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控制权接管市场机制是一种针对企业控制权转移的外部市场化监管机制.本文在对企业控制权接管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研究了企业控制权接管中收益来源以及全面收购过程的效率问题,并得出相关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
民营化与逆民营化,已成为公共服务改革的两股浪潮。民营化以强调"效率至上"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引导;逆民营化以倡导公平的新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民营化认为,公共服务的最大问题是政府垄断导致的服务效率低下;逆民营化则认为,公共服务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放任市场导致公平受损。为了解决问题,民营化开出的药方是引入竞争;而逆民营化则提出强化政府管制。民营化与逆民营化二者的较量,实际上反映了公共服务中市场与政府二者作用的差异与竞争。民营化信奉市场,逆民营化则信奉政府,事实上,任何一个开放的社会,其公共服务都是由市场和政府共同完成的。民营化与逆民营化实质上是两种并行不悖的治理方式,二者可并存、相互补充、动态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化作为公共事业改革的一种新模式,在西方国家取得了成功,但其发展却伴随着争议和矛盾.借鉴西方国家经验,中国渐进地推行了公共事业的民营化改革.但囿于固有的集权体制和公民社会的弱小,特别是公共事业改革取向定位的不明确,使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民营化改革模式存在理论滞后、指导思想缺失、规制不健全、政事不分、效率低下以及腐败等问题.唯有加强理论研究,坚持政府集权而不能越权、公平优先于效率等原则,准确定位"民营化"内涵,确立以市场竞争为核心的公共事业运作机制,才能使公共事业领域的民营化改革得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对我国证券市场效率问题的研究多从“有效市场理论”出发 ,但对证券市场效率内涵的模糊认识以及侧重于信息效率分析的理论不足 ,使得基于“有效市场理论”的研究不能准确指出我国证券市场效率低下的制度性根源。从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出发 ,明确了公司控制权市场对提高证券市场效率的功能性和基础性意义。在我国经济转型期 ,改善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制度性抑制对提高证券市场效率意义重大 ,控制权市场的规范与否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证券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率,政府在参加公共事业改革过程中要打破垄断,实行政事分离,通过民营化最终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事业改革中来。文章在区分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基础上,讨论公共事业产品私人供给的可能性问题,公共事业产品提供方式影响了公共事业产品提供的效率和效果,与民营化改革的成败息息相关。另外,在公共事业产品产权制度安排与政府管制、公共事业民营化模式分析和民营化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提纲携领地阐述了民营化改革的作用、意义以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把民营化当作解决国有企业效率和财政危机的灵丹妙药,纷纷进行了民营化改革.在这股大潮的冲击下,俄罗斯、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分别对其国有/公营企业实施了民营化,取得的效果却不尽相同.本文从这三个国家/地区民营化的实践背景、采取的方式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所有制(即公有或私有)并不是影响企业/产业效率的关键因素,所有制变迁所带来的效果差异往往取决于其他一些前提条件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市政公用事业民营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垄断经营下的市政公用事业部门经营效率低下 ,自身积累和发展的动力不足。文章对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环境、民营化的效率、民营化的模式进行了分析 ,指出民营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机遇和挑战并存 ,民营化能够成为对原有制度的一种改进 ,同时提高社会效率。民营资本通过BOT等模式进入公用事业领域 ,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 ,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体系建设 ,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职能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俏江南资本引入为例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创始人在引入机构投资者后控制权旁落问题,创投双方积累的社会资本对企业控制权的博弈,并揭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稳健的战略规划。并从创始人角度认为现代民营企业在引入外部资本时应该从自我保护意识、资本博弈能力、准入时机、法律制度等方面来维护控制权的归属。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社会服务责信理论出发,以H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实践经验为例,认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需要建立完善的责信机制.文章以契约理论为中心,分析社会服务项目实施过程政府、机构、服务对象等之间的契约关系,特别关注项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民营化"应与"法制化"相适应,否则"民营化"并不能带来社会服务效率的提高,而建立完善的责信机制,其目的正是为了保证优质社会服务输出,避免社会服务资源的耗竭和滥用.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国际港口民营化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中国港口民营化运作模式和解决民营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具体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促进中国港口民营化发展,提高港口营运效率,为中国港口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1868—1998年130年来日本国有企业变动态势的个案研究,揭示出国有企业长期变动态势的规律,并指出关于国有企业的某些理论观点和改革主张的局限性。一、日本国有企业的长期变动态势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明治政府不但接管了幕、藩经营的各种官业...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着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为摆脱此种 困境,以英国政府改革为先导,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公共部门民营化改革浪潮 。进入90年代,伴随着治理理论的勃兴,民营化日渐成为公共部门治理中最为有效的工具。 文章立足于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治理背景,从政府能力、市场发育和第三部门的发展 三个维度出发,对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进而 提出了推进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13.
