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科学》2021,(4):9-12
单位机构改革,应充分开发改革动能、势能与效能,提升改革组织力。坚持政治主导,以提升思维能力为核心开发"三能",提升改革组织力;坚持行政推导,以调整结构为主线开发"三能",提升改革组织力;坚持文化引导,以凝聚人心为重点开发"三能",提升改革组织力。单位改革的动能、势能及效能就是围绕组织力而形成的理论力、人力、物力及其联结力作用的结果。优化"三能"的正向配置,推动单位改革,要坚持改革的系统性,实现制度改革;把握改革的协同性,实现延伸改革;体现改革的科学性,推动递进改革;发挥改革的民主性,进行重塑改革。  相似文献   

2.
推行大部制需要配套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制改革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机构改革成败的关键。推进大部制改革,需要统筹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与社会组织改革,充分发挥政府、事业单位、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3.
推进组织改革需始终坚持三个原则:遵循理性改革目标、执行长效改革政策和坚守科学改革理念。相对于组织改革需要坚持的原则,组织改革也需要进行适度的妥协性调整,既要大胆创造改革行动缓冲区域,主动调整既定改革行动路线,也要尽可能地照顾改革利益受损群体。为此,理应正确认识坚持和妥协的重要价值,稳妥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顺利推进组织改革。  相似文献   

4.
吴卫东 《经营管理者》2011,(2X):227-227
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的阶段是改革攻坚克难的阶段,面临的主要是利益关系较为复杂、矛盾较为集中的一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经济改革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以会计工作改革来促进经济改革,实现会计工作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同步发展。本文分析了会计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财务报表的充分性与资源配置的同步改革、会计成本核算与监管职能的同步改革、财政体制改革与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同步设计三个方面提出了同步改革的设想,有着先进的会计经济改革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视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近日表示,中国下一步的改革任务非常艰巨,新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不能毕其功于10年之内。因此,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勾画的中国经济改革蓝图至少放眼未来20年,而改革重心在前10年。注重城乡改革之间、经济不同领域改革之间、社会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协调推进,应是下一阶段改革的新特点。卢中原认为,如果说十四大以前的中国经济改革主要是在对改革目标尚不清晰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的话,那么自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改革,则重在“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6.
当务之急是,要在改革策略设计上,化解阻力,使改革得到绝大多数人支持,宏观层面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要激发改革者的激情。改革有收益,也有风险,在大家都有利益时或利益不断扩大时,人们更多的是考虑风险,使改革激情减退。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风险更大。推进新一轮改革可能造成的风险是阶段性的、部分的,而不改革造成的风险则可能是长期的、全局的。改革允许试错,改革者也需要更大的自主权。改革会有曲折,但贵在坚持。要激发社会整体对改革的信心。当前经济社会中存在的许多不稳定,不是人们担心改革带来的。相反,是改革步子迈得太小导致社会不公平扩大引起的。改革恰  相似文献   

7.
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走向——强村、精乡、简县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现阶段,农村正在进行税费改革。税费改革的目的是规范税收体制,减轻农民负担,是一项利民工程。因此,税费改革又是对农村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但是,如果在税费改革中不能对现有乡村治理体制进行结构改革,税费改革的成效会大大减小,甚至有违税费改革的初衷。在税费改革起步时,我曾经发表了一篇题目为“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改革”的文章。[1]随着税费改革的推进,本人认为,在与税费改革相配套的乡村治理结构改革中,应该以强村、精乡、简县为取向,对农村利益关系进行再调整,使税费改革的好处真正为农民所享受。农民与国家的关系始…  相似文献   

8.
从县镇改革逻辑冲突视角分析,在改革进程中,县的改革逻辑应以缚控为主,该逻辑受县的管理惯性、维利心理和改革制度设计安排影响,其本质是县维利本能和对掌控改革的追求;乡镇的改革逻辑以离心为主,该逻辑受乡镇不满情绪、改革预期和自主治理诉求影响,其本质是县镇关系疏离和乡镇对摆脱缚控的渴望。缚控对离心的压力和离心对缚控的替换是强镇改革困境缘起的重要原因。未来改革应加强对基层改革逻辑的关注,塑造宽松理性的改革氛围,构建县镇利益均衡的新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9.
姚卉 《办公室业务》2013,(15):158+171
当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处于改革进程之中,机构体制的改革与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与人事档案密切相关,一方面要求人事档案为改革所用,为改革提供依据,提高改革效率;另一方面,改革本身要求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在这种背景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拟对机构改革背景下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进行探讨,以为推进相应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政府行政改革与国家行政和社会行政尤其是政党行政互动的视角 ,从8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历史进程 ,展望我国深化政府行政改革的合力趋势。认为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趋向于政府行政改革的实践还不够 ,政府行政改革的实践还要趋向于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 ,这就需要有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创新和政府行政改革实践的突破 ,为此必须进一步处理好5个方面的关系 ,使之形成政府行政改革的总合力系统 ,在进一步深化政府行政改革的过程中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政府制度。  相似文献   

11.
在组织改革目标设定中,不仅应该精简既有组织结构,追求更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应高效平衡多元阶层利益。但一些组织面临组织结构反复、改革引发工作混乱和成员利益失衡等改革目标异化风险。改革方案缺乏科学性、组织改革欠缺灵活性以及成员行动缺乏一致性正是导致上述风险的深层原因。为此,应科学构建改革目标的矫正路径,有效设计目标型的改革行动路线,积极借助改革目标审查改革行为,不断强化员工对改革目标的统一认知。  相似文献   

12.
郑异凡 《领导文萃》2011,(Z2):79-83
苏联历史上有过三次改革:一是1920年代列宁以新经济政策著称的改革;二是1950年代赫鲁晓夫的改革;三是199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列宁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次改革,也是苏联历史上取得成效最好的改革,但不幸在1929年被斯  相似文献   

13.
国际电力改革的实践中,各国电力产业的历史传统以及政治经济制度环境的差异,使改革具有国别的差异性。为提高我国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效率,本文对英国、美国和日本这样一些典型的电力改革模式进行梳理,介述其电力产业改革的一般步骤及改革经验,以期为我国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始终把转变教育观念放在首位,并且将其贯穿于整个课程改革的全过程。综合烹饪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现状,本文提出课程改革应转变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等建议,以期为烹饪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的改革一直是两个方面:一是存量改革,也就是要纠正过去的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二是增量改革,即通过改革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增量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些是随着形势发展出现的新问题,还有些是一些领域、地方在改革中折腾出来的问题。折腾式的改革使改革的成效打了折扣,导致群体性事件增多,影响了人们对改革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政府改革是近些年被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08年中国刚经历了新一轮的大部制改革,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现代政府体制。本文从这次大部制改革出发,阐述了它的改革过程并对以后的政府改革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重点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6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了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和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提出了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扎实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综合改革、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六项农村综合改革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我们的价格改革是遇到了通货膨胀的困难,那么,价格改革还要不要继续进行呢?本文就价格改革及其思路作如下探讨。 (一)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价格改革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改革的攻坚阶段,价格改革是这个阶段的关键性任务,价格改革仍然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这是因为: 第一,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都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问题。十年来的价格改革  相似文献   

19.
过去三十年中国在改革开放政策下,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落后。政治改革没能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所以,有必要总结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探索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新路径。中国的经济改革是渐进式改革,依据先增量后存量改革原则,我们可以将这种成功的经验运用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本文就是探讨新时期中国政治的渐进式改革。  相似文献   

20.
针对浙江省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现状,从农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农民宅基地改革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等三个方面出发,提出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通过"三块地"改革增强"三农"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