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西南,太湖之畔,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依托,总计200亿投资规划,打造一种前所未有的湖居生活。华丽家族|太上湖正对国家级太湖湿地公园,位于度假区钻石要地,以逾百万平米的国际化豪宅社区代言真正的湖居生活气质。  相似文献   

2.
太湖异名考     
太湖为吴中胜地,历来即有许多异名,或谓之震泽、具区,或谓之五湖、洞庭,也有三山湖、湖亭、姑蔑。太湖的异名记载着太湖的变迁、太湖的社会情况、自然环境,以及历史上人们的相关语言、认识等。太湖异名表现出形状定名、特征定名及吴越古族语言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唐五代时期 ,环太湖地区的苏、常、润、湖、杭五州展开了积极的兴修水利活动 ,主要表现在对太湖的整治、江南运河的整治、海塘的修筑和大量的农田水利基本工程的兴建上。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既大大方便了太湖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通 ,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发展 ,同时大量荒地的开垦和农田灌溉的保证 ,使得太湖地区成为唐五代最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地。水利建设对太湖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所起作用极其重大  相似文献   

4.
苏州地理河网位于太湖下游,具有一个较完整的湖荡河网系统,为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区。本文择其主要的水文地理特征—形态、降水、径流、地下水位和水质—分别加以梳理,着重寻求水利问题和径流特征之间关系,并提出环境水利方面的治理意见。  相似文献   

5.
郝浪 《百姓生活》2014,(1):46-47
昔日绣娘,如今成了创业明星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自古拥有苏绣之乡之称的江苏苏州镇湖,是苏绣的发源地。镇湖刺绣的兴起,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盛产蚕桑有关。镇湖地处太湖一隅,交通不便,农闲时,心灵手巧的镇湖女人纷纷拿起银针、丝线,刺花修被,贴补家用。镇湖刺绣来自民间,源于生活,历史上的镇湖刺绣,大都以日用绣品为主。  相似文献   

6.
一 现代地貌基本特征苏州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南部,又是太湖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境内地貌以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堆积平原为主,平原上水网密布、湖荡罗列,并有若干低山残丘耸峙于平原之上和太湖之中。平原、水面和山丘各占全区总面积的52.83%、42.52%和2.65%。  相似文献   

7.
吴县位于苏南太湖平原,西临太湖,是“一山二水七分田”的平原县。境内蚀余残丘,大多低于300米,系浙西天目山余脉,成岛状散布于境西的太湖之中及西南部太湖沿岸,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高岭土及其它矿产。境内地势低平、湖荡密布、河道纵横,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9℃,≥10℃的积温50C3℃,无霜期245天,年均降水量1110毫米。  相似文献   

8.
黄浦江水系形成原因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浦江水系是太湖流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发育的过程与太湖流域水文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由于北宋开始的海平面上升,太湖地区水文环境发生重要变化,湖群扩张,三路排水格局转为吴淞江一路,吴淞江曲流发育。这个变化是黄浦江水系开始发育的动力。13世纪末海平面下降,又导致了太湖地区的水文环境发生相应改变。吴淞江的迅速淤浅,推动黄浦江水系的全面成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太湖传统生态养殖系统具有非常突出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包括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协同发展和良好适应性以及丰富的文化多样性。遵循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动态保护"思想,应该对太湖传统生态养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实践和理念两个层面的活态传承:实践层面的活态传承的关键是以"动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代替以往的"冷冻式保护"和"破坏性开发",找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理念层面的传承则在于通过地方政府的引导和专家介入,让太湖传统农业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人与自然共居共生关系意识以及废物循环利用准则等人文生态理念扎根于太湖地区的农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农民的内心,增强他们对太湖传统农业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促使其主动将太湖传统农业文化中的人文生态理念内化并自觉地运用到现代农业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西洲雁 《社区》2014,(23):46-46
一旦提起长江中下游一带“鱼米之乡”的美名,“接天莲叶无穷碧”堪称标志性的风景之一。广袤的平原上,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著名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高邮湖、巢湖、洪泽湖等大淡水湖散落于此,造就了“水乡泽国”之名。  相似文献   

