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近几年来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大量的外国影片被引介到中国,影视翻译也随之兴起。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影视作品片名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功能对等理论的所谓对等并非完全的对等,而是有依据的对等。  相似文献   

2.
将英语电影片名译成汉语,以功能对等为目标,按照片名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要求进行翻译。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对片名进行分析、转换和重组,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使汉语译名形式与英文电影内容达到辩证统一。既注意到标题的字面意义,又注意发掘其深层意义。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对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强调翻译不仅要译出原文的字面意义,而且还要译出原文的隐含意义,以使译文读者产生同原文读者相近的效果,即获得言后行为效果的对等.讨论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并通过一些实例,借鉴电影片名的几种翻译方法来说明言后行为效果时等理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语言真挚朴素又优美隽永,字里行间包含真情实感,发人深省,可谓风格独特.钱炜和林珍珍所译的《季羡林散文精选》在词汇、句法、修辞及基调等方面上贴切原文,很好的展现了原文的风格,属于散文翻译中的佳作.本文拟以该译本为例,说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对散文翻译中风格对等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个成功的电影译名应该反映影片主题及内容,传达影片蕴含的文化信息,同时又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审美需求.本文拟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分析电影片名翻译中译者对不同语境因素的顺应.通过本文,笔者期望读者能更多地了解顺应论的强大解释力,同时也为翻译实践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量外文影视作品的引进,中国观众既能了解国外社会价值观,也能学习英语、练习口语.因此,影视字幕翻译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功能对等”理论通过具体分析情景剧《生活大爆炸》的字幕翻译,分别从语言、文体、文化这三个层面对外文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电影片名的翻译属于跨文化交际活动,深受文化差异的影响。本文在分析文化差异对片名翻译效果影响的基础上,简要概述电影片名的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电影Tristan and Isolde《王者之心》的片名翻译为例,用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的“翻译即改写”,分析在该片名翻译活动中原作编剧、中国电影制片方、中国电影发行方、译者等在这一翻译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分析表明,电影片名的翻译本质是以商业利润为目的的改写。  相似文献   

9.
功能对等理论是尤金·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上个世纪中期在翻译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是早先传到中国的翻译理论之一。赏析珍妮·凯利和茅国权对钱钟书《围城》的英文译本,分析功能对等理论在该作品汉英比喻翻译中的体现,进而发现运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比喻翻译能有效地弥补文化差异,使译文更符合原文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电影片名具有传播信息、审美、表达情感等功能。片名翻译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影的商业价值。电影片名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吸引观众购票观看。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译者必须在目的论指导下,采用恰当的策略向观众提供影片的基本信息,实现片名三大功能之一的祈使功能,最终实现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在增加了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也给小说的翻译增添了难度。奈达的功能对等,是指译文对译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与原文对原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大体对等。本文以登特.杨父子合译的《水浒传》新译本为例,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水浒传》英译本中常见修辞手法的翻译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翻译所强调的对等包括主位对等。在汉英法律文本翻译中,虽然多数句子翻译可以达到主位对等,但也存在少数主位不对等的情况。其中无标记主位的不对等方式在"汉语句子零主位在英译时有主位"和"状语由述位变为主位"这两个方面表现明显,而有标记主位的不对等方式集中体现在"主动与被动的转换"和"话题主位与主语主位的转换"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翻译所强调的对等包括主位对等。在汉英法律文本翻译中,虽然多数句子翻译可以达到主位对等,但也存在少数主位不对等的情况。其中无标记主位的不对等方式在"汉语句子零主位在英译时有主位"和"状语由述位变为主位"这两个方面表现明显,而有标记主位的不对等方式集中体现在"主动与被动的转换"和"话题主位与主语主位的转换"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借鉴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式理论,以我国刑法词语为例证,探讨法律词语的词汇认知表征和概念化模式。通过研究发现,法律词语的概念化是以语言系统和概念系统的交互与融合为特征的动态语义建构过程。在法律语境和法律行为因果关系的制约作用下,法律词语的词汇概念经过选择与融合机制,激活了相应的法律行为事件认知模式。词汇概念与认知模式的组构与整合使不同类型的法律词语形义匹配体进行细微调整或重新匹配,进而协调不同概念化主体的认知差异,实现一致性语义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奈达对等翻译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十七大报告》中几种使用频率较高的程度副词的翻译策略,总结了政治文献中常见程度副词的处理规律,以期对程度副词的翻译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对陆文夫的《文化沧浪宜人居》译文作具体分析。从意义和风格的功能对等以及重创,解释性翻译,正说、反说与问说的转换等英译策略几个方面阐释了功能对等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认为翻译时不仅要结合语境和背景知识来理解原文意义,也要兼顾汉语和英语在文化思维、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电影翻译是翻译文化中的一个子集,它既是一种文化产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商品。片名就是它外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彩的片名在实现其票房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其艺术价值,更好地发挥其文化传播的功能。然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造成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障碍。翻译英语影片片名时,应根据不同的需要从文化意象的等值、修润及重构三个方面着手,传达原作的神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越狱》第一季中四段含有文化内容的经典字幕翻译为样本,试用功能对等理论对字幕中的俚语、典故、警句进行分析,探讨字幕翻译是如何实现对功能对等的.  相似文献   

19.
朱生豪的莎译本在国内译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用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来探讨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作品,认为朱生豪灵活运用了意译、省译和增译的方法使其译作达到了奈达所提倡"最自然的对等"效果,有力地传达了莎士比亚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二十世纪以来,众多中外译家尝试把这部旷世巨著译成英文,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两部是杨宪益夫妇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David Hawkes与John Minford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笔者尝试用奈达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