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农村学龄人口不断下降,各地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和撤并,促进了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队伍的优化和办学质量的提高。但同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大幅减少,也导致部分学生上学路途变远,因此不得不寄宿在学校。对这部分学生而言,对住校生活适应与否,会影响到其正常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庭教育的好坏,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成长成才往往起关键性的作用。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在对待子女的家庭教育方面仍存在许多缺陷。本论文将针对玉环县范围内的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受教育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当前玉环县范围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家庭层面、学校层面、政府层面出发,为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提出相关的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跟随农民工进城的子女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关注。本文首先分析随迁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其次,从不同主体维度,试图总结出随迁农民工子女之所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民工"现象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农民进城务工常态化,其随迁子女城市入学问题随之产生。由于中国社会长期沿袭的城乡二元分割文化体系及其以等级意识进行身份界定的社会心理支撑,使农民工子女城市就学存在制度障碍及跨文化适应障碍。开展社会机制建设,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消除农民工及其子女面临的身份歧视,实现文化调试(跨文化适应)与文明融合,是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融入与社区适应的规范路径。  相似文献   

5.
丛菁 《现代交际》2012,(6):46-47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民工携带妻子、子女进城务工,进而产生了农民工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群体。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的生活及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的心理问题和矛盾。本文简要列举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及主要表现,从制度、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等角度分析了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即影响因素,旨在提出一些保障和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进城务工人员这个特殊群体开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其随行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开始成为全社会思考的焦点问题.笔者联系进城务工人员随行子女这个群体的实际,结合青少年的普遍心理状况,简要分析了该群体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并从个人、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异地高考问题的争论引起各方关注,四部委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宣告了异地高考成为可能。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推进异地高考面临的四点阻力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力求带来更为公平的高考招生录取结果,进而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8.
傅晨  刘梦琴 《城市观察》2012,(3):148-157
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改革政策和实施情况。广东省基本实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人人有书读”,但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入读民办学校的比例依然较高,入读公办学校的歧视依然存在,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问题依然存在。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不能彻底消除,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起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员开始出现举家随迁的流动模式,农民工随迁子女群体也由此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群体在步入成年后,出现了内部较大差异的分化;但无论作为新生代农民工留驻城市或返乡就业、创业,都是当前国家战略发展所需的现代劳动力。对916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研究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完成其义务阶段教育后,能继续留驻流入地的人员超过了一半;完成义务阶段教育后去向不明的,多为社会特征水平偏低者;城市返乡农民工子女在家长特征水平上偏低。因此,应以国家宏观需求和个体微观分化的特征为立足点,对该群体后义务阶段的管理与教育作出思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家庭教育问题,严重影响着子女的正常学习。为探究家庭教育对于外来务工子女受教育情况的深层次影响,本研究特针对浙江省玉环市楚门镇部分农村外来务工子弟,对其家庭教育发展进行探讨,以期在了解影响观念形成的相关家庭基础上,发现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艳如 《现代妇女》2014,(11):349-349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民工流动浪潮。而进城农民工子女是指那些随父母进入城市社区或者是在城市社区出生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们。自从2011年两会代表提出不鼓励农民工子女上大学的问题后,此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笔者从农民工子女上大学的必要性出发,对农民工子女上大学的路太远、太坎坷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并试图对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大学难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12.
外来务工人员的发展一直是国家民生关注的重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其子女发展状况,本文从常熟市学校入手,对常熟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发展作简要分析。研究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随着其学习环境、社会地位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暑期生活,向青少年普及消防知识,7月2日,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社工协会在洪都消防中队开展了“军旅小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走进军营”活动,来自青联学校的5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体验了此次别开生面的军营生活。活动结束后,青云谱区社工协会还为参加活动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赠送了新书包,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关于随迁子女初中阶段后的教育政策仍存在四大问题:职业教育对随迁子女的实际吸纳作用有限;高中教育的户籍不平等问题仍普遍存在;较高的政策门槛阻碍了随迁子女就地参加中高考的机会;就地高考政策落地后,"高考移民"问题的潜在风险增大。基于此,建议全面放开职业教育资源,切实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以及对随迁子女的吸纳能力;健全配套政策,逐步推动随迁子女全面就地高考和招生录取;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5.
韩慧  张萌萌  黄聚云  郑家琨 《城市观察》2015,(3):170-177,184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1626名学龄农民工随迁子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认同感不高;与上海本地学生认同感差距较大;不同性别、年级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认同感具有显著差异。必须培育并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对城市的认同感,这样才能使其认同城市,并最终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6.
朝阳区作为外地来京务工人员的聚集地,承载着北京市逾四分之一的外地来京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为了确保在朝阳区务工的每一位外来人口子女都有学可上,保证这些适龄儿童接受与北京孩子同等的义务教育,朝阳区教委自2006年开始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下的委托办学模式,即委托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退休老师为校长,开办定向接收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并于2010年7月份开始试点委托办学模式接受打工子弟.  相似文献   

17.
陈荣武 《社会学》2009,(2):34-42
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基本权利保障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而农民工同住子女的受教育权的平等保障问题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课题。致力于接受农民工向住子女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成为继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后的第三种办学模式和社会转型期的新型产物。本课题将上海市具有典型意义的A行政区农民工子弟学校作为研究样本,对该辖区内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总体情况进行了实证调查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享受应有的义务教育平等权、通过“启动扶持金”等破解农民工子弟学校面临窘境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袁家传 《现代交际》2010,(6):34-34,33
新仓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一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其中很多务工人员也将子女带到了新仓。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受成长环境、教育水平等影响,在入学时在智力水平、文化素质、道德修养、文明习惯、学习基础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出现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就学和教育问题,尤其是他们子女的英语学习的滞后问题引起了我们英语老师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学校的英语整体质量,更为了能帮助这些孩子改善他们英语学习的滞后局面,笔者决定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随迁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基于对宁波市3所初级中学初一年级农民工子女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从内部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老师因素、学校因素、家长因素)两个维度来分析影响农民工子女英语学习的因素,探索促进农民工子女英语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大量的就业岗位与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伴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急剧增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人数快速增长。面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需求不断增大,有关政府部门已采取多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的压力,但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全面了解当前东莞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