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鸦片战争以降,中国仿形西方行政诉讼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并取得积极成果,但终因“一元”政治权力结构和“法随权转”文化基因的解构,行政诉讼制度被整合重构:从作为制约行政权力、促进法治行政和服务行政的利器变为扈从行政权力、保障控权集团利益的“合法化”手段.宋智敏博士的新著《从行政裁判院到行政法院——近代中国行政诉讼制度变迁研究》正是系统诠释近代中国行政诉讼制度整合重构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是一个最富探索思辨的时期。反映时代脉络的各种社会思潮汹涌迭起,呼唤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救国进程,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追忆过去,回首“昨天”,深入地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变迁及其历史选择,对我们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据此,胡维革同志经历几年艰辛劳作,《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一书最后脱稿了。 维革同志年轻聪慧,早在攻读中国近代史硕士学位研究生时,便立志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他先后参加编著《中国近代爱国人物传》、《中国近百年名人传》等书,为专攻近代思想史作了起步。接着,他又撰著和主编了《冲击与蜕变——西方文化与中国近代政治》、《中国近百年文化史纲》、《中国近代社会改革思想研究》和《共和道路在近代中国》等著作,并发表了大量有关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论文。论据精当,见解新颖。  相似文献   

3.
百年中国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变迁。经济社会形态的演化不是简单的单线,远比我们想象的直线历史上升的过程要复杂得多。信息社会出现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仍在延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所体现的文化关系,是在悠久的中国文明史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与近代以来中国的民族国家建设走过的特殊道路,有着难以分割的密切关系,也与世界的历史进程分不开。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指的就是世界范围文化关系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建立,即全球范围内实行和确定“和而不同”的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江湖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文化,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水浒传》、《阿Q正传》和《兄弟》这三部现实主义色彩浓厚的小说作品中关于古代、近代和当代的江湖以及江湖文化的真实描绘,客观上反映了中国江湖和江湖文化从古代经近代到当代的变迁过程及其基本轨迹:江湖从显形到隐形再到无形,江湖文化从隐性到显性再到“普泛化”;同时也揭示了深刻影响江湖文化发生变迁的三大因素:社会体制、民众认识和江湖文化自身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主题研究,由于文本的多样性,释读者历史、文化、释义等语境的变迁,构成多样的小说主题形态。“内儒外佛”的思维模式、文化人格与叙事传统;整体写意,局部写实——“虚实相生”“百川归海”式的叙事结构,构成了《水浒传》主题——“为市民写史,替民族写心”的“无底棋盘”和中国文学特有的民族个性。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与“全盘西化”论几乎是一对孪生子。因为“全盘西化”论必须以否定本民族历史及其传统文化为其前提;而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的结果,必然导致“全盘西化”论。1988年夏,由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系列片《河殇》,堪称为这对孪生子的典型。众所周知,历史虚无主义不同于对历史的反思。因反思目的在于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即  相似文献   

7.
2 0世纪 4 0年代“战国策派”著名人士雷海宗曾以兵在中国传统社会的边缘角色而提出“无兵文化”说。然而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显著表象却是“兵”的角色崛起 ,军人群体进踞社会中坚 ,势必改变传统的四民结构 ,亦对社会文化转型产生深远影响。严复审视近代社会转型而倡言以兵为首的“新四民”观 ,乃是对这种历史变迁的独到阐释  相似文献   

