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可怎么爱?怎样表达?怎样让学生感受和信任这份爱?怎样把握“爱”的尺度?说简单却更似高深莫测。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和摸索……孔子说“仁者爱人”,身为教师的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仁者”,真正的更好地爱学生?本文就以上问题对“爱”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2.
学会宽容     
肖剑涛 《领导科学》2001,(22):36-37
宽容可以使人童心常在.潇洒入世的人最吸引人的个性特征,莫过于他们具有孩童般的宽容,能够像儿童一样不带任何偏见地感知世界. 宽容可以使你表现出好的性情,同时也能引发别人的回响.宽容乃是人类性格的空间.懂得宽容别人,自己的性格就有了回旋的余地,就不容易发脾气、闹情绪、当面跟别人起冲突.  相似文献   

3.
正以己度人,常常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把私心强加给别人,得到的只有疏远。用善意理解别人,得到的才是尊重。《论语》里有句名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先对人仁爱,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要先对人豁达,别人才会对你豁达。真正的聪明,是推己及人。只有设身处地多为  相似文献   

4.
对待一些事情的端倪,我们总是把它们当成被溺爱的孩子,一笑了之.但是,它们往往在我们这种不屑的"宽容"中枝繁叶盛,直到一片有着一个苹果重量的树叶不小心砸到了我们的头上,人们才会抬头看看,而且也只有当一个人碰巧知道苹果对于一位牛人的意义的时候,他才会拍拍脑袋想想"为了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然后,如蒙田所说:"能做出选择的就让他选择,无法做出选择时他会提出疑问. "  相似文献   

5.
小孩的大声尖叫,做出从高处下跳等惊人行为,是他内心需求的表现.幼儿内心渴望独立、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为了赢得别人的重视,才会做出一些殊异的行为.懂得孩子的内心需求,因势利导,除弊存利,必须从幼儿时期抓起,深入幼儿的心理,了解幼儿的需求,善爱孩子,才能培养孩子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让孩子未来一片灿烂.  相似文献   

6.
思考人性     
<正>1.如果利润10%是合理的,本来你可以拿到11%,但还是拿9%为上策,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后续的生意源源而来。2.在官场混的人,须处处小心、时时注意。哪怕你荣耀了大半辈子,如果最后犯个大错,可能一生也就这样毁了。做人就像种田,最后收成才是评定的标准。3.不要用情绪化的方式批评别人,尤其要避免评价别人的人格、兴趣与家庭教养。此外,如果批评时  相似文献   

7.
暑假里,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川写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的幸福人生=自己的专业成长,你想要多美满的幸福生活,你就要让自己的专业成长多少,这二者呈正比关系.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是我们对待工作的心态.只有我们的心态是积极的,我们才会感到生活达到了圆满,我们才会走上幸福的人生之路.何谓积极的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而一个人只有拥有乐观的心态,才有进取的人生态度,也才能跨出迈人幸福生活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赏识,是一种精神催化剂,是前进的原动力。赏识会为你铺架起一座通往孩子心灵的桥梁,每个孩子渴望得到教师的赏识,教师就要以宽容而赏识的心态肯定孩子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使孩子从每一步前进中感到进步的愉悦、收获的愉悦、达到新境界的愉悦、战胜自我的愉悦。班主任只有学会赏识,才有可能成为“伯乐”,去发掘一匹又一匹的“千里马”。  相似文献   

9.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收;没有水源,就没有万物的生命;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之树只有在爱的土壤里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师爱是春风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所以,师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桥梁,在教育过程中,要让爱做主.  相似文献   

10.
善教知爱生     
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天职,我认为一个善施教化的老师首先应该具备三颗心:即爱心、耐心和用心.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笑着面对学生,就会使学生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减少沮丧,获得成功.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个学生,做到不偏爱,不歧视,不放弃.与每个学生交朋友,经常与各类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爱去赢得一切学生的信赖.多给后进生一份爱心,一份耐心,一份用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都是对后进生莫大的鼓励,多为后进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他们是可以进步的,能够得到健康发展的.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首先应该教会学生成人,以自己的德去感染学生,以高尚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道德修养良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谁在说? 人人都可以说话,但不是每个人说话都有话语权。有权威的人说话才有话语权.有权力的人说话不一定有话语权!现代社会,权威最大集成者是政府,政府是最大的公信机构,它一言九鼎,说一不二,说到做到.这样的政府在国际社会说话别人重视.自然就会慢慢聚拢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正1.在与你在乎的人吵架的最高潮,能让他(她)全盘崩溃的那句话就在你的舌尖上,你却忍住了没有说。2.对局面有掌控,对未来留余地,对他人有宽容,对自己有约束。3.即使在最受伤的时候也不会随意乞求别人的同情。把伤口扒开给别人看,只会让人腻味,既无益于自己,也无益于别人。4.对最熟悉、最亲切的人,依然保持尊重和耐心。关系再好也不能直白地说对方的短处,尤其是在有其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站在爱的基石上,关注每个生命个体的发展与成长.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只有教师具有爱心,能蹲下身子,放下架子,真诚地结交孩子,像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学生,尊重、相信孩子,才能真正做到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进而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体验教育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三尺讲台上美妙的开端;遭遇撒谎的孩子;面对失落、苦难的孩子……我明白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爱:幸福就是用爱去创造奇迹,改变别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邱志敏 《科学咨询》2009,(14):26-26
我从大学毕业至今,年年当班主任.近十年来,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些感悟.我觉得,爱是所有工作的基础,而爱的表达却需要技巧.只有把爱倾注在点滴细节上,孩子们的内心才会产生出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宽容     
宽容是一种美德,心胸狭窄是人的性格的缺陷。 具有宽容美德的人,常常记住别人的长处和种种善行;心胸狭隘者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7.
正过得好的人就不容易记仇,成功的人更宽容。这个道理在男女关系的爱恨情仇里体现得更明显。什么是对前任最好的复仇,就是你过得比他好。当你过得比他好时,眼睛是向前看的,根本没心思去复仇。你甚至会同情他过得没你好,庆幸自己离开了他。这世界上,谁又比谁境界高?所谓大度,所谓宽容平和,是你站得比对方高才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18.
单位怪象     
正1.谁提议谁干。凡是有责任、有担当的职场人,都会积极主动地向单位领导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可现实往往是,谁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那就由谁负责落实。长此以往,单位里那些爱琢磨的人,恐怕就会经一事长一智,然后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个单位的创新锐气,可能就这样慢慢被消磨了。2.谁能干谁干。能者多劳,这是一条最基本的职场规律。不管是安排任务的领导,还是能干的下  相似文献   

19.
张静波 《领导文萃》2012,(19):100-102
没有谁愿意在人前示短。因此,对别人的直接批评不但容易伤其自尊,还会激起对方的反抗。如果你旁敲侧击,委婉地暗示对方,他们不但乐于接受,还会感激你。公司有规定,办公室内禁止吸烟,可是,偏偏有人顶风作案,在办公室里吞云吐雾。这个时候,作为领导的你,应该怎么办?很多人可能会指责道:"你不知道公司的规定吗?到外面抽去!"然而,如此直接的批评很容易挫伤对方的自尊心,从而招致他们的反感。  相似文献   

20.
"感恩",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对于医学生来说,感恩教育更有着深刻的意义,因为只有心存感恩,才能心中有爱,才可能去施爱,这也关乎医生的职业道德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从医学生入手来探讨感恩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