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当代著名作家王充闾先生的散文,创造了独特的语言形式,他把现代汉语同中国古典诗词相融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诗化语言形式。这种诗化语言在散文创作中具有对主题的开拓作用,对情节的推动作用,对哲理的深化作用,这种诗化的语言形式对当代散文创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陆学界对于处在台湾当代文学发生期的女性散文缺乏整体的独立研究。而1950年代是台湾女性散文发展中承前启后的分水岭。迁台女作家们以学者散文、诗化散文、主妇散文等多元范式及广泛的取材意向、独特的女性意识、颇具建设性的写作理念等为台湾文坛的后来者提供了有力的参照。  相似文献   

3.
从《听听那冷雨》看余光中的散文大家风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光中的散文名篇《听听那冷雨》既体现了古风飘袂,又呈现出今韵恣肆,风格独特。浓浓的乡愁凭借着雨的推力而自由挥洒,语言简洁而富有"诗化"的韵味,多活用文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追求唯美,感情充沛,呈现出一派现代散文大家的风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鲁迅散文<好的故事>的分析,以图管中窥豹,探讨其散文独特新颖的艺术形式,挖掘其在社会转型期深刻凝重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5.
矫情的“诗化”处理是彭学明乡土散文构建“湘西”乡土情境的基本方式;伪诗情破坏了乡土散文特有的叙述氛围和审美体验;摒弃伪诗情,回归散文传统,是散文文体美学特质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不论散文的概念如何界定,不论散文的范围扩展到何种程度或狭窄到何种地步,“闲话”与“诗化”两类散文在散文“王国”中的正宗地位,随着散文盛衰起伏的历史变革日趋明朗,越来越为更多的人们所接受,所确认。尽管“闲话”与“诗化”两类散文还没有在文学类说中注册立名,尽管在辞书中还没有列入闲话散文与诗化散文的词语条目,但是,二者不仅具有往日的辉煌,而且在新时期中蓬勃繁荣,蔚然壮观。散文的三千余年悠久历史和散文体裁定义的模糊不清,散文作品的光华璀灿和散文本体特征的似有若无,显得何等的失调,又是何等的令人怅惘!散文从它的起始点——文体本性上,就陷入了沼泽泥泞之中,虽殚尽其力却难以启动前行。散文理论何以走出困境,何以突破僵局?这里试以“闲话”与“诗化”为题,换一个角度切入散文的文本世界,也许不致重蹈枉然徒劳的复辙。  相似文献   

7.
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驱使下,杨朔散文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在具体的操作程序中,选材与提炼、意境与氛围,是杨朔散文凸现其既定思想目标而又最具有独特性与创造性的重要环节。杨朔因此使自己散文创作的艺术追求适合了当时时代的政治要求,因而也就以其“形散神不散”和“寻求意境美”的“诗化”品格成为了“十七年”年散文的典范性文本。其影响是深远的,但正因为如此,也留下了无法否认的遗憾  相似文献   

8.
<正> 刘一友(吉首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文系主任,沈从文研究室主任,《吉首大学学报》主编)各位来宾、朋友:现在沈从文研究学术座谈会开始.沈从文先生是湘西凤凰人,今年八十五岁,数十年来,他辛勤劳动,为我国现代文学史和物质文明史研究增添了一份耀眼的光彩.他从边城走向世界,其贡献已越来越引起了文艺界和学术界的注目.在中国近代的散文和小说中,第一个对湘西山水风物加以诗化的是沈从文,第一个  相似文献   

9.
女性作家在语言上极具天赋 ,她们的小说创作别具特性。总体看来 ,她们的小说创作往往采用散文般的诗化表达方式 ,叙述话语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同时又惯用心理分析和借鉴意识流表达手法。她们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她们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论初唐诗歌的赋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以后,形成了诗、赋平行发展而又相互渗透的局面。一方面辞赋、散文在不断诗化;另一方面诗也在逐渐赋化。这一态势一直持续到了初唐。在这段时期中普遍流行的小赋都偏重于抒情写景,散发着浓郁的抒情诗的气息。其实质也就是诗,只不过还保留了散文的形式而已。然而就连这形式也在不断诗化,比如当时的许多小赋不仅通篇用韵,而且文句整齐,而这不就近乎是分了行的诗吗?从形式上说,辞赋、散文的诗化是分别沿着两条路线进行的。首先是散文逐渐走向了四六骈文。四言本是《诗经》的主要形式,在五、七言发展成为诗歌最为普遍的诗行以后,它便转到了散文之中,并与六字句相配合,形成为四六骈文,这正好构成了对于五七言诗行的补充形式。但是四言对于诗歌来说,毕竟已经陈旧过时了,而六言却又不足以构成富于弹性的新的诗行,其结果便是产生出了这种半诗化的骈文。其  相似文献   

