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桃符演变为春联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一过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方方面面的内容。从桃符演变为春联,从神荼郁垒演变为其他武士形象的门神或门画,是桃图腾崇拜到英雄崇拜的发展,也是桃图腾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完美结合。桃符文化属于道家符箓文化,也反映着儒家的天人感应意识。桃符演变为春联的过程,是符箓文化由俗变雅的过程。春联对于原来实物表现的桃符来说,不仅是高雅的文学化,更是具有特殊美感的诗化。  相似文献   

2.
桃符文化在中华各民族中都普遍而根深蒂固存在着,在中华文化中形成了一种独具景象的文化单元。桃符在长期的流变中带上了几分神秘和虚假,但它的根基是真实的。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举一反三,能透视到世界上各古老民族中的神话、宗教及巫术等等,其实它们的初型都是人类生活中的真实事物。  相似文献   

3.
4.
"桃符"是对联的"渊源",似乎已成为联苑行家的共识。本文则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文章指出:先秦文献中的对偶句式,是对联的原始形态;使对联的原始形态最终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形式的,先后是六朝的骈文、唐代的律诗、宋代的词和元代的曲。若论渊源关系,只有它们才称得上是对联的"渊源"。"桃符"不过是使对联"推而用之楹柱"从而获得"楹联"之称的媒介而已。  相似文献   

5.
柏邦妮 《社区》2014,(2):28-29
我没有亲历过任何一场死亡。从小到大,家人将我保护得很好。我的亲人过世的时候,他们不让我参加葬礼。9岁时是爷爷,15岁时我的二舅舅自杀,25岁时,是我高寿但是遭罪的太姥姥,26岁时,是我的奶奶。我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葬礼。我的猫死掉的时候,我付钱给动物医院,请他们代替我埋葬。我很好的一个朋友离世,她的儿子说想见一见我,我说我太忙了。其实我知道,是因为我不敢面对死亡。  相似文献   

6.
妈妈的爱     
每次我犯错误的时候,妈妈都会骂我,甚至重重地打我,我觉得妈妈不爱我了。一天晚上,妈妈带我到广场玩,我决定试一试,看妈妈对我的爱到底深不深。 我跟在妈妈的后面,趁她不注意,偷偷地藏了起来。一会儿,妈妈找不到我了,就四处地跑,大声地喊我的名字。看着妈妈着急的样子,我忍不住跑到她的面前。  相似文献   

7.
孙惠芬 《社区》2008,(23):6-6
对我来说,创作和阅读就像两个吊桶打水,一个上来了,一个自然就下去了。我在写作时,不能读书,我在读书时,也不能写作。长篇小说《吉宽的马车》交稿后,我一直在阅读。我是一个没进过大学校门、只有初中文化的写作者,对我而言,书不仅仅是食物,还是灯塔,它除了养育我让我成长,还进一步照亮我的人生经验,焕发我的艺术想像,开启我对生活的思索。  相似文献   

8.
翰皇居是我们这座小城最大也是装饰最为考究的鞋店。两年前,我在这里买了一双新鞋,顺便想打理一下脚上的那双旧的,旁边的一个小伙子说,大哥,我给你擦一擦吧。看他一脸的诚恳,我坐了下来。我从来没让别人为我擦过鞋,见他蹲在我的面前,我有些惶恐,说,这不妥吧,我这样高高在上的,不尊重你。他看了看我笑了,说,大哥,你让我擦鞋,我挣了钱养家糊口,就是对我最大的尊重。  相似文献   

9.
忏悔的灵魂     
风吹着,可我却不曾感到有一丝凉意;雨下着,而我却不曾感到有一点湿润。 空气静止了吗?或许静止的是我。望着倒在地下那熟悉的面孔仍流着殷红的鲜血,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更准确地说,是什么也做不了——地下的那张脸,原本是我的,雨中那些血,本应在我体内沸腾。我,死了。我已不再是那个活蹦乱跳的我,我已不再是那个能说会道的我。我,现在的我,只不过是个孤魂。  相似文献   

10.
李连杰 《可乐》2010,(5):71-71
相对的幸福快乐,我一直在追求。小时候什么都不懂,我一哭一叫,妈妈就来抱我,姐姐就来抱我,我就知道亲人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接下来,大人告诉我要出名,要上好的学校,要比赛得第一,原来名是这么重要,我就很努力。到了16岁,我发现光有名还不够,还应该有利,所以我又努力。后来,我努力到一定程度,大家又说,其实有利还要有权,有权可以更快乐,于是我就顺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其实我走得挺快的,1982年我就有十万元了,1985年有了上百万,30岁身价上亿。  相似文献   

