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公司治理效率与投资者保护: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一个理论模型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越好,则股东经理转移公司利润的倾向越低,治理效率越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所有上市公司都将选择治理效率最低的战略组合,这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普遍较低的原因之一;如果法律强制性地提高对投资者的保护,将使所有公司都能从中得到效率收益,从而使得所有公司的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评价与治理指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跃军 《管理科学》2005,18(4):14-21
利益相关者的相关问题已成为现行公司治理框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设置公司员工参与程度、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与公司监督管理部门的关系、公司诉讼与仲裁事项等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指标,考察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和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状况,并得出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较低、治理机制较为薄弱、治理机制在不同上市公司之间差异较大.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较好的上市公司只是少数,多数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特别是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有待加强.建议在公司治理中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鼓励利益相关者适当而有效的参与公司治理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司治理原则(草案)》及其解说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前言国家经济的增长依赖公司财富的增加,而创造财富离不开良好的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近年来,公司治理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它首先是一种相互制衡关系,即以股东为核心的利害相关者之间相互制衡关系的泛称。应当说,公司治理既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也包括公司治理机制。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害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目前,整个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公司治理问题。至2000年初,已有几十个国家和组织以不同形式制订了公司治理原则,并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和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两方面构建了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指数。以此为依托,实证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权益的有效保护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并且,在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的各层次评价指标中,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中小股东参与治理、投资者关系管理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均表现出了对公司价值的正向影响。但是,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债权人参与治理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却不显著。而且,在人力资本参与治理上,不但没有表现出对公司价值的正向影响,反而出现了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本文在解释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基础上,指出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根源在于"立法水平的相对滞后"以及"对现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不足"。因此,在公司治理复杂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利益相关者权益得以保护的关键,一方面取决于对现有立法的执行力度,另一方面则在于尽快实现"立法与实践"的对接。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机制互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建  刘小元  于伟 《管理科学》2008,21(1):2-13
解决公司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和有效监督管理层需要各种治理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利用2002年~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大股东股权竞争、董事会构成、经营者股权激励和监事会行为4种公司治理机制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大股东股权竞争与董事会构成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大股东股权竞争与经营者股权激励、董事会构成与监事会行为之间存在互补效应,这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关系呈现出复杂的特性.这一研究结论为继续深化中国的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需要理顺各种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实现治理机制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中国制度背景,理论推演公司治理与债务期限水平之间关系。接着,采用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应用混合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公司治理如何影响债务期限水平,采用参数和非参数检验程序实证检验法律制度对债务期限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确实影响债务期限水平。实证结果支持了这样的论点——当公司治理水平高时,内部人(管理者/控制股东)受到更严格的监督,更少的管理者壕沟效应,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受到限制,公司将使用更少的短期债务。这些结果表明公司治理与短期债务的使用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7.
张伟 《经营管理者》2013,(23):245-246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对策必须要从完善法人治理制度建设,完善监事会监督制约机制,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法律约束管理,确保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更好地促进公司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现存问题,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代理理论,研究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在根本上是对代理问题的治理,是对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现金股利能够缓解股东与经营者、大股东与小股东代理冲突,发挥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绩效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本文在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经营财务业绩相关关系的基础上 ,将公司绩效分解为净资产收益率代表的公司价值和托宾Q值代表的公司价值成长能力两个指标 ,分别建立公司价值与公司治理结构各影响因素以及公司价值成长能力与公司治理结构各影响因素关系的多元线性数学模型 ,对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考察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和回归系数 ,并通过拟合出的回归方程考察公司短期与长期发展能力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是对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文章最后还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我国公司绩效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是企业得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正在高速发展中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同样需要良好的公司治理架构来促进发展。本文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其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根据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管理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在现行投资环境中投资者关系管理有效性的原因、结果和影响因素。根据这一分析,本文探讨了从现实的可行性出发选择、评判投资者关系管理机制的设计和政策措施的制定的问题,并以上市公司治理为起点,从代理问题、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董事会运作的有效性等方面研究如何从中国的新视角推动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整体发展。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把关注点放在股权利益冲突管理问题上,结合投资者关系管理理论,探讨更深层次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肖作平 《管理工程学报》2007,21(3):60-66,149
本文采用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横截面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模型经验检查公司治理和公司融资政策之间关系.研究发现:(1)治理水平高的公司具有较高的负债水平,反之亦然;(2)总的说来,中国上市公司不能通过融资政策解决自由现金流问题,但可以通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减缓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结构对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公司治理结构这个大环境能够合理完善,才能让会计信息得以保持真实完整,达到会计信息的系统目的,协调好公司所有者和代理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协助企业健康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然后分析了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结构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就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内部治理结构、内部审计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探讨,最后针对这三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实践表明,改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董事会徒具其表、股东过于集中、经理权力过大缺乏约束等等。 通过对美、日、德三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借鉴,我国的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中设置公司治理结构应注重解决以下问题: 1、公司制度的有效运转需要恰当的所有制结构。 这里指的所有制结构是拥有所有权的当事人(股东等)的构成。在美国,法律明文规定禁止公司之间相互持股。一是认为公司之间,金融机构与实业公司之间相互持  相似文献   

15.
在新兴转轨的制度背景下,基于我国法律制度和资本市场实践,设计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水平的评价指标,并据此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发生控制权转移公司的投资者保护水平较低,控制权转移发生可能性与投资者保护负相关;控制权转移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公司的投资者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6.
论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西方财务理论对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的研究来说明日美公司治理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并提出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重构现代金融体系,激励国有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培育机构投资者、修改与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促使其积极参与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内部审计实践的迅速发展,国际内部审计已融入了公司治理的新内涵,审计范围也延伸到了公司治理层面。文章以我国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基础,分析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之间的相互影响,公司治理过程中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强调内部审计对于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包括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两者互为联系、相互依存,都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密切相关.本文着重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进行解剖,分析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和权力制衡,及其与通用会计准则执行的行为选择的互动关系,同时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实际阐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交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牛中丽 《决策探索》2007,(13):45-46
一、公司治理、资本结构及两者关系 (一)公司治理产生的基础和内涵 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两权分离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和代理人作为"理性人"具有不同效用函数的条件下,代理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可避免地发生,即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要求有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规范、约束并激励代理人行为,以降低委托风险和代理成本,这成为公司治理产生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作为公司治理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企业形象、吸引优秀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国有企业目前发展现状,分析了公司治理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就建立适应公司治理要求的企业文化作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