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省情"是在贵州高校中开设的新课程,课程的教学应以推进"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和归宿,反思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足,确立符合贵州省情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要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于切实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但当前以问题为核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阻碍了课程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针对这个问题,积极心理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视角。以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为指导,论述了"主题探讨—心理辅导与训练—思考、价值澄清与分享"的团体辅导式的教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形体课程特点,从目标引导、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化以及考核内容与方法的改革等四个方面,构建以心理调适和运动技能传授并重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认知体系,能使学生形成客观自我评价,有助于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能力本位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新兴理念,与传统的知识本位教育理念有着本质的差异。大学语文课程应当引入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以提升语文素养为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即体验"的课程观,贯彻人本主义的教育价值观,从而推动大学语文课程摆脱现有困境,为课程定位、教材建设、教学实践的改革与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分析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论述心理拓展训练的内涵、特点和作用,提出将心理拓展训练引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来,并列举了若干比较成熟的心理拓展方案以供参考。实践证明,心理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弥补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和内容的不足,将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高职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相应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有其独特的教育目标,但该课程的教学却普遍存在着课程化、知识化的模式,教师教学多采取教说、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分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浅析积极心理学理念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案例教学是一把"双刃剑"。案例教学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促动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加强教学互动;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协助自我维护心理健康。不过,也存在案例教学过程随意、欠缺案例教学升华等问题。我们应从精选案例,营造氛围;注重案例教学模式多样化;及时对案例教学总结述评,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分属于不同的体系,但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即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针对目前职专学校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取心理健康教育之所长,在德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丰富传统德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传统的或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基础,以生成的或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指向,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生成线索。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预见性、建构性、体认性和自反性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不仅成为超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一般原则,同时也为克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探讨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目标、方法和内容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从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与实践运用出发,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要有侧重点并以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调适能力为主,课程教学方式要注重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课程教学内容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并构建积极心理教育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是在特定情境下进行的,其学习过程必然遭遇到内源于高校教育教学体制、伴生于该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等直接或间接制约该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及其效果的障碍,其中授课教师素质的相关性影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现实境遇的场域效应是其学习的主要潜在障碍。职能部门和学界既要从宏观的高校教育教学体制入手进行"综合治理",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有的地位;也要从微观的课程教育教学层面进行改革创新,增强其课程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课程目标学科化、理论化倾向,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深度不够等问题,建议应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遵循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实效和动态反馈,分别"引入—创设体验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经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五阶段体验循环模式,让学生在蕴含丰富体验和感悟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心理知识。结果显示,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都存在着观念、认识上的误区与偏差,为此,在实践工作中,要提高学校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以专门的学科形式出现;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渐建立起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优化教师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的培训与管理工作;重视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运作。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课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课程的重要意义,分析该课程的特点,对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质量,分析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存在的不足,阐明建构主义理论的概念、主要模式及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优越性,介绍引入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初步实践及成效,探讨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重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模拟教学、教育实习等职前教师教育实践作为"实践环节"、教育实践活动形式来探索与研究,是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突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把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重新建构其理论框架。为此,在分析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建构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明确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内涵与特点,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几方面建构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17.
构建改革女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逐步提高体育教学课程质量,在全面普及女大学生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同时,更有效地促进体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确立"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多样化"的教学理念,以构建课程模块的形式,加强美育教育,着重提升女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观念,进一步培养女大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工学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专业导向的"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并从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设置、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些改革方法不仅解决了"电工学"课程的上述矛盾,还体现了专业特色教育的必要性,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开展了部分课程的双语教学,特别是经济、法律、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开设双语课程的多。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一是要明确目的,二是要区分"教育"与"教学"两个概念,三是要明确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四是明确教师、教材、学生这三个要素的特点及要求。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该课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了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为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