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理智与情感》是一部18世纪的小说,《霍华德庄园》是一部19世纪的小说,却都描写了两对姐妹的爱情与婚姻生活。本文通过分析两部小说中两对姐妹的情感与理性因素,旨在指出简·奥斯汀与E.M.福斯特,这两位不同时代的小说家的相同观点,即理智与情感是否达到真正的融合,是决定一个人处事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念,对中国小说的美学构架有深刻的影响。小说世界是融人物、自然、社会众象为一体,包容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智、形象与神韵、生活与想象的宇宙化艺术整体。它既强调情景交融,形象与情境相通,又强调情理相谐,表现情感与理智、形象与神韵的协同;更以和谐为美,把多种艺术要素组合为涵盖万有的有机艺术整体,使之能以有限见无限,从细微处见大千。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事小说的发展过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但这个小说类型并没有引起研究者们足够的重视,其自身的地位也未能得到一致认同.本文通过对时事小说与历史演义小说的比较,肯定了时事小说作为独立小说类型的地位.归纳了它的四个特征:时效性、真实性、重大政治性和直接性,并据此对时事小说加以界定.  相似文献   

4.
时事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不可忽略的历史存在,它取材于当时政治大事,讥切时弊,体现出直面现实的勇气。这种创作风格在小说史上独树一帜,并且对以后小说发展有着深远意义。文章从时事小说揭露和控诉阉党罪行、批判官府昏庸无能、非议文武相争、歌颂市民斗争等四个方面对时事小说大胆讥切时事这一创作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陈清茹 《南都学坛》2003,23(4):63-67
近代小说理论家出于社会革命和启蒙的需要推行小说改良,虽把小说由不入流的“小道”地位提高到救国济世的地位,但传统文化的积淀仍然存有对小说的鄙视心理。因此,在理论追求中他们徘徊于理智与情感之间,在推崇新小说的同时又鄙视旧小说;虽然提倡通俗白话,但是在写作中喜用文言;虽然提倡学习西方小说,但是不愿承认传统小说的落后,事实上又对小说传统一脉相承。新小说的出现与失败都是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6.
李杭育在其小说中构建了一个有鲜明地域色彩、硬气而孤独的葛川江文化世界,小说显示了在"现代性"反思上的暧昧性,呈现出一种理智与情感交织的矛盾心态。他同时以写实及象征手法创作的作品增加了其小说世界的丰富性,但这些小说未引起研究者较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事小说在崇尚实录的同时,并不排斥虚构.虚构的大量使用,固然是由于小说文体本身的特殊要求,但最主要的影响来自下层作者的艺术需要、文学观念、文化心理,乃至市场关注.在明亡清兴背景下,时人文学观念、文化心理产生了巨大变迁,进而对时事小说虚构艺术产生了特殊影响.时事小说虚构也许不符合时事真实,却符合艺术、思想的真实.  相似文献   

8.
唐宋小说作品中多描写爱情之作,但唐人传奇小说中的许多女性形象都是在理智与情感之间徘徊,而宋元话本中的女性则更多地在感情与性欲的旋涡中浮沉。分析两个时代小说创作中女性形象的巨大差异,我们会发现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唐宋小说作品中多描写爱情之作,但唐人传奇小说中的许多女性形象都是在理智与情感之问徘徊,而宋元话本中的女性则更多地在感情与性欲的旋涡中浮沉。分析两个时代小说创作中女性形象的巨大差异,我们会发现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于中同古代文学的影响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劝导》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最后一部小说。描写贵族出身的安妮因接受教母的劝导和恋人温特沃思解除婚约,八年后再续情缘的爱情故事。小说情节虽然简单,但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奥斯丁后期创作的一些变化和发展。从理智与情感、安逸与冒险等角度探讨奥斯丁的小说创作在婚恋观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的观念及其发展变化,可以挖掘作者后期创作体现出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作家的小说创作明显疏离了前几代作家们所习惯关心的话题,而显示出较为独特的文学追求。他们更关注对“当下现实”的书写,其创作很少有宏大的主题,更多的是对生活表象的个人化体验和书写,他们以“边缘化”的立场和“非代言人”的角色书写个人的感觉经验和隐秘的内心世界,是面向自身个体生命的欲望式倾诉。  相似文献   

