、国债和外资冲击在内的宏观金融风险测度指标体系,利用映射法原则将原始指标区间化。然后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权重,进而构造了我国宏观金融风险测度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后半叶,经济的全球化正以人们难以预料及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推进,而金融的全球化又尤为引人注目。我国已于去年加入WTO,政府也承诺在加入五年后,将逐步取消对外资金融机构经营的业务和地域限制。在我国金融的对外开放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到它有助于经济发展的一面,还应该认识到金融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也将伴随着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并结合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指出造成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八类因素,进而提出了若干刺激消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区域性金融风险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颖 《统计教育》2007,(3):58-60
近年来,区域性金融风险一直是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特点,适时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有助于确保辖区及整体金融稳定。本文指出区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特点包括:双重性、传导性、突发性、可测性和可控性,分析了区域与整体以及不同区域间金融风险的主要差异,并且提出了建设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已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各国政府都在十分关注金融风险问题,都十分重视金融风险问题的研究。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依法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的监督,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既是一个宏观问题,也是一个微观问题。它可以表现为一种货币制度的解体和货币秩序的崩溃,也可以表现为某金融主体(包括金融机构,也包括个人及非金融机构)在从事金融活动中因不确定性因素而受到损失的可能性。它既包括金融机构从事融资活动,从事投资和资产运用等经营活动产生的金融风险,也包括个人及其它非金融业的工商企业在从事融资活动时产生的风险。金融活动的不确定性是指因经济原因时产生的风险。金融活动的不确定性是指因经济原因或金融本身制度的缺陷、运行紊乱等原因导致的一系列矛盾激化,对整个货币制度,货币秩序的稳定性造成破坏性威胁。金融活动的不确定性意味着金融活动的主体有获得的可能,也有形成损失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保险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运行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现代经济的有序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起着平稳和保护作用。现有的险种很多,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投保者通过向承保人支付相对少量的保费,获得被保项目本来可能损失的全部或部分求偿权。老投保对象在保险期内无意外损失,则保险公司没有任何赔偿义务。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全依赖于投保者交纳的保险费用。换句话说,投保者的期望收益是负值,否则保险公司将无法生存。可见,仅用期望收益最大化的理论对投保人的决策行为作分析是不行的,还需要引入其它…  相似文献   

14.
国有银行金融交易结构比较与其金融风险状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敏  徐开东 《统计研究》1999,16(6):3-11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国有银行是一种行政机关及经济组织的捏合体,垄断信用、统存统贷,并履行结算支付职能,充当“公共簿记”。在社会经济活动有限的债权债务关系中,银行的最终债权人与最终债务人都是国家,银行经营成果及收支最后均由财政统一包揽,事实上并不存在真正...  相似文献   

15.
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文章分析了金融风险评价所要考虑的因素,从而构建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引入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因素的相对权重,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来分析综合评判结果,得到一个综合评判结果唯一确定的数值,由此来判断金融风险所处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浅谈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巍 《江苏统计》2000,(1):16-17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发展,现代金融日益趋向自由化,金融风险不断加大,人们在对其进行积极诊治的同时,也在深思如何构建一套较为完整而科学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特别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本文将对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关于金融风险的统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七种金融风险提出了具体的计量方法,认为使用金融风险度这一综合指标可表示经济行为主体所承受的金融风险的大小,并给出了综合计算金融风险度的方法;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宏观金融风险统计分析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商业银行采用函数对信贷风险进行定义 ,即信贷风险 =f(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指由外界力量决定 ,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 ,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不合理、信贷资产质量低、信贷风险仍在累积的现状 ,本文将从内因、外因两方面  相似文献   

19.
《山东统计》2007,(6):12-15
近几年房屋价格特别是居民住一房价格过快上涨已经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这不仅因为房价是个宏观经济问题.而且还因为其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房价持续上涨有哪些特点呢?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对此,我们作了一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建 《统计教育》2003,(1):36-37
本文分析了金融风险评价所要考虑的因素,从而构建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引入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因素的相对权重,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来分析综合评判结果,得到一个综合评判结果唯一确定的数值,由此来判断金融风险所处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