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舞蹈是一门试听艺术,音乐是为舞蹈服务的,它能传情达意,给人以舞蹈的意境。要创造一个好的舞蹈作品,除了要有好的编舞技法、好的舞蹈演员外,还要有好的音乐。正确认识和理解音乐在舞蹈创作中的关系及作用,对每一位从事舞蹈创作的艺术工作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印度音乐与舞蹈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印度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印度艺术同宗教千丝万缕的联系、印度艺术与原始思维的密切联系等等特点都在音乐和舞蹈中体现出来。总体上看,印度音乐的美学特点体现在多样化的统一、象征性、大众化与实用性、独特的调式、旋律与节奏等方面,而印度舞蹈的美学特点则体现在宗教的象征性与叙事性上。  相似文献   

3.
从舞蹈的起源与发展看舞蹈和音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的音乐从舞蹈中产生,又附属于舞蹈,最后才独立发展。待音乐高度发展后,又回过头来提携舞蹈,舞蹈又受惠于音乐。总之,二者有往返可逆的关系。二者彼此配搭、彼此衬托,相互表现、相互促进,亲密结合才能创造出惊人的艺术业绩。  相似文献   

4.
舞蹈与音乐的关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起源来看,舞蹈早于音乐;音乐从舞蹈中产生,独立发展之后,又提携舞蹈,使舞蹈受惠于音乐.从具体的艺术实践来看,舞中有乐,乐中有舞,舞蹈乃音乐之源,音乐乃舞蹈之魂.  相似文献   

5.
论舞蹈与音乐的艺术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艺术领域,各门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融通的,舞蹈和音乐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尤其就舞蹈来说,它完全离不开音乐,因此,就有"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舞蹈艺术启蒙教育的优与劣,取决于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在舞蹈启蒙教育阶段中,成为最主要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启蒙教育产生着深远影响,所以,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文学与音乐、舞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联系密切的艺术形式。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无论是艺术创作者,还是表现者,抑或是艺术作品,都与文学相连,与美相依。这些艺术之所以具有永恒的生命魅力,是因为它们包含有毋庸置疑的文学性和文学美,有高远的意境美、强烈的时代感、鲜明独到的个性特色和很高的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8.
舞蹈音乐的特征与创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影视音乐一样,舞蹈音乐由于同舞姿、造型等画面的有机结合,通俗易懂、流传广泛.掌握舞蹈音乐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规范,适应当代观众审美意识和欣赏水准的需求,创作富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质量上乘的舞蹈音乐是音乐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论邵阳花鼓戏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阳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系统中最具特色的剧种之一,论述邵阳花鼓戏的形成、种类、剧目、音乐和舞蹈表演等艺术特征以及它与湖南花鼓戏之间的区别联系.从艺术特征研究的领域着手,通过对邵阳花鼓戏艺术表现、历史形成及现状的研究论证,来继续促进湖南地方戏曲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同时它更是一种用来表现人类主体的内在审美情感的艺术形式。本文将舞蹈与音乐、绘画、戏剧、雕塑等艺术形式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在于能够更好地把握舞蹈艺术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1.
京剧与舞蹈都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作为艺术的两种表现形式有很多的共同与不同,本文旨在通过一个侧面来欣赏京剧的表]艺术,来展现京剧的审美特征。以舞蹈的审美方式用形、神、乐、劲、律五方面来谈谈京剧中"舞蹈"(做、打)的审美艺术。  相似文献   

12.
汉画像乐舞百戏的表演艺术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建志 《南都学坛》2004,24(2):16-17
汉画乐舞百戏图像体现出舞蹈、音乐、百戏、广场等戏剧表演艺术 ,对我国表演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确立了我国音乐艺术雅俗共赏的历史地位 ;二是揭示了表演艺术共同性的发展规律 ;三是开创了多民族表演艺术共同发展的先河。  相似文献   

13.
大部分的编舞家都认为音乐是创作的灵感与源泉,他们都重视音乐与肢体之间的关系,所以适当的选择音乐与否,将会影响舞蹈的成败。音乐的内容包含了旋律、节奏和乐句的连贯,它可帮助编导传达动作的意念以及抒发内在的情感,并可以营造气氛、衬托角色,呈现舞蹈的张力。  相似文献   

14.
舞蹈是一种动态的人体形象流动于一定空间与时间的舞台艺术.它的美蕴藏在一系列的动作、韵律、表情、构图、音乐、舞美、服装的整体效果中.它是美中之美的人体动作艺术,从古至今始终令人心醉神怡.学生可以通过舞蹈优美的人体动作、造型、表情,激起美感,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审美水平和情操.  相似文献   

15.
舞蹈的魅力从何而来 ?难以把握的舞蹈结构到底有没有规律可循 ?经过总结和归纳发现舞蹈结构有这样几个特点 :1 舞蹈离不开音乐 ,对音乐有一种紧密的依托性 ;2 舞蹈不可能将生活照搬上舞台 ,所以比其它艺术更体现出高度的省略和浓缩 ;3 受舞台的限制 ,舞蹈必须通过虚拟时间和虚拟动作来完成表现  相似文献   

