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跃平 《民族学刊》2012,3(5):89-90+4+97
2012年7月13日至7月15日,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南民族大学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和西南民族大学联合举办,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名知名少数民族文献专家参会。在7月13日的开幕式上,我校副校长沙马拉毅教授作为主持人,宣布了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刊布文献整理新材料、民族古籍理论研究、民族古籍保护方法研究、民族古籍专题研  相似文献   

2.
壮族有1700多万人口,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除广西外,云南、广东、湖南、贵州等省均有分布。作为南方珠江流域的原住民族,壮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和保持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壮族文化与东南亚各国的相关民族文化有着渊源关系,是属同根生民族,在人类文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研究对象。我与壮学研究结缘, 是从1985年从事整理民族古籍事业起,二十年来,在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整理民族古籍、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学术考察集一系列活动中,尽所能致于壮学研究推广和发展,时至今日,回想起来,感慨颇深。  相似文献   

3.
邱熠华 《中国藏学》2017,(2):183-186
正2016年10月29日至30日,由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联合举办的"近代边疆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约5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前身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建系于1956年,著名历史学家翁独健先生  相似文献   

4.
壮学是以壮族社会群体及其文化为对象,进行历史性、现实性、整体性系统研究的综合性学科。张声震与壮学研究结缘,是从1985年从事整理民族古籍事业起。二十多年来,在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整理民族古籍、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学术考察等一系列活动中,张声震尽其所能致力于壮学研究推广和发展,他从整理各种典籍资料中,发现了壮族许许多多的古老的原生态文化的存在;在对其特性的认知和研究中,找到了壮族社会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这些记录,便是壮学建立的基石,是壮学丛书各种专著研究成果的依据,在进一步研究中,也逐渐形成了壮学基本观点和理论,并从中发现了某些规律。张声震是壮学理论体系重要建构者——壮学不能没有张老,张老离不开壮学。  相似文献   

5.
由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主办,我区部分青年藏学工作者发起的《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1月10日至15日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举办。来自北京、青海和西藏各地区的青年藏学工作者共6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其中90%以上是藏族青年代表。会议收到青年学者们有关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宗教、哲学、语言、文学、教育、医学、天文历算等各学科的藏、汉文研究论文50余篇。从青年学者所提交的论文来看大都以藏文为主。与会者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时期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观念的冲撞、融合等,历史与时代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史学界很早就开始注意并引用藏文史籍,著名的藏文古籍如《红史》、《青史》、《西藏王臣记》、《西藏王统记》、《如意宝树史》、《蒙古喇嘛教史》、等等已为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西藏历史学者所必不可少的史料性著作,在许多地方弥补了汉文、蒙文材料的不足,使当时的历史面貌更为清晰地显露在人们面前。但有一部对研究蒙元时代西藏历史极有  相似文献   

7.
前年,北亚史的研究很有成绩。纵观1980年的情况,最突出的是有关清代满洲(正确的称呼是东北,本文用习惯称呼)史的满文、汉文档案的不断发表。另外,有关明、清蒙古史的蒙文史料得到了充分地运用。以汉文史料,特别是明、清《实录》为主的研究方法已经过时了。尤其是在蒙古史方面,最大的成果是发表了许多运用蒙文史料的考证论文,从根本上修正了一向根据汉文史料引伸出来的观点。然而,以前一直是北亚史研究中心的满洲史却比蒙古史落后了。8月,在中国南开大学召开了明清史学术讨论会,通过论文我们发现中国的满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84]30号文件和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要求,为搞好我省少数民族古籍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省民族研究所于一九八五年四月,召集哈尔滨市有关同志,召开了第一次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会议,会后初步拟定了汉文、满文及部分朝鲜文的民族古籍的整理规划。八月份,召开了回族古籍收集、整理工作座谈会。九月  相似文献   

