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谷崎润一郎作为日本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不仅在中国文坛留下了足迹,而且深深影响了一大批中国现代作家。然而,中国现代文坛对于以谷崎润一郎为代表的日本唯美主义的接受不是全盘照抄的,是立足于现实的,是与当时中国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新感觉派是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出现在日本文坛上的一个文学流派,其一出世,便在文坛上掀起一股轩然大波,冲击了以私小说为代表的旧传统,引进了欧洲现代派的新潮流,从而揭开了日本现代文学史的序幕.历史上,日本新感觉派曾对中国文学创作产生过两次重大影响.近来,随着中国新感觉派代表作家的作品逐渐被重新出版发行,有必要对日本新感觉派文学予以评析,重新认识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3.
日本中世纪发展起来的独具特色的艺道文化代表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日本深刻的文化精神和独特的审美内涵,兼备文武之道的日本围棋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文化之一。日本作为围棋的第二故乡,从中国接受围棋,又将其发扬光大,使其带有日本文化的鲜明特色及美学内涵。日本的棋道文化将传统与现代加以融合形成的家元之制,对佛禅的吸收纳入显示出的禅意禅趣之境,精神与审美的提炼彰显的风雅之美,充分显示了日本艺道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河上肇作为日本近代的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与中国思想有着极其密切的双向联系一方面,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河上转向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地位的日本近代,他始终亲近中国传统文化,从儒学中汲取"求道"的精神动力,并以中国古代思想为媒介来论述他的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和人道主义;另一方面,河上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又成为现代中国思想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途径,现代中国的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者,都借助他的著作学习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对现代中国的革命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广灵剪纸题材广泛、寓意深刻、样式众多,且流传久远,具有粗犷、简练、明朗的特点,是中国北方剪纸的典型代表。与中国剪纸有着密切关系的日本剪纸,在充分借鉴吸取中国剪纸的技法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文化特点不断发展,逐渐呈现出与中国剪纸不同的异域风采。此外,传统与现代艺术的结合,为广灵剪纸和日本剪纸在当今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7月18-20日,第二届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宝鸡万利酒店举行。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陈瑛、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孙春晨,以及韩国代表洪容憙、荷兰代表马库斯(Marcus)、日本代表佐藤贡悦、新加坡代表王永炳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赵荣侠主持。  相似文献   

7.
《狂人日记》提供了思考现代文学中现实主义、现代、主体等一系列理论命题的契机。作为巴赫金“思想小说”意义上的《狂人日记》,描绘了一种理性的、以“恐惧”为内核、有行动能力的现代主体。接续着以竹内好和伊藤虎丸为代表的战后日本鲁迅研究的思考,指出这样的主体形态是中国独特的现代历史进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剧烈变革时期,中国的史学、文学、哲学、美术等皆在不同程度上踏上了现代化的征程.在西学东渐以及"史学革命"的潮流促动下,中国美术史学在引进与模仿、固守与创新的渐变过程中实现了向近现代化转型.以陈师曾、潘天寿、滕固为代表的近代中国美术史研究者,深受日本以及西方研究模式的影响,把国外美术史研究方法引入中国,对于启迪、促进中国美术史研究现代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以郑午昌、傅抱石、胡蛮等为代表的近代美术史家立足中国文化本体地位,坚守中国美术本体化的基础,同时吸收西方的学术方法,突破了传统研究路径,通过融合与创新,深刻拓展了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新路径,亦促使中国美术史的撰写形式逐步由单一模式走向多元化发展,本土化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变得更加成熟和完善,中国美术史学亦在坚守与变通的过程中实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三个代表"的基础。我国现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多层次性和多阶段性。我国现代先进生产力的这一特点与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生产力主体力量先进部队的阶级特性,决定了党必然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面向新世纪,我们党坚定地站到先进生产力的前沿,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与科技创新,从而进一步解决好了党在新世纪"如何代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森鸥外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大文豪,在推动日本近代文学发展方面建立了丰功伟绩.文章从明治、大正时代社会的二重性出发,分析了作为时代代表作家的森鸥外在思想结构、文学性格上的二重性,其传统与反传统的互制心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针灸腧穴疗法传入日本后,直至江户时代,日本的禁忌穴一直沿袭着中国历代典籍的记载.古方派在针灸领域的代表人物菅沼周桂提倡亲学实践,对传承日久的禁忌穴提出质疑.实际上,强烈提出禁忌穴反得奇效的管沼周桂并未在治疗中过多使用禁忌穴,他所使用的少量禁忌穴在中国针灸典籍中都能找到使用依据.而他所积极倡导的摈弃一切繁复的理论和禁忌,包括禁忌穴的禁忌,则与古方派一样,有陷入形式主义之嫌.基于类似于现代解剖学的思想认识、实践经验、文献传承以及复古思潮的兴起,在不同时期影响着中日两国对禁忌穴的认识与应用,带来了禁忌穴数量的增减.禁忌穴在中国的发展后期虽出现无根据的妄加,但总体上是以对人体的认识和实践经验为基础的.而日本方面所谓的突破与创新大多是基于理论的简化与实际应用的便利,这种实用主义在针灸理论与疗法日趋复杂的境况中,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却将日本针灸引向了理论缺失的歧途.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译介现代中国文学的国家,来华记者和一代代中国学家是其传播与接受的主力。不同于日本汉学家对古典中国文学的译介是为了找寻归属感、亲和性和凝聚力,日本中国学家长期译介现代中国文学的政治意味浓、现实考量较重,且学理性较强。日本翻译、传播、研究和接受现代中国文学的基础和规模决定了它的深广度。  相似文献   