16.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如何进行,本笔谈3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何云波的《文学与伦理学:对话如何可能》以文学与伦理学的关系为例,揭示不同学科之间,共用一套话语,却因为价值取向的歧异,导致对话的困难。就像文学中关于两性关系的描写,与现实的伦常,往往是相冲突的。文学与伦理学,如何对话、融通,便成为一个问题。姬宁的《从跨学科视野看舞蹈艺术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结合音乐传统美学研究"声无哀乐论"的学理思路来梳理舞蹈学科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并对这一关系提出"舞蹈样式决定律"。宋德发、王晶的《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纷纷扰扰30年》则将中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30年,一些理论热点问题的争议概括为3点:第一,"跨文化"是必须的吗?第二,"以文学为中心"是必须的吗?第三,到底如何"跨学科"?并提出,如果以"学科立场"来审视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自然会纠结于这些争论,如果以"问题立场"来审视,这些纠结就会烟消云散。只要研究者真的具备跨学科的意识,尤其是具备跨学科的能力,那么,无论怎样跨其实都可以。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展开,相信对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建构,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跨学科视野看舞蹈艺术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如何进行,本笔谈3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何云波的《文学与伦理学:对话如何可能》以文学与伦理学的关系为例,揭示不同学科之间,共用一套话语,却因为价值取向的歧异,导致对话的困难。就像文学中关于两性关系的描写,与现实的伦常,往往是相冲突的。文学与伦理学,如何对话、融通,便成为一个问题。姬宁的《从跨学科视野看舞蹈艺术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结合音乐传统美学研究"声无哀乐论"的学理思路来梳理舞蹈学科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并对这一关系提出"舞蹈样式决定律"。宋德发、王晶的《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纷纷扰扰30年》则将中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30年,一些理论热点问题的争议概括为3点:第一,"跨文化"是必须的吗?第二,"以文学为中心"是必须的吗?第三,到底如何"跨学科"?并提出,如果以"学科立场"来审视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自然会纠结于这些争论,如果以"问题立场"来审视,这些纠结就会烟消云散。只要研究者真的具备跨学科的意识,尤其是具备跨学科的能力,那么,无论怎样跨其实都可以。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展开,相信对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建构,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钢琴伴奏作为舞蹈教师、编导的第一助手 ,它不仅与教学以及舞蹈艺术的舞台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还在舞蹈的各个阶段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具有高度音乐水平的现代舞蹈艺术 ,却又向舞蹈钢琴伴奏提出了严肃的专业要求。钢琴伴奏者既要综合掌握相应的演奏手法和技能 ,还要认真去理解舞蹈艺术的属性和特点 ,以及音乐和舞蹈表现相互关系的规律 ,努力提高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9.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如何进行,本笔谈3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何云波的《文学与伦理学:对话如何可能》以文学与伦理学的关系为例,揭示不同学科之间,共用一套话语,却因为价值取向的歧异,导致对话的困难。就像文学中关于两性关系的描写,与现实的伦常,往往是相冲突的。文学与伦理学,如何对话、融通,便成为一个问题。姬宁的《从跨学科视野看舞蹈艺术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结合音乐传统美学研究“声无哀乐论”的学理思路来梳理舞蹈学科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并对这一关系提出“舞蹈样式决定律”。宋德发、王晶的《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纷纷扰扰30年》则将中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30年,一些理论热点问题的争议概括为3点:第一,“跨文化”是必须的吗?第二,“以文学为中心”是必须的吗?第三,到底如何“跨学科”?并提出,如果以“学科立场”来审视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自然会纠结于这些争论,如果以“问题立场”来审视,这些纠结就会烟消云散。只要研究者真的具备跨学科的意识,尤其是具备跨学科的能力,那么,无论怎样跨其实都可以。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展开,相信对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建构,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如何进行,本笔谈3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何云波的《文学与伦理学:对话如何可能》以文学与伦理学的关系为例,揭示不同学科之间,共用一套话语,却因为价值取向的歧异,导致对话的困难。就像文学中关于两性关系的描写,与现实的伦常,往往是相冲突的。文学与伦理学,如何对话、融通,便成为一个问题。姬宁的《从跨学科视野看舞蹈艺术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结合音乐传统美学研究“声无哀乐论”的学理思路来梳理舞蹈学科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并对这一关系提出“舞蹈样式决定律”。宋德发、王晶的《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纷纷扰扰30年》则将中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30年,一些理论热点问题的争议概括为3点:第一,“跨文化”是必须的吗?第二,“以文学为中心”是必须的吗?第三,到底如何“跨学科”?并提出,如果以“学科立场”来审视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自然会纠结于这些争论,如果以“问题立场”来审视,这些纠结就会烟消云散。只要研究者真的具备跨学科的意识,尤其是具备跨学科的能力,那么,无论怎样跨其实都可以。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展开,相信对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建构,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