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明喻的本体和喻体所表示的语义和这个语义所影射的客观事物或现象以及这些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的头脑中所产生的意象的考察 ,指出了修辞学中用“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这一理论解释明喻及其语义时有两方面的不足 :一、当明喻中的本体和喻体表示的是具体概念时 ,“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概括力过强 ;二、当明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或其中的一个成分表示的是抽象概念时 ,“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显得苍白无力。本文认为 ,明喻的编码和解码与本体和喻体所表示的语义或这个语义所影射的客观事物或现象以及这些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的头脑中所产生的意象的相似性并不能解释明喻所表示的语义  相似文献   

2.
在隐喻翻译中,喻体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隐喻翻译过程中,可以用转化喻体形象、在目标语言中寻求相应的喻体形象、将隐喻变为明喻、对所翻译的喻体形象进行加注、略去喻体形象、添加喻体形象等方法进行隐喻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比喻是诗歌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手法。壮族嘹歌和英语诗歌都采用了明喻和隐喻等修辞手法,通过丰富的喻体对所说明的主体进行传神达意的描绘,产生了强烈的修辞效果。但是两者明喻和隐喻辞格中的喻体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不尽相同。从喻体的视角对嘹歌和英诗的修辞手法进行比较,有助于壮族原生态民歌的研究、推介和翻译。  相似文献   

4.
喻体是比喻的基本要素之一.对喻体所作的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共同本性、特征和知识决定了人们在使用喻体时具有共同理念和审美取向.因此,尽管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英汉喻体在语义类型和遣字用词方面却有着惊人的相同或相似.然而,由于受到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英汉各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从而使喻体蕴涵了典型的民族特征.跨文化分析和研究还进一步表明:英汉喻体的共性和异性是不同民族的审美取向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英汉习语喻体联想效果的比较,并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典故、文学作品、宗教信仰方面探析其联想意义差异的原因,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习语喻体所传承的文化内涵,从文化角度正确把握习语喻体的联想意义,从而准确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习语。  相似文献   

6.
在比喻中,喻体占据着主要位置.比喻的特色是通过喻体的选择显现的;喻体选择决定了整个比喻的语言特征和价值.从喻体的选择和喻体与本体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可以把喻体分为外显性喻体和内隐性喻体、顺向喻体和逆向喻体、定式喻体和自由喻体等几种类型.本文分析、比较了老舍和王朔作品中对比喻喻体的选择上的差异.老舍比喻用例中的喻体倾向于用现实生活中时类似物,注重形象性、通俗性;喻体很干净,平淡中显示出匠心.王朔比喻用例的喻体有很多世俗性东西,特定圈子的词语较多,油滑中显现技巧,有一定的反英雄效果.  相似文献   

7.
汉英动物词语喻体、喻义的文化内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任何两种不同民族都有文化重叠之处,加之人类理性思维的共性,往往导致喻体与喻义在英汉文化中有完全一致的时候。而又因各民族都有其文化个性,喻体和喻义在这两种文化中就会出现完全不一致的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实例,对比分析动物喻体、喻义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以喻体形象为中心、以实际翻译为例阐述了英汉翻译中的移植喻体形象、寻求相应的喻体形象、将暗喻变为明喻、对所译比喻进行解释性说明、略去喻体形象和添加喻体形象等六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一种认知工具。喻体在汉英修辞格中占有重要、关键的地位,是一种生动的源自生活的表达方式。喻体所指不同性别的人时,喻体能动性会产生差异。通过汉英对比,对不同性别的人喻体能动性进行分析,并据此探讨汉英喻体能动性的相似性、差异以及喻体能动性产生的原因。历史、文化、生活经验、风俗习惯等因素可以引起人的喻体能动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维吾尔文学作品中比喻的民族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是人类最重要的话语形式之一。一切物理世界的似同和差异都经过民族文化的过滤和加工。维吾尔文学作品中的比喻也是如此。作家对喻体的选择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因民族不同,造成喻体选择也有所不同。本文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维吾尔文学作品中作家对喻体选择的社会文化成因以及不同喻体所体现的独特的维吾尔文化内涵。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比喻的特点,探讨不同文化对比喻构成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喻体的文化差异及喻体翻译中文化缺损的弥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汉语言中,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式,由于两民族在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物质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在喻体的选择上或对喻体本身所蕴涵的文化寓意的理解上也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处理这些喻体时,应遵循等效原则,运用多种方法,科学把握、正确区分、深入领会这些差异,准确传达原语的文化信息与语义内涵,以弥补其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损。  相似文献   

12.
喻体是比喻的基本要素之一.对喻体所作的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共同本性、特征和知识决定了人们在使用喻体时具有共同理念和审美取向.俄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俄汉喻体在语义类型和遣字用词方面却有着惊人的相同或相似.然而,由于受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俄汉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从而使喻体蕴涵了典型的民族特征.跨文化分析和研究还进一步表明:俄汉喻体的共性和异性是由不同民族的审美取向的差异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英汉语动物习语喻体的对比研究,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及其中所存在的差异。文化差异常表现在用不同的喻体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意义上,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比视角对此进行分类比较。  相似文献   

14.
英语报刊新闻报道中比喻现象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英语报刊新闻报道中的大量比喻现象进行分析,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喻体形象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翻译时对喻体现象的处理方法,即保留喻体、替换喻体、省略喻体,并就此探讨比喻翻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喻体对照探讨英汉比喻互译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通过英汉喻体对照以探讨英汉比喻形象互译的途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比喻更往往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故比喻形象 的翻译是难中之首。笔者认为,喻体的处理是关键,译者须在保留原喻体、转换原喻体和舍 弃原喻体三者间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讨了国内英语修辞学界对于比喻的本体、喻体研究的不足 ,提出本体、喻体的界定 ,判断的必要性及方法 ,同时对比喻中本体、喻体及相似点的隐现情况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汉英习语的喻体及其联想效果上存在对应的关系。在喻体和联想效果不对等的关系中 ,汉英习语中有的喻体相同 ,但具有不同的联想效果 ;而有的喻体不同 ,却具有相同的联想效果。汉英习语间联想意义的不对等、不等值是常见的 ,因此 ,在理解或翻译时 ,要特别慎重 ,避免生吞活剥  相似文献   

18.
隐喻汉英翻译要求译者使用符合目的语社团社会文化特点的始发概念域的具体概念,来映射原语隐喻中的抽象概念,再现原语的隐喻意义和隐喻表达形式。事实上,现在一些汉英隐喻译文往往忽视隐喻的思维映射,不能接通汉英隐喻喻体意象,为此,要从转换喻体、直译喻体与增加释义、扩展隐喻与补出寓意等方面入手,来实现原文喻体寓意与译文喻体寓意映射的对接。  相似文献   

19.
文章借鉴语法学"语义指向"理论,认为比喻的延伸部分具有语义指向:指向本体、指向喻体或同时指向本体和喻体.同时指向本体和喻体的延伸是喻解,指向喻体的延伸是喻展,指向本体的延伸要么是喻解的特殊情况,要么不属于比喻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Glucksberg、Haught等认知心理学研究者在实证基础上提出了隐喻质量假说,即隐喻性表达的“合适度”制约着隐喻理解机制的选择和认知的难易程度.依据该假说,将“合适度”分为三个维度,即喻体为明显的隐喻性指称,具极高的合适度;喻体为双重指称,具较高的合适度;喻体为明显的本意指称,具较低的合适度,并进一步验证了该假说在汉语隐喻理解中的有效性,同时提出可通过在喻体前增加合适的形容词和兼顾本喻体搭配的策略来创造高合适度的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