11.
我出生那年,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刚刚开始施行,我是你的第三个孩子。妈妈曾犹豫过,想去做流产。你坚决不同意,为此,你被罚了五百块钱,我一直长到五岁,才入了户口。便总有人取笑我,说我是黑人黑户,是用五百块钱买来的丫头。这简直成了我的致命伤,每次听人这么说,我就躺到地上撒泼,号啕大哭。这时,你便把我从地上抱起来,用温暖的大手抹去我脸上的泪,脾气暴躁的你,独独把宠爱和心疼给了我。你叫我乖乖,任由我搂着你的脖子撒娇撒泼。我的骄傲和任性,在哥哥姐姐羡慕的目光里拔节生长。  相似文献   

12.
仇雯 《金陵瞭望》2011,(35):80-80
在你我最美丽的时候,我们相遇。记得那一年,我刚刚大学毕业,青春舞动着我的梦想,走到了你的身旁。而你,也向我敞开宽厚的臂膀,向我承诺给我一个美好的明天。我知道,你我都很幸运,能彼此相遇,共同成长。是的,就是与你——南京长江三桥!  相似文献   

13.
情感吧     
《女人世界》2007,(1):80-81
Summer你好!我爱上了一个外国人,我跟他同居了两年多了,并打算要结婚。可是我家人和他家人都不同意。我想离开他,可是我舍不得离开他,我无法舍却他对我的好。如不离开他,我却伤害了我的家人。我父母已经老了,我真的不想伤害他们。我真的好矛盾,不知怎么样处理?  相似文献   

14.
他是我哥,就算我怨他,我失望,我无奈,我都不能脱离和他注定的血缘之亲。这种亲情最后的表达方式便是:我不想爱你,可是我不能失去你。  相似文献   

15.
祖孙乐厨     
达卿 《老友》2012,(4):40-40
我对烹饪十分热衷,而且把在家做菜当做人生一大习弋乐趣,家人戏称我为“家庭煮夫”。为了使下厨更加得心应手,我把家里的厨具配备齐全了。平时,我常爱收看各电视台推出的美食节目,从中我得到不少真传,制作面点是我的拿手好戏。我孙子从小在我身边长大,耳濡目染,渐渐也爱上了厨房。记得孙子3岁时,我就让他跟我进厨房看我做面点,让他接受烹饪的熏陶.  相似文献   

16.
凌晨一点,祝遥打来电话,明晚八点我有个饭局,不想喝酒,你到时给我打个电话,我好借口脱身。我被吵醒,可是并不生气,我说,好的。我知道。你放心。  相似文献   

17.
爸爸的爱     
我在家中是一个小公主,家人事事都顺从我,惟有爸爸,他用特殊的方式来爱我。记得小时候我做作业,爸爸总是静静地陪着我,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会耐心地教我,直到我懂了为止。可是现在,我发现爸爸变了,我去问他,他总是十问九不答,甚至还教训我:“这么简单的题目还不会做,自己去思考吧!”说完又顾自己做事。唉,没办法,我只有自己去查资料,每次都要花费好长时间。  相似文献   

18.
沈星 《可乐》2010,(12):20-21
我对我妈很依恋。 小时候,要是我妈不在家,我枕边就放着她的衣服。闻着衣服上香香的味道,我才能安心睡着。那时,我经常思考一个无比沉重的问题: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都不在了,我还要不要活?就像看革命战争电影,我也无数次假想,如果我被敌人捕获,到底是招还是从容就义一样,答案每次不同,小小的我很困扰。  相似文献   

19.
《山西老年》2011,(12):68-68
我想变作一只五彩的蝴蝶,飞到你的窗口,送去诚挚的问候。感谢你伴我走过春夏秋冬,指引我走过迷茫的十字路口。感谢你在我困惑的时候为我排忧,在我无助的时候帮我解难,让我今天依然生活得很有劲头。如果没有你,我想我的生活不会像现在这样丰富。  相似文献   

20.
命运真相     
一天下班,刚走出单位大门,有一个人面带微笑,神秘兮兮地拦住了我。我以为他认识我,便从大脑的记忆中快速地搜寻他是谁,但是半天没有结果。正当我迟疑之际,他说话了。他说我印堂发亮,我在下半年将时来运转,好事多多。接着说我近三年运气不好,错过了三次机会。我说,你都算错了,我用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