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丽娜 《现代交际》2011,(11):209-209
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地理室内课让学生很疲惫,不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的是死读书的学生,使学生不能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释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更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要求:“为了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地理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深化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胡宏 《职业》2015,(6):106
在目前技工院校实习教学管理中,班级的管理主要依靠带班教师一人,学生人数多的班级,容易出现班级实习管理难度大、管理不能全面到位的情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效果,改变以教师管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管理的局面,本文引入了企业管理生产车间班组长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实行实习班级学生班组长领班管理的模式,把教师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变为教师垂直管理,学生直接管理学生的管理方法,延伸了教师对学生管理的空间和范围,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教育中,美术教育过于强调学科为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把学生置于被支配的地位,扼杀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教育中,美术教育过于强调学科为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把学生置于被支配的地位,扼杀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师志革 《职业时空》2008,4(11):46-46
学校体育通过体育教学、校园体育文化等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发展、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以及学生社会关系的发展,加速了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调整和改善了学生的社会关系,体现了大学体育教育的同一性与独特性的结合,促进了大学生个体和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也是大学体育科学教育观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历史教学法只强调教师的讲授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结构的千篇一律,难以创设生气。这种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抹杀了学生能动的一面,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种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目中无人”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听而不闻,学而不思”。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会思路闭塞,视野狭窄,成为不谙世事的“书呆子”。这种人面对现代化的开放社会的种种复杂变化将会束手无策,难以适应。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究,摸索出了“读、引、议、练”四段学习策略。它不但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乐趣,而且教师尝到了课的甜头。  相似文献   

7.
尚碧波 《公关世界》2023,(6):141-143
学生主体发展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际上是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中的体现,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学生管理改革,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当下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管理理念、模式和人员三个维度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8.
小组讨论是适合教学改革、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小组讨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而且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有效、自主地学习,便于学生发现和探索。要想小组讨论发挥最大作用,教师要精心设计讨论问题,科学划分讨论小组,把握适当的讨论时间。  相似文献   

9.
体验式道德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的德育管理和德育实践活动需要不断创新。体验式道德教育突破了陈旧的、进行说教式的德育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体验,自我教育,丰富了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完善学生的人格素质。  相似文献   

10.
王欣欣  李金保 《职业时空》2009,5(2):155-156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和信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离散数学的传统考核方法是试卷考试。试卷考试能比较全面地考核学生掌握数学课程的情况,但是,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针对此课程的特点,我们进行了考核方法的改革尝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先让 《职业》2016,(12):154-155
体育课作为职业院校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作用,但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体育知识,体育活动较少。本文重点论述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提出职业院校强调以技能为主,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重视体育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有利于学生智力和能力的提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在学文中写作,读写结合,学文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了词汇和句子,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实训教学是职校学生技能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实习和就业的接口,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严谨作风和提高素质的重要平台。本文结合学生实际,分析了实训课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实训教学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权太喜 《职业》2016,(14):158-15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地位虽然得到不断提升,但人们对学历教育依然情有独钟。现在到技工院校学生多数是中考和高考落榜的学生,这群学生的适应性相对较差,因不能够适应技工院校的学习生活,导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学生流失现象。为防止学生流失,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本文从四个方面就如何防止职业院校学生流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初中学生天性喜欢体育活动和户外运动。但长期以来受竞技体育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注重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按照僵化的程式严格地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感受。尽管教师在备课时下了很大功夫,在上课时讲解体育知识,示范体育运动技能,上得非常辛苦,但事与愿违的是,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的学生却觉得体育课既枯燥无味又让人非常疲乏,无法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快乐.而对体育课逐渐失去了兴趣,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6.
李雅楠 《职业》2013,(33):26-26
本文通过对技工院校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的分析,指出了传统学生评价体系中的弊端,并根据技校的培养目标,结合当前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提出了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即“多元评价体系”及具体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7.
构建高校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新平 《职业时空》2008,4(2):21-22
创建新校区,是各高校在扩招背景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也对各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特别是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各高校在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中,坚持“育人为本、务实创新”的理念,确立了各自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其中,“职能延伸、学工常驻”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在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徐溪放 《职业》2012,(14):118-119
本文是笔者在本班实行三年“爱的教育”后,对班级管理,学生交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的反思,并总结了班级管理中的经验,提出了“爱的教育”这个理念,通过学生逆反心理的把握,学生早恋问题的探究和学生完善心智走向成熟这三方面进行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李亚娟 《现代交际》2010,(11):179-179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就必须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提供一些富有挑战和探索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造提出问题机会,这样会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式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20.
熊守芝 《职业》2014,(33):146-147
第二课堂不仅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还是对第一课堂的衍生和升华。多样化、多层次、多途径的活动形式可以让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实践和交流的机会,增强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丰富了校园文化,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