11.
郭风的散文创造了一个个五彩缤纷、美丽动人的意象。这种意象是纯洁美丽的,又是明朗晓畅的。这些意象营造出一个美丽纯真的童话世界,属于一种繁富型意象。郭风创造这种意象,或是以美抗丑、以乐抗苦,以真抗假,或是以纯真的童稚同严峻的衰老抗衡,或是以超凡脱俗与粗陋的世俗相抗衡。这种独特的抗衡方式,或许正是郭风散文意象母题深层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目前文学史上的“俗赋” ,主要指唐以后出现的以叙说故事为主、语言通俗的赋体文。从《神乌赋》与四言赋及俳谐文的承传关系中可以看出 :赋原本来自民间 ,自俗 ;赋入汉宫乃以俗为乐 ,所谓的“文人赋”正是汉代俗体雅化、散文诗化的结果。如果称《神乌赋》为“俗赋” ,那么此赋倒可谓赋体的本色、正宗。  相似文献   

13.
萧红小说具有诗化、散文化特征已是研究界公认的结论,其散文的"小说化"却少有人论及。本文以叙事学理论方法,从散文叙述的时间性、人物形象刻画和叙述人称三方面,重点分析了萧红散文的代表作,阐述了鲁迅对萧红创作"越轨的笔致"评价中所包含的"文体无意识"内涵,指出应避免因文类划分而割裂对萧红创作风格的整体探究。  相似文献   

14.
废名是京派前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独创性地将周作人的散文创作理论应用到了小说写作领域,将散文化写作与乡村题材、诗化语言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散文化诗体小说文体,对京派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及促进中国现代小说创作文体的成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废名的代表作《桥》为例,从非情节化的散文诗式结构、归隐与禅心的静寂意境、简洁幽深的诗化语言三个方面对废名诗体小说的文体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小说的诗化是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中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迟子建一直以自身的创作实践着小说抒情写意的主张。迟子建小说的诗化倾向主要体现在淡化故事、诗化语言、艺术构思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以来,历史题材小说创作蔚为壮观,其叙述范式发生了引人注目的重大转型:如从诗化的历史叙述转型为历史的诗化叙述,从故事化叙述转型为生活化叙述,从传统的民族史叙述转型为家族史、个人史的叙述等等,但历史的主体是人,对人的关怀应成为历史小说创作的最高形态和最后的归宿所在.  相似文献   

17.
近二十年来,我国文坛上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化微型小说,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诗化微型小说与一般微型小说不同,它有自身的美学追求,呈现独特的审美艺术特征:情节淡化,具有诗歌般浓烈的抒情性;刻意营造诗意氛围,追求意境美;语言的诗化,使作品增强了诗的意味、情韵。  相似文献   

18.
《妹妹上花楼》是蒋韵的短篇小说,作者以生命悲情与追寻为主题,以死亡为表征去言说内心的独特体验。该篇小说独具一格的是题材的选取,以湖南江永地区的"女书"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为故事叙述背景,从而建构起了充满诗意和古典气息的诗化小说,展现了其独特的叙事策略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9.
认识白立先生,是最近两年的事情.认识的缘由是阅读他的散文集<为了梦中的椰子树>.读完之后,感慨颇深,便把自己的感想整理成文字<激越灵动的心灵之歌>.当时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他以诗为文的审美取向,常智奇先生称赞白立的散文是"诗意盎然的美文",可以说概括得很准确.<为了梦中的椰子树>与其说是一本散文集,倒不如说是一本散文诗集,其中充盈着一股生命燃烧的激情,一种浸骨入髓的诗意,一种用有限包容、集纳、概括,表达无限的艺术情思,作为诗人的白立,我感到他身上更多显露的是诗人的才情,诗人的文笔,诗人的思想,他有一颗不泯的诗心.在他的散文创作中,他时时以诗心来关照客体,以诗化的语言来状物抒情,创作出了一篇篇灵动飞扬、意绪翩跹,色彩缤纷,意味十足的诗化散文.白立在散文的诗化过程中,借助了多种的修辞手法,或拟人、或比喻、或排比、或夸张,铺张扬厉,刻意繁富,使自己的思绪在多种修辞格的回旋流转中,得到浓化和细化.  相似文献   

20.
<正> 沈从文的散文,尤以他的湘西散文而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独占一席.他的湘西系列散文,焦点是人,“我对于湘西的认识,自然较偏于人事方面,”而决不是泛泛的浅吟低唱的风光景色之作,更不是着力于湘西奇诡风光的猎奇之作.作家把湘西的种种人事放在他别离了故乡十几年之后,放在一个从湘西土生土长之兵士到城市作家的十几年之后的框架之中来叙写.在这些散文中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这一片湘西的山水,无不透露出作家对人的生命的着力把握和尊重,同样,也呈示出作家对这块山水之中的生命形态的苦苦寻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