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是一种很有效果的思维锻炼,不但能锻炼学生的感性思维,而且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使人思维活跃,流畅,能使人聪明.作文也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细心观察事物,学会分析问题,善于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社会.但我们的作文教学却令人失望.由于功利化的影响,作文教学失去情趣、忽视个性、远离生活,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互动.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提出:"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倡让学生自行自主去邀游于知识的海洋.不断去探索,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创新."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这是不容忽视的.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中,观察力是基础,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是整个智力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掌握系统知识的必要条件.观察力是指人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知觉并善于全面正确地发现客观事物的各种典型的不显著特征的知觉能力.它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智力的发挥水平.有敏锐观察力的人,他们对事物反应灵敏、细致,深刻、正确、完整,能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能察觉一般人察觉不到的东西.相反,观察能力差的人则对外界事物"视而不见",即使看也是浮光掠影,不能很好地认识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儿童认识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有了对事物的兴趣,才会引起学生细致地观察,从而引起欲望.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常常以下列几种方式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妹.阅读好象蜜蜂采花,作文好象蜜蜂酿蜜.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读,让读带动作文教学中的写,是很多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我充分挖掘教材中"读写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并加强课外读物的阅读训练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以读悟写,以读带写.  相似文献   

5.
张平 《科学咨询》2009,(6):51-51
鲁迅先生说过:"学习作文,第一须观察."的确,对初学写作的少年儿童们,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而这两大难题中,最让儿童头痛的是写起来"没材料".因而解决小学生"写什么"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而观察是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是写作前搜集材料的第一个环节.因此,要想解决学牛写作中的"材料"问题,就必须教会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认识事物,充实生活.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谈几点:  相似文献   

6.
我们不但要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因此,起始年级的作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小学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情感,形成写作能力的综合性训练过程.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观察、体验、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也是字、词、句、篇的综合练习.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课堂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作文是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语言文字表达的综合体现.其成功之关键在于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会观察、阅读自悟、反复修改是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越位思考是一种分析研究活动,是领导干部认识客观事物、作出正确决策所经历的艰苦而又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一个人对社会的观察和对信息的收集是有限的,如果只是从自身现实需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就难免会产生片面性.领导干部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就必须善于越位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观察和思考问题,以求洞悉事物,通晓事理.可以说,只有思考越位,工作才能到位.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小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他的语文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写我所见,写我所闻,写我所思"。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最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不但要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因此,起始年级的作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  相似文献   

12.
晏方莉 《科学咨询》2009,(16):35-35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 小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他的语文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写我所见,写我所闻,写我所思".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诞生."情感是写作的动力,怎样才能使学生的笔端倾注激情,文辞如充沛的原泉汩汩流淌呢?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主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从而使学生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又是训练学生思维,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但是,小学生作文教学难仍然是当前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笔者分析了作文教学难的原因,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实践探索了相关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的途径方法,深感"生活化作文"教学是化解小学生作文难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5.
高林 《科学咨询》2003,(24):33-34
所谓感悟,就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某现象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陆游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也即是这一情状.它能帮助我们加深对事物的了解,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从而生发独特的感受,形成独到的见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无疑是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及能力.由于综合性强,从而决定了作文的难度大.教师甚至家长都在指导学生学习作文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  相似文献   

17.
圣陶先牛有一句话很值得我们玩味"牛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陆游也说:"乐果欲学体,功夫在诗外."这诗外的功夫即是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认识.作文内容只有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每个学生才有话可说,有事町叙,有情可抒,有理可讲.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几个方面,他们相辅相存,多数教师对此很重视.但有的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其结果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难以提高,就是对学生的书面表达(写的能力)的培养也会带来极大不利.针对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重"写"轻"读",重"写"轻"说",以及"读"、"写"、"说"严重脱离现象,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以为只有注重"读"、"说"、"写"的互补训练,方能提高初中作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了,学生天南海北都有,每次来信几乎都谈及我的作文教学对他们的人生理想和工作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他们说最难忘的是我的作文批语和作文指导,点亮了他们人生路上的灯.我想把我的做法告诉同仁们,以共同探讨作文写作水平提高之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作文不该是痛苦的事,因为它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更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变烦恼的作文为快乐的作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