12.
唐代尚史之风弥漫于文坛,造就了小说家特定的知识结构,从而赋予他们以突出的"史才";而许多唐代小说又多与当时的政治现实密切相联,为能自由地抒情言志、寄寓褒贬,于是源于历史叙事传统的"春秋笔法"便成为唐代小说家重要的叙事谋略."春秋笔法"的内涵为:作者不作论断,而是将自己的主观褒贬暗寓于客观冷静的叙事之中;叙事隐晦深曲,讲究匣剑帏灯、旁敲侧击.此二法在唐代小说中得到了充分显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应用写作教材在数量上剧增,但在内容上雷同化严重,陷入重复建设的困境。之所以如此,盖因对应用文的文体认识有所偏差,对应用写作发展史不够清晰,未能立于应用写作学这一学科视野上去审视教材的编写,故未能跳出迷局。基于此,莫恒全《应用文写作》范文选择别出心裁,打破以往体例框架,是一种富于探索意义的“突围”尝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侧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阐述当代家族小说在叙事与想象中存在的困境。作家试图运用文学作品对"正史"进行重新解构、建构,但由于文学本身的虚构性使其不能全面地反映历史的本相。于是,作家们开始对历史展开大胆的虚构,而这种虚构不同程度地与真实存在着错位。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作品中常常表现出明显的中国情结,她的小说《中国佬》就是例证。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在实现“美国梦”后产生的空幻感印证了当代华裔文学叙述中的文化悖论现象,即身份认同的困惑和生存状态的悖反现象。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解读小说文本,细致分析了《红楼梦》中确实存在的"不写之写"的艺术手法。这一手法具有调动读者的想象、丰富作品意蕴、隐蔽作者倾向和有利于对比、对照的美学价值。追本究源,这种"不写之写"是清初王士祯的神韵派诗歌理论在小说中的运用,也是《红楼梦》永远说不完的原因之一。确切地说"无为有处有还无"即是《红楼梦》"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特殊艺术虚构手法。  相似文献   

17.
能否"为底层代言"一直使"底层文学"作家们陷入身份的尴尬与悖论当中。中产阶层的角色身份、与底层经验的隔膜以及"代言"的自我表述使底层创作一直受到质疑。但事实上,知识分子的独特属性决定了"为底层代言"是他们的历史使命,真正体现了作家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的人文情怀与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18.
现代知识女性的两难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知识女性面临事业和爱情的两难选择:一方面,由于对自身角色定位认识的改变、成就动机的增强以及婚恋观的变化,她们倾向于选择事业;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性别角色定位、顾全两者时的角色冲突以及传统婚恋观的影响,她们又举棋不定.从社会学角度来仔细思考这一问题,唤起社会对她们的关注和了解,从而帮助她们摆脱困惑、走得更好.  相似文献   

19.
汉魏六朝小说重“实录”,唐传奇则讲究“作意”、“幻设”,即重虚构。这种带有根本性质的观念变化,使得依附于史传的笔记体小说,一变而为具有虚构意义和主观创作意识的独立小说文体。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唐人“好奇”、“逞才”的心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心态促进了小说家主观创作意识的产生,使之“作意好奇”,逞其“意想”,展示其才华。因而对于小说脱离史传的附庸地位,成为具有独立意义的小说文体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零度写作”在20世纪80年代末成为文学理论研究与文学作品评论类文章中频繁亮相的术语,研究界用“零度写作”评价新写实主义、先锋派等后现代写作。一方面借用“零度写作”对主体的解构,以“零度情感”评价新写实小说,另一方面将“零度写作”理解为摆脱意识形态、摆脱历史记忆的纯粹文学样式,从而将不再承载某种主流意识形态,标榜无意义或消解中心的后现代写作称为“零度写作”。但不同的学者站在捍卫或批判后现代写作的立场,令“零度写作”在中国遭遇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