浅谈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中应当明确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公用事业民营化对世界各国的行政改革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改革浪潮方兴未艾。与此同时,许多问题也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出现。其中,民营化的价值判断、社会公平、效率、权力寻租等是我们首先需要加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共行政民营化一般分为组织民营化与任务民营化,具体形式更是多样化。国家任务、国家权力的范围与运用都涉及公共利益。法律保留与法律优先理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调整,一般来说,公共行政民营化实施没有法理障碍,即使干涉行政也可以通过功能、手段实现民营化,但考虑民营化涉及到公益以及人权保障,原则上仍有法律保留的必要,只是密度大小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5.
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改革主张打破公立医疗机构垄断医疗服务的格局,在医疗服务的供给中引入市场的力量,以提升医疗服务供给的效率。作为一种亲市场的治理工具,民营化为提高医疗服务供给效率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对医疗服务供给中的公平性形成了威胁与挑战,为了有效地维护和保障医疗服务供给的公平性,必须恪守几个基本的原则,即负责任的民营化、强调监管的民营化、倡导竞争的民营化和有界限的民营化。  相似文献   

16.
论政府在公共服务民营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政府失灵"的分析,指出公共服务民营化是解决"政府失败"问题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必然选择,并已成为全球行政改革的主要取向和不可逆转的趋势,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主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参与作用、监督作用、引导作用,所以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公共政策功能,从激励和规制出发,消除不合理的管制,完善相关的监管机制,对公众进行必要的帮助,以促进公共服务民营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从国有企业存在的必要性、现实性以及我国国有企业效率的分析 ,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 ,并提高国有企业自身的效率。批驳了民营化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唯一出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法学视角下的公共服务民营化面临着公共服务民营化与传统公、私二分法理论的冲突;公共服务民营化是否同时受公法和私法调整;公共服务民营化中是否适用"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公共服务民营化过程中是否存在"责任真空"等问题.中国的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存在诸多问题,进一步改革面临重重障碍.应当理性认识公共服务民营化,构建规范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法律体系,尤其是要防止出现"责任真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的路径选择与风险判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政府采用了渐进性的策略推动了公立医疗机构的转制与改革,民营医疗机构的数量得以大幅度攀升。尽管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改革在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提高医疗机构运作效率与缓解政府财政负担方面显现了独到的优势,但是民营化的不良后果亦日渐暴露出来,尤其是民营化改革所内蕴的风险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在界定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的内涵与可行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的实现路径,进而从医疗机构与患者的供需关系出发建构医疗服务提供体系,厘清医疗机构、患者与医疗保险机构等参与主体自身的内在风险因素,以及各参与主体间制约关系失衡时所引发的风险,包括新垄断风险、监管风险、软约束风险与社会公平风险等,力求全面地诠释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的风险及其发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由里根-撒切尔民营化改革所引发的中国民营化狂潮,通过对民营化改革在理论层面支持、反对、中立等观点的全面解析,立足于转型期"强政府-弱社会"的权利格局,进而在民营化与市场化、国有化、非营利化的碰撞与诘责之中,得出只有确立以竞争为核心的市场运作模式,而不单单追求"民营化"的形式,才能实现公共事业的善治;民营化只是中国公共事业改革的一种可能选择,而不是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