13.
孟子、柳宗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代表,其言论对日本近代哲学家中江兆民具有很大的影响.受其影响,中江先生附会西方近代民权主义,对日本上层社会的腐败给予了深刻遣责,流露了对人民大众由衷的同情心.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中国学术史证明,中国学术发展,必然与国际学界联通.日本是中国近邻,学术联通,更为密切.近代初期,中国借助日本引进西方逻辑.而近现代日本学人,用西方逻辑方法,开拓中国逻辑研究,起步略早于中国.中日两国学人,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助于世界的学术繁荣.近年日本学人研究中国逻辑,新论迭出,可资借鉴.本文综合评论日本学人末...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中国人认识日本的过程中,作家是一个主要群体。中国现代作家中的许多人,青年时代负笈东瀛,早年的留日经历,使他们对日本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形成了爱恨交织的情感基调。9.18事变和1.28事变,中日两国进入局部战争状态,迫使作家们面临艰难的思考和痛苦的选择。在对待日本的态度上,形成了以邹韬奋为代表的激进派、以胡适及其《独立评论》派同仁为代表的保守派的分野,鲁迅、蔡元培、周作人等也持有理性的态度,不断告诫中国的年轻人保持冷静。同时,巴金、陶亢德等人数度警告日本人。到了1935年之后,随着日本军部势力的步步紧逼,不论保守派还是激进派,都认识到中日大战已然无法避免,中国现代作家的主流层面,经历了由惋惜到决裂的心路历程。可以说,中国现代作家的对日认识,是爱恨交织、惋惜、再到决裂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16.
<三字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状况的重要典籍.<三字经>大约于14-15世纪东传日本,成为日本人的汉学启蒙读物.随着时代以及自身文化的发展,日本人在使用此书的同时,也创编了不少对<三字经>进行改编、注释以及翻译的作品.另外,日本人也模仿<三字经>,创作出不少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新作品.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以前的中国,作为下属官吏的地方人士做了大量地方行政的日常工作。这些人既是政权的代表,又是人民的头领。要充分了解现代以前的中国政权与社会,得首先了解这些行政官吏及他们从事工作的机构,否则便是不完全的。正是对这些中介物问题的兴趣引发了这一方面的研究。类似的机构从公元前221年中国建立起封建帝国,至公元1912年帝国崩溃一直都存在着。但是,宋朝(960—1276)对有志于研究中国政治体制的结构与发展的历史学家来说,却具有特别的吸引力。这是一个改革与迅变的时期,其间有许多在以后各朝代中出现的特征因素初见端倪。历史学家把宋朝分为两个时期,即北宋(960—1127)和南宋(1127—1279)。日本汉学家曾经初步研究了北宋乡村一级的政府机构.但对南宋的状况却没有  相似文献   

18.
论曹禺对奥尼尔悲剧观念的接受与扬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禺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其戏剧创作受西方戏剧的影响较深.他的现实主义观念与戏剧观比较接近易卜生、奥尼尔、契诃夫等西方剧作家.其中,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奥尼尔对悲剧观念的思索、对人类命运的追问,以及戏剧诗意化的表现都对曹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两位戏剧大师的艺术作品,都因表现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以及洋溢着对人类理想的追求而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日本著名的唯美主义作家,谷崎润一郎于1933年创作的小说《春琴抄》被视为其回归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代表之作.这部小说通过描述女主人公春琴以“残缺”之身而追求“永恒”之美的心理,刻画男主人公佐助崇拜女性、丧失自我的形象,揭示了二者的人格缺陷与唯美追求,突出了一种超越“二元对立”框架,以缺陷与永恒为基准,以审美与女性为主题的唯美主义立场,展现了谷崎润一郎文学的内在的独特魅力与回归日本传统的独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徽派建筑装饰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重要建筑文化对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的创新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以砖雕、木雕、石雕和楹联匾额装饰等为主要代表的建筑装饰艺术理念促使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将文化、民俗与创新相互融合,为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和家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