8.
宋明文化与近代化关系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向的回溯历史,可以找到宋明文化中的“近代”因素,但若顺着历史的发展走向看,传统文化自身并不能独立地走向近现代.这中间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转向”,它产生于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近代中国的变迁,一方面是受了西方的影响,吸纳了大量新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在对宋明文化进行解构和改造基础上的再发展.今人应注意通“宋”、今之变。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民主党派作为既体现世界政党共性又彰显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经历了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革命党”“在野党”“地下党”,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参政党”,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身份变化。这一身份变迁的历程,一方面受历史必然性所规定,体现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又包含着民主党派先贤们的理性选择,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贾亦斌作为民主党派的领导人,亲历了中国几次组党高峰,几乎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对政党制度进行实验与选择的全过程,其人生经历是民主党派的一个缩影,其理论贡献则是民主党派历史自觉的一个见证。贾亦斌率先提出“参政党”这个概念,是民主党派自身完成身份建构与身份认同的标志,它深刻说明,参政党既是“长成”的,也是“塑造”的,是民主党派基于自身历史自觉主动选择与主动建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会党史研究中,湖南会党应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部分。晚清湖南政局对中国近代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会党与近代湖南时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会党在经历着自身的百年嬗变的同时,也影响着近代湖南历史的百年变迁。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中国以来,西学东渐是一个事实,中国学人无法回避,而作为以为法律人,作者关注的是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法学研究的变迁历史。本文试图从四个部分来阐述西学东渐与法律门的变迁历史。第一个部分是解读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即近代中国的衰败是引发西学东渐的最大历史原因;第二部分是在中国衰败的大背景下,法律和法学在灾难深重的中国,无论如何,总算逐渐兴起了;第三个部分则是在整个西学东渐和近代中国的背景下,法律和法学的变迁发展;第四个部分则是分析当代法学界关于如何应对西学东渐问题中各家观点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社会结构的角度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从政治、经济、文化三种结构形式分析军阀产生的根源。作者围绕中国近代社会结构呈现出迅猛变迁的特点 ,详尽阐述在社会结构中各种社会阶层的历史性特点 ,得出军阀政治这一过渡性历史现象必然出现的内在动因 ,从而归纳出近代军阀的诸多特征 :买办性与封建性 ;阶段性与过渡性 ;扭曲性与矛盾性以及其权力结构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小鲍庄》以一个局外人的独特视角,忠实客观地记录了小鲍庄的悲欢离合、历史变迁,作者在不动声色的冷静的叙述中使我们看到传统儒家文化(主要体现为"仁义")正负两方面的价值及中国人的复杂心态。作者通过小鲍庄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人物,为我们展现了小鲍庄由传统到现代逐渐演变的历史进程,探索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背景下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4.
“革命”虽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概念,但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以及时代的变迁、情境的转换,对于“革命”的理解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而“革命”话语本身也经历着一个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5.
古代臣民政治文化如何向近代公民的政治文化转型 ,是中国近代政治思维的难点。谭嗣同的《仁学》试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 ,建构“废君主 ,倡民主 ,变不平等为平等”的近代公民政治文化 ,故而他在融通中与西、古代与近代的政治文化过程中表现出了双重“误读”。但这种“误读”有历史的合理性 ,它成为连接两种类型政治文化的通道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知名社会活动家容闳,一生历经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整个历史过程。他以“西学东渐”为职志,为挽救民族危亡和谋求社会进步,积极投身于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应时乘势地紧贴了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历史进程。借助其自传体回忆录《西学东渐记》,有助于认识容闳现代化思想生成和演进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及其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现代化理论,从1840 ~1895 年、1895 ~1911 年、1912 ~1949 年三个时期,以物质、制度和文化依次演进为主要线索,对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作一宏观考察,粗略描述近代中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的变迁,分析近代中国现代化最终陷入困境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党-政府-社会的三元结构关联是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结构变迁的一个必要路径。伴随“新民主主义社会-前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次模式转换,当代中国的党-政府-社会的三方关联也经历了“相对分立-同构(两次亚结构变迁)-分野化”的四次结构变迁,总体上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历史线索。新阶段中国党政社关系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演展通道,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必须直面的现实境遇。探讨党-政府-社会之间良性关系的建构趋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 ,是一部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衰败走向繁荣的历史。这其中 ,有几组“三”字理论 ,基本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发展脉络。对它们的研究 ,有助于更深入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它们的研究 ,可以使我们懂得 :近代以来特别是新民主主义的历史 ,是一个充分体现“三个代表”的历史。这几组“三”就是 :三民主义、三大法宝、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以“中国艺术”在德国柏林公共博物馆的“前世”与“今生”为考察对象,探讨不同收藏制度和陈列空间中隐匿在物品背后的观念与意识形态:从普鲁士宫廷奇珍室的“异域奇珍”到民族志博物馆的“文化表征物”和工艺美术馆的“人工制品”,以及东亚艺术博物馆中的“艺术”,直至它们汇聚到当下欧洲的文化项目——“洪堡空间”。“中国艺术”在柏林博物馆的收藏和空间流转,很大程度上成为欧洲中国艺术观念变迁的时空缩影,既反映出欧洲认知,理解中国及其艺术的历史过程,同时也表明中国艺术在近代全球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构成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