11.
太湖水系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湖水系变迁与当地地质发育历史、三角洲发育过程以及人类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整个历史时期内大致沿着三江→湖泊→水网化的方向发展.一、古代三江与太湖的形成太湖平原在大地构造单元上西部属于南京凹陷的边缘带,东部属于江南古陆东北延伸的潜伏带,在第三纪地壳运动的影响下,自第四纪以来前者表现为继续抬升,后者表现为不断下沉,太湖湖盆正处于转折地带.根据钻孔资料沉积物岩性的分析,当晚更新世末期,太湖平原成陆以后,西部山区之水由苕溪、荆溪(古名濑水)等流向平原,苕溪下游大体  相似文献   

12.
基于明清时期太湖地区(苏、松、常、杭、嘉、湖六府)的文献资料,从土地整理、育秧与移栽、施肥与灌溉、耘耥与烤田等四方面考察了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水稻生产技术。研究表明,这一历史时期太湖地区稻作生产呈现精耕细作深入发展,广泛使用人力以代替畜力,技术以长期经验总结为主要特点,这些发展特征是由于人口压力、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共同作用造成。  相似文献   

13.
正古色古香宝塔街烟波浩渺的三万六千顷太湖,别称震泽。江苏吴江古镇震泽借太湖之光,因此得名。震泽自古就是好地方,柳亚子先生有诗赞道:"太湖湖水连天阔,中有灵区号震泽。"不久前,笔者慕名前往观光,不虚此行。震泽是一个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镇,也是中国著名的蚕丝之乡。它位于苏州市吴江区西南部,毗邻太湖,居吴头越尾、苏杭之间,有天堂之美,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一来  相似文献   

14.
吴县市是太湖之滨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吴县市拥有太湖三分之一的水域,吴县人视太湖为“母亲湖”、“天堂湖”。古往今来,烟波浩渺的太湖水,以博大的胸怀哺育着辉煌的吴越文化,滋润着吴县这块山水清丽的土地,赐予了吴县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人文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吴县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市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农业大县到经济强市的历史性飞跃。今日吴县市,已成为全国经济基础最发达、发展速度最快的县级市之一,在历次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中均名列前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洪仁玕提出的“防意如防城”、“胜惑即胜敌”这一思想出发,从新的角度研究了洪仁玕的思想,论述了洪仁玕“防意胜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详细地阐述了洪仁玕面对后期太平天国思想领域的严峻形势,为收拾世道人心,稳定政局,抵制封建腐朽思想的腐蚀和诱惑,提出的一整套“防意胜惑”的有关方策。文章认为洪仁玕“防意胜惑”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太平天国革命理论,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华人时刊》2010,(6):42-43
正充满魅力的淀山湖承载着一代一代人美丽的梦想。新中国成立之初,首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元帅看到淀山湖曾经以诗寄情:"又到水天空阔处,西望无涯通太湖……此湖最近大上海,繁荣可以  相似文献   

17.
太湖平原水利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海瑞致力于整治吴淞江、白茆河并获成功。本文着重探讨他的治水主张和整治工程,尤其是对海瑞究竟整治何处地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同时,探析了他在治水中“以工代赈”的思想与治水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丹阳湖的历史变化与水阳江流域的农田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丹阳湖原是古代丹阳大泽的一部分,现为皖南地区大湖泊之一。湖容面积现为十五平方公里,流域面积不下七百平方公里。其四周疆域的大体情况是:东北有新桥河、漆桥河注入东芦山和云鹤山南麓的山水;正北向有条名为胭脂河的水道,同通向南京的秦淮河相连;西有芜湖水、姑熟河与长江通联,吞吐长江过多的水量;西南经青戈江、水阳江、郎川河、牛耳港注入徽州山洪来水;湖的正东向通过骨溪与太湖沟通。这只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早在建党初期,毛泽东就提出了反腐防变的思想。在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毛泽东一直有针对性地坚持和反腐败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高校网络舆论是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兴力量。如何运用网络教育的现代教育手段,占领思想政治教育高地,引导大学生的舆论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成为当代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主要以重庆大学民主湖论坛(民主湖BBS)为例,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调查与研究,对当代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方法和策略,从实践探索的角度,为高校网络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