9.
20世纪藏学和敦煌学在学术界异军突起,成为世界性的两门显学。特别是敦煌文献中大量藏文文献及汉文材料有关吐蕃史料的相继发现与整理,使藏学研究与敦煌学研究得以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自19830年民族古籍整理工作走上正轨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抢救、整理、出版少数民族古籍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我国浩如烟海的民族古籍的珍贵价值,以及整理、研究少数民族古籍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到目前为止,在党和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各地同仁们的积极努力下,全国已出版了一千多种少数民族古籍。民族古籍概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5个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一部悠久的历史,每一个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们用文字记载,用口碑相传、用利器镌刻……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在拉萨众多的寺院中,扎基寺很少引起人们,尤其是学者们的注意。然而,该寺却有着特殊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文章从翻译研究扎基寺的一块藏、汉文木匾入手,结合现有的一些藏、汉文史料,对扎基寺的历史及其与扎基关帝庙、扎基拉姆殿、扎基常住寺等之间的关系作一初步的梳理和研究。旨在说明,在地方性知识的形成、发展和传播过程中,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个体同样具有积极而不可忽略的作用;历史上,藏、汉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一个多纬度、多层面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图书馆藏敦煌梵夹装藏文写经考录(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肃省图书馆藏敦煌藏文写经351件,其中T0001-T0032为卷式藏文写经<大乘无量寿宗要经>,T0033-T0351为梵夹式藏文写经<十万颂般若经>.目前敦煌藏文文献研究较汉文文献研究薄弱,但敦煌藏文文献在藏学和敦煌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学术史料价值,有鉴于此,笔者在刊发32件卷式藏文写经的基础上,又整理研究了另外的319件梵夹式藏文写经.从写经的流传、问世年代到每件写经的题名、首题尾题、外观、杂写等都作了详细的考录,希望对学术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图书馆藏敦煌梵夹装藏文写经考录(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肃省图书馆藏敦煌藏文写经351件,其中T0001-T0032为卷式藏文写经<大乘无量寿宗要经>,T0033-T0351为梵夹式藏文写经<十万颂般若经>.目前敦煌藏文文献研究较汉文文献研究薄弱,但敦煌藏文文献在藏学和敦煌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学术史料价值,有鉴于此,笔者在刊发32件卷式藏文写经的基础上,又整理研究了另外的319件梵夹式藏文写经.从写经的流传、问世年代到每件写经的题名、首题尾题、外观、杂写等都作了详细的考录,希望对学术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分类及其编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以下简称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典籍中的组成部分。根据有关学者的意见,民族古籍的含义应是广义的,既指那些有文字记录的手写的或印刷的出版或非出版物,还应包括至今仍流传在民间的口碑文献。目前汉文的分类法主要有:科图法、中图法、人大法等。在这三大分类法中,有综合性的大型文献分类法、高校系统的图书资料分类法、科研系统的图书资料分类法等。但是,有关少数民族文献的分类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编方案。如此,将会给少数民族文献整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浪费,也给读者使用目录带来…  相似文献   

15.
央珍  Yang Dron 《中国藏学》2005,(4):122-122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之际,由藏学家张羽新教授主编、学苑出版社精心整理编辑的汉文历史文献丛书<民国藏事史料汇编>于近期出版.这是继<清朝治藏法规全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之后又一部大型汉文藏事史料文献丛书.其书收录文献120余种,约计2500余万字,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史料最全的民国藏事史料文献.  相似文献   

16.
1980年代以来,学界对清代提督的研究集中于人物、制度、相关史料的整理论述三个方面,并且近年来的研究更加关注对新史料的解读,在官方史料与民间史料相互考证的基础上,对已有论证进行纠正与补充,研究视角呈多面化。从提督制度的研究看,已逐渐纳入职官制度史的视角下,学者们通常结合绿营、兵制、地方行政制度、军事史进行阐述,但因史料零散,对清代提督群体的系统研究目前尚未得到学界重视,缺乏对具体性问题的突破性成果,值得进一步全面研究。  相似文献   

17.
泰国瑶族社会考察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5月,我参加由国际瑶族研究协会、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及泰国清迈大学山民研究院联合发起组织的第三届国际瑶族研究专题研讨会,会后得到国际瑶协主席雅克·勒穆瓦纳先生以及泰国瑶胞的资助,在征得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及率团领导的同意后,继续在泰国北部瑶族地区作为期二十天的学术调查。调查主要在泰国难府汪帕县板现、巴干瑶村进行,收集了一些有价值的瑶族族谱、宗教经书,并就一些专题作了详细调查。所获材料对研究泰国瑶族社会历史文化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现拾空整理,供专家学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纪念陈述先生暨辽金西夏史学术研讨会综述友之,古清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编辑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编辑部等12个单位于8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大觉寺联合召开了纪念陈述先生暨辽金西夏史学术研讨会。大觉寺是辽代名刹清水院故址,陈述先生的骨...  相似文献   

19.
回族古籍语言特色显明、种类齐全、内涵丰富、分布广泛且与中国传统古籍、伊斯兰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据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回族古籍的文化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史料价值、社会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并对编纂《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回族卷》的意义进行了探讨,以引起学术界对收集、整理、研究回族古籍的进一步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在回族形成1300多年的历史上,对回族文化古籍的整理研究及利用,历代有之,但均是零散个别的。自1984年以来,回族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作为一项事业、一门学科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使之有组织、有步骤、大面积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在短短的15年中,不仅中央设立了有关机构、各地也设置了相关组织并配备了专兼职人员,且依据回族古籍分布广泛的特点成立了18省市自治区回族古籍协作小组和南方相邻7省区回族古籍协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回族古籍协作工作网络。经过努力,陆续出版了一批优秀的回族古籍整理成果,推动和深化了当代回族伊斯兰教的研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回族古籍整理日益显示出它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整理方向、管理体制及人才经费等方面的问题,亟待改进和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