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是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近年来对农村初中语文早读课的情况作了些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堪忧——绝大多数学校的语文教师对语文早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把语文早读当课上更谈不上备早读课了,上早读课就是流于形式,盲目随意而收效  相似文献   

2.
正1现状学校、老师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书,要求学生到校后立即进行早读。然而,早读效果不佳,甚至形同虚设。刚开始学生声嘶力竭、喊破喉咙,渐渐地却如"骤雨初歇",到最后变得鸦雀无声;有的学生干脆变早读课为晚自习课。这样时间一长,以至于连教师也感觉早读课如"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了。这显然与设置早读课的初衷相距甚远。2必要性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早晨是人的记忆高峰期。在这  相似文献   

3.
从教近20年来,我认真的教学,在教学中,我发现早读是一个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大多数老师和学生认为早读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一节课。流于形式,没有效果,没有意识到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早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阵地,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从作用、内容、形式三个维度出发,阐述对早读教学的几点浅陋认识和心得。  相似文献   

5.
早读,顾名思义,即利用早晨的黄金时间,在大脑的记忆力特别强的时候进行复习旧知、预习新课而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一般时间为20~30分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语文早读是语文教学极为宝贵的一块教学阵地,教师只要讲究方法,科学合理地组织早读,就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晨读习惯,提高早读课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一、重视早读,提高口语、听力能力 由于受教育体制和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大多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听力也较差.如何解决"哑吧英语","聋子英语"问题.我认为除其他途径以外,充分利用每天的早自习时间,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及听力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学习中早读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面对农村中学的学生更为重要,他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要在早读课上下功夫,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听说读写的能力.古人就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时老师也能发现学生的发音、朗读、理解课文及语法概念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示范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量较少,词汇积累贫乏,语文阅读素养较低,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因此,加大对农村初中学生的早读指导,提高农村初中学生朗读能力,对于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语文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量较少,词汇积累贫乏,语文阅读素养较低,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因此,加大对农村初中学生的早读指导,提高农村初中学生朗读能力,对于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语文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办学的永恒主题.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来说,起决定作用的是两个因素,即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假若教师的素质很高,教学经验也很丰富,但学校的管理混乱,用人不当,赏罚不明,人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地调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很难提高的.  相似文献   

11.
在学校,备课组的重要性,无论是对于教研组还是年级组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备课组是学校的基本组织,成为了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师资建设,构建和谐的备课组,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这些都是学校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积极开发利用社区资源,能有效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在开放的社会交流之中,学校是一个子系统,自身不断和社会发生着交互作用.学校融入社区,不再是学校发展可有可无的策略而已,它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兴衰成败.对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就成为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学校利用社区资源,首先应与社区建立关系.建立关系后,学校才能进一步赢得社区的支持、协作和帮助.学校和社区关系的建立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主动了解社区、创设让社区组织和个人了解学校的机会、向社区提供服务等.以此推进学校和社区关系的建立和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一个千古不变的话题.学校教育是教育的最广泛形式,其核心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它是学校办学的宗旨,是统率学校各项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班级是学校教育中的基层组织.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的.一个学校只有把每一个班集体抓好,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整个学校的良好校风才能形成.在整个学校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是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特色学校创建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学校品位的需要;是学校特色内化为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学校特色升华为学校精神,感召教师成长的需要;是学校特色凝炼为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为此,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可以作为特色学校创建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学校档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它全面反映了学校最基本的职能活动,是评价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窗口",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管理、教科研工作和教育督导评估必不可少的资料.因此,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发展轨迹、文化积淀、办学特色,常常可以从档案中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7.
儿童从小到大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实践证明,学生素质的提高,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必要、有益的补充,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必须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 当前学校、家庭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三结合"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结合"的力度不足,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学校教育被家庭教育所抵消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教师校本培训是指从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由学校发起、组织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和每个教师发展需要的一种校内教师在职培训形式.这种培训首先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是"为了学校"的培训,即要解决学校当前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其次是"在学校中"的培训,即"校本培训"的问题必须要由学校中的人(领导和教师群体)来解决,培训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再次是"基于学校"的培训,即"校本培训"要从学校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校的现实基础和发展的需要,挖掘学校所存在的各种资源.校本培训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基础,是打造学校品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将学校建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学生的同步发展,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作为教育管理者,首先考虑的是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学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现代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决定着学校的育人质量,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品质.课堂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和阵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课堂教学效能的高低则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优劣的天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