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场锐词     
《职业》2013,(34):4-5
“懒蚂蚁"员工“懒蚂蚁”员工是指那些行起来并不勤于业务的员工,他们不愿从事工蚁们一成不变的重复一作,而是用更多的时间去从事业务工作中自己认为更有意义的“大事”。他们往往在关键的时候展永自己的才能及价值。这是员工中容易被忽视的类型。  相似文献   

2.
"惊鸿一瞥"21世纪儿童可望不再打预防针文/梅英基因工程香蕉可能使21世纪的儿童免受疫苗接种针头注射之苦。科学家们认为,可以改变植物的遗传特性,使其产生廉价的可食用疫苗:当人们在津津有味地仔细品尝这些高科技食物时,他ffl也在给自己的身体不断增添抗病...  相似文献   

3.
每一名成长中的职场新人都应该感谢那些曾经挑剔自己、给过压力的人,正因为有他们,才使得自己有了奋发向上、积极求变的动力。眼看到2009年底,又是高校大学生进入职场历练的时候。许多大四生开始准备进到公司实习、见习,希望在学习实践操作经验的同时,能够给公司主管留下良好印象,最终有机会留在公司成为一名正式员工。  相似文献   

4.
《金色年华》2008,(10):30-30
我们的幸福感从哪里来?做什么事最容易让人开心?有时候,科学研究的结论可能与我们的常识相隔甚远,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丹尼尔·卡那曼的一组新发现就十分惊人——温柔可亲的妈妈们,居然公认“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自己反而最不开心。  相似文献   

5.
滴水海洋 《职业》2010,(10):46-46
每个员工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心应手,都希望在工作上可以有动力有热情,这也是老板们愿意看到的景象。他们希望员工有奉献精神,爱岗敬业,可没有动力的员工是无法有热情的,于是不少老板开始打造自己的团队,因为聪明的老板们都知道与其花钱去包装自己的产品,还不如花钱好好把员工这个活广告包装好,这不是更值得嘛!  相似文献   

6.
《职业》2009,(9):77-77
偷老板的“菜” 老板年轻幽默,平时和员工打成一片,关系都很不错。所以员工们在开心网里,加了他做好友。一日,员工小陈看到老板菜园里的菜都熟了,一激动就狠狠地“偷”了一把。  相似文献   

7.
不少女性都觉得,一旦周围的女性有来月经的,自己的经期就会受到影响提前到来。月经真的会传染吗?为什么会这样呢?若彤在单位里有三个“姐妹淘”,每天她们四个总是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说悄悄话……这几个月,  相似文献   

8.
聂竹青 《职业》2013,(17):114-115
在技校语文课堂教学中,采取打破教师“满堂灌”的教法,让老师由主角向主导转换的模式,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笔者从采用自由导入、自问自答、自己设计板书、自己谈感受、谈启发、谈收获等多种教学方式来完成课堂中新颖别致的“满堂灌”。  相似文献   

9.
卞文志 《职业》2009,(9):27-27
职场压力已经是一个老话题,除职场人士想方设法为自己减压之外,企业又该如何为自己的员工减压呢?在管理上应该用什么样的人性化管理方式,让员工在工作或工作之余生活得愉快一些,时刻感到生活在幸福之中呢?近年来,有些企业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以下两种为员工传递“温情”送上“美味”、体贴员工的做法,对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经常在网上或媒体看到公公婆婆、外公外婆带孙辈或不自量力、或马虎疏忽、或疾病发作导致自己或孙辈受伤甚至死亡的悲剧。在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老年朋友:“隔代看护”要注意安全和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1.
去年底,《小康》杂志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当中开展了“年度心情”的查,结果,“累”字高居榜首——2013年,华人的最大感受是“累”:有人“累”,有人“心累”,有人“特别累”,还有人“越来越累”……2014年1月日,著名影视公司小马奔腾的创始人、董事长李明猝然离世,  相似文献   

12.
ANNA 《职业》2003,(6):16-17
突如其来的SARS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也改变了员工和老总们的观念。早在“9·1 1”事件给企业带来重创之后,老总们考虑的范围就已经扩大了。SARS灾害,使国内企业也开始考虑:如何在非常时期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转.保全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面对危机,无论是国企还是外企.应该如何启动自己的“应急程序”呢?  相似文献   

13.
李黄珍 《职业》2008,(5):22-22
过去谈公司福利,那就是发东西企业给员工发大米、发食用油,逢年过节,大街小巷不难看见下班的职员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单位“福利”,神采飞扬。时代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这种“福利”在员工眼里逐渐成为“过时”的代名词,取而代之的是发红包发购物卡等。现在,食用油又开始卷土重来,不少员工们欢天喜地地拎着沉甸甸的食品袋子、油桶子走出办公室,嘿,感觉挺好!  相似文献   

14.
红雨 《女性天地》2014,(2):24-26
在南京“教育在线互动平台”上,王皓迪可谓是风云人物。从他踏人小学的第一天起,就备受家长们的关注,不是因为他太优秀,而是因为他有一个执著的好爸爸。王皓迪每天做了什么,想了什么,说了什么,爸爸王耕乐都会整理成网络日记,让众多家长跟他一起见证儿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吴强 《职业时空》2002,(6):40-42
“顾客第一”在中国工商企业早已深入人心,然而“顾客第一”理念的背后却是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把“顾客第一”修改为“员工第一”。企业要赢得自己的陔心竞争力,必须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重视,转变观念,实施“员工第一”的人才理念是必然之势。  相似文献   

16.
朱焕文 《老年世界》2013,(23):26-26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是富有的象征,是令人羡慕的“四大件”。我也曾为此默默地奋斗了好多年,最后是单位的互助储蓄助我圆了“四大件”的梦。  相似文献   

17.
白蟪 《金色年华》2013,(4):31-31
近期,在网络上以“国民床单”为首的“国民系列”老物件走红了,那些表面印制有牡丹花卉和大红喜字的老床单、老脸盆,在网络上一下子引发了万千国人的怀旧狂欢。其实,这股“国民”怀旧之风,在视旧如宝的收藏圈里早就已经刮了好些年了,而那些记忆中的老国货们也在一大批收藏者的寻觅与呵护下,拂去岁月的尘埃,重现昔日的荣光。那么,老国货受关注、受推崇、受追捧的原因究竟何在呢?  相似文献   

18.
《现代妇女》2005,(8):56-56
按常理,单身富豪们的身后应该不乏追求者,但李泽楷、丁磊、张朝阳,这些公认的经济新贵,为何一个个选择了独身?那些拥有亿万资产的富豪,居然不惜斥资千万,在近百家媒体“粉墨登场”,导演一场场火爆的“全国性的选妻秀”!  相似文献   

19.
菜头 《女性天地》2014,(5):52-52
谁都不想要“肿”样子,可是偏偏“肿”纠缠着身体。不管怎么“肿”,都能找到一个应急方案消除身体的“肿”样子。  相似文献   

20.
天翔  沙沙 《女性大世界》2004,(11):58-61
如果你能和一位女人共同进餐,你就能观察到她更多细微的动作和性格。 采访Laura当天,我受邀同她以及她的同事们——宝洁公司的员工,合作者,顾问等——共进工作午餐。西餐的安静,很适合闲谈,在众人之中Laura很注意倾听。正因为闲谈,在众人之中Laura很注意倾听,正因为知道自己是主角(她是在场“宝洁人”中职位最高者),所以她只是发挥